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丽

作品数:82 被引量:613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水利工程
  • 35篇天文地球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流域
  • 19篇径流
  • 16篇水文
  • 16篇气候
  • 16篇气候变化
  • 12篇降水
  • 9篇河流域
  • 8篇水资源
  • 7篇气象
  • 7篇洪水
  • 6篇降膜吸收
  • 6篇TFE/NM...
  • 5篇洪水预报
  • 5篇不确定性
  • 4篇水文模型
  • 4篇径流变化
  • 4篇共享
  • 4篇海河流域
  • 4篇干旱
  • 3篇植被

机构

  • 66篇南京水利科学...
  • 50篇中华人民共和...
  • 23篇三峡大学
  • 17篇河海大学
  • 1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1篇武汉大学
  • 10篇教育部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水北方勘测...

作者

  • 81篇刘艳丽
  • 43篇王国庆
  • 36篇金君良
  • 33篇刘翠善
  • 25篇鲍振鑫
  • 20篇刘冀
  • 19篇贺瑞敏
  • 14篇张建云
  • 11篇关铁生
  • 6篇周惠成
  • 5篇徐士鸣
  • 5篇张茜
  • 5篇杨少康
  • 4篇王高旭
  • 4篇董晓华
  • 4篇赵志轩
  • 3篇鞠琴
  • 3篇刁艳芳
  • 3篇刘九夫
  • 2篇顾颖

传媒

  • 8篇水资源与水工...
  • 8篇华北水利水电...
  • 5篇水文
  • 5篇水科学进展
  • 4篇中国农村水利...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水利水运工程...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人民黄河
  • 2篇流体机械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低温工程
  • 2篇制冷学报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地区典型林草地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
2023年
为探究北方地区典型植被林地、草地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基于1982—2015年的GIMMS NDVI 3gv1数据集和气象资料,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植被物候,应用线性回归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林、草地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地生长季长度(LOS)以0.32d/a的速率极显著延长,整体表现为生长季始期(SOS)以-0.18d/a极显著提前,生长季末期(EOS)以0.14d/a极显著推迟。林地SOS提前、EOS推迟和LOS延长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93.3%、90.4%和96.3%。(2)草地LOS以-0.01d/a的速率不显著缩短,表现为SOS以-0.09d/a不显著提前,EOS以-0.10d/a不显著提前。SOS提前、EOS提前和LOS缩短的区域占比为67.5%、69.1%和50%。(3)林地SOS主要受冬末春初的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而提前,EOS受夏季气温升高、秋季以及冬末春初降水增加而推迟。(4)草地SOS主要受春季气温升高和短波辐射减少而提前,EOS受秋季气温升高和短波辐射减少而提前,草地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响应时长小于林地。
赵心睿刘冀刘冀杨少康高放张茜
关键词:物候林草地遥感气候变化
水文相似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水文相似理论是比较水文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也是获取无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的重要科学依据。通过梳理水文相似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辨析水文相似理论中的判别条件和适用条件两个基本问题。从水文相似性分类框架、水文相似性指标和水文相似度评价3个方面综述了水文相似理论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水文相似理论的应用现状。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及不足,指出水文相似的定义界定、水文相似的判别依据和适用条件、水文相似性指标和相似度对相似流域选择的影响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为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报、流域水文物理规律探索及水文相似理论完善等提供理论依据。
孙周亮刘艳丽舒章康陈鑫王婕贺瑞敏
关键词:相似度
南方典型城市化流域降雨极值及概率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选取南方典型城市化流域(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极端降雨指标进行极端降雨时空演变和非一致性频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979—2015年秦淮河流域年降雨量呈小幅增加趋势,夏冬降雨量增大,春秋降雨量减少。极端降雨强度和频次显著上升,突变点和高值区与城市化格局演变的时间点和地区相吻合。皮尔逊Ⅲ型分布是一致性修正后极端降雨序列的最优分布,最大1 d降雨量R_(1d)和特强降雨量R_(99p)具有较大的非平稳性,若仅采用修正前的R_(1d)计算会导致工程设计值偏低;最大3 d、7 d降雨量R_(3d)、R_(7d)和极端降雨量R_(95p)相对平稳,R_(3d)和R_(95p)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值高值区均分布在流域下游和上游溧水区,R_(7d)高值区分布在上游句容市,上下游极端降雨易产生叠加效应,为下游带来高洪水风险。
宋明明张建云刘艳丽王国庆李昶
关键词:非一致性
淮河流域上游分区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及响应概率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及响应概率,为水文干旱预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淮河上游35个气象站及王家坝、息县水文站1980—2013年气象、水文数据,将王家坝以上流域分为息县(XX)和息县—王家坝区间(WJB)两个子流域,分别计算各分区的标准化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利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各分区的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时间,据此对气象、水文干旱事件进行匹配,从而得出不同分区的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进一步结合Copula联合分布函数与贝叶斯网络构建淮河上游分区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概率模型,计算不同重现期下的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概率。[结果](1)WJB与XX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时间分别为7个月与5个月,两个分区平均干旱传播历时约为1个月,平均干旱解除历时约为2个月;(2)WJB与XX气象干旱历时、强度总体上小于相应的水文干旱特征值,且WJB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敏感度低于XX;(3)WJB与XX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概率与气象干旱历时、强度、烈度成正比,WJB更易发生干旱历时较长的水文干旱事件,而XX更易发生干旱强度、烈度较大的水文干旱事件;(4)气象干旱传播为相同重现期水文干旱的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概率呈现随重现期增大而减小的特征,且XX气象—水文干旱响应概率大于WJB。[结论]XX与WJB两个分区的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以及响应概率均存在差异,应针对性地加强水文干旱预警研究。
高放刘冀刘冀杨少康杨少康刘艳丽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COPULA淮河上游
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Ⅰ.基准期的模型与方法被引量:30
2012年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这一研究显得越来越紧迫。在目前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很少考虑气候自然波动的影响(气候自然变异),常将所有的变化单独归因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在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中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与判断。气候自然变异分析由于缺乏超长系列的数据资料而长期被人为避开。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模型方法体系,通过历史基准期的长系列模拟来分析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选取常用的1961~1990年水文系列作为基准期,提出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的季节分段抽样模拟方法,实现对气候自然变异的模拟。应用水文模型TOPMODEL对基准期的径流系列进行模拟,基于不确定性分析GLUE方法对基准期内水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中,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不可忽略,应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加以区分和界定。
刘艳丽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王鸿杰金君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水资源
中国主要江河径流变化成因定量分析被引量:69
2020年
变化环境下中国主要江河实测径流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科学理清径流变化原因是流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基于中国七大江河代表性水文站1956-2018年的实测径流量资料,诊断了变化环境下水文序列的变异性特征;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定量评估了不同驱动要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淮河、长江和珠江实测径流量变异性特征不明显,相比而言,北方主要江河实测年径流量系列存在较为明显的突变性,但最显著的变异点发生时间存在差异,变异前后降水径流关系发生较大变化。②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区和北方干旱区江河天然径流量过程,该模型可以用来还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量。③总体来看,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江河径流量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中国淮河及其以南江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王国庆张建云张建云鲍振鑫刘艳丽鲍振鑫刘艳丽贺瑞敏金君良
关键词:径流变化
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Ⅱ. 未来期应用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模型率定期(基准期)气候自然变异的模拟方法及气候自然变异引起的径流变化的可能情况分析,此部分研究未来期(2021~2051年,2061~2091年)气候变化下径流变化情况及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基于CSIRO、NCAR、MPI三种气候模式及A1B、A2、B1三种排放方式共7种未来气候情景,应用和基准期相同的水文模型和研究流域,引入基准期模型率定出的参数,考虑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对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消除气候模式本身的系统误差,采用δ差值方法得到各模式各排放情景下的未来气候情景。该项研究主要说明如何在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中将气候自然变异的贡献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更客观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异的影响在整个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贡献随时间的推移将有所不同。未来2021~2051年期间,气候自然变异的影响相对较大;未来2061~2091年期间,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占主导。
刘艳丽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王鸿杰金君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水资源
1470年以来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规律及趋势预估被引量:6
2022年
超长系列的降水资料是分析气候变化和预估未来区域水安全形势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观测资料只有几十年时间尺度,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列重建是延长现有观测资料的主要手段。基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1959年以来实测降水资料,重建1470—2019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长序列降水数据,分析近550 a以来区域降水变化规律,剖析气候自然变异规律和人为气候变化对历史降水的影响,并通过CMIP6中等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下的4种情景降水数据预估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东部季风区降水年际分布不均,有明显的丰枯变化,1470—1691年整体处于枯水期,1692—1924年处于丰水期,1925年至今处于枯水期,存在准181 a周期;②1991年后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海河、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部分降水倾向率发生显著变化,东部季风区总体降水增加趋势加快;③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基准期(1961—1990年)显著增加,季节性变化加大,区域旱涝风险加剧。由于未来气候情景的不确定性,未来降水趋势预测的可信度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分析。
刘艳丽华悦周惠成周惠成叶磊王国庆鲍振鑫
基于SPEI指数的长江经济带上游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的重要经济带之一,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该区域的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为研究区,采用1961—2018年87个气象站逐月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进而基于Mann-Kendall(M-K)趋势与突变检验、云模型,揭示研究区年和四季干湿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8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年、夏季、秋季与冬季均呈干旱化趋势,SPEI倾斜率分别为-0.027/10 a,-0.0048/10 a,-0.048/10 a和-0.0067/10 a。春季呈湿润趋势,SPEI倾斜率为0.031/10 a。秋季在1995年发生由湿到干的突变,其余各时间尺度下SPEI无显著突变。(2)研究区北部以干旱化趋势为主,南部以湿润化为主。春季和冬季分别有63%和53%的站点呈干旱化趋势,夏季和秋季分别有50%和85%的站点呈湿润化趋势。(3)云模型分析表明,58年来长江经济带上游年与季节多年平均干湿状态均处于正常,SPEI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比时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大。
张茜张茜刘冀张特刘艳丽
关键词:云模型MANN-KENDALL检验
长江上游流域地表干燥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长江上游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揭示其地表干燥度演变规律,对于流域水旱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长江上游流域67个气象站1961-2019年逐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进一步计算地表干燥度指数(AI),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Mann-Kendall检验法及Morlet小波方法分析AI时空变化特征,采用气候敏感系数法评估AI对主要气象因子的敏感性,进而量化各气象因子对AI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0.809 mm/10a的速率显著下降(P<0.05),潜在蒸散量以0.946 mm/10a的速率显著上升(P<0.05),流域平均AI值以0.014/10a的速率减小,且存在23 a左右的主周期,在1998年发生突变;AI季节性变化显著,冬、春季干燥,夏、秋季相对湿润;长江上游流域多年平均AI分布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47.8%和40.7%;日照时数与平均气温是研究区西北部AI变化的主控因子,风速和相对湿度是东南部AI变化的主控因子。
杨少康杨少康刘冀曹孟程雄刘艳丽
关键词:气象因子贡献率敏感性长江上游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