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龙

作品数:47 被引量:27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切除
  • 20篇切除术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0篇肝癌
  • 9篇手术
  • 8篇胆囊
  • 8篇胆囊切除
  • 8篇胆囊切除术
  • 7篇胆囊炎
  • 7篇预后
  • 7篇急性胆囊炎
  • 6篇生存素
  • 6篇评分系统
  • 6篇阑尾
  • 6篇阑尾切除
  • 6篇阑尾切除术
  • 6篇肝切除
  • 5篇术后
  • 5篇肿瘤

机构

  • 45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围场县中医院
  • 3篇承德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河北省滦平县...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47篇刘金龙
  • 29篇张学军
  • 21篇于爱军
  • 13篇程利民
  • 11篇孙志德
  • 11篇赵鲁文
  • 8篇李巍
  • 7篇平萍
  • 7篇傅华
  • 7篇康庆民
  • 6篇李剑
  • 5篇张蓉
  • 5篇史华宁
  • 5篇赵洪涛
  • 4篇刘亚丽
  • 4篇陈宝娥
  • 3篇邬淑雁
  • 3篇刘丽红
  • 3篇李雪
  • 3篇韩贵俊

传媒

  • 5篇河北医学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亢患者医嘱依从性与基础代谢率关系的研究
陈宝娥刘亚丽刘金龙方瑞霞
通过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患者的医嘱依从性与其基础代谢率(BMR)的关系,对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96例甲亢患者进行术前服药、饮食、BMR监测的依从性观察,并结合2周后BMR值分析,结果患者对术前医嘱即、服药、饮...
关键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开腹和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术的13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行腹腔镜手术者设为腹腔镜组,93例开腹手术者并根据倾向性评分最临配比法选取其中45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病例、并发症病例、术后进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9.48±53.61)min、(208.53±39.74)mL、2例、3例、(3.62±0.51)d、(4.73±0.85)d、(10.59±1.37)d,开腹组分别为(185.37±46.92)min、(267.49±35.83)mL、8例、10例、(4.56±0.73)d、(5.29±0.94)d、(13.87±1.68)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58.39±30.76)ng/mL、(66.78±7.31)ng/mL、(28.39±3.45)μg/mL、(66.51±7.14)U/L、(73.39±7.85)U/L、(20.67±2.74)μmol/L、(37.52±6.48)g/L,开腹组分别为(316.92±37.51)ng/mL、(75.63±8.39)ng/mL、(38.47±4.56)μg/mL、(82.39±9.06)U/L、(94.05±9.74)U/L、(22.93±3.18)μmol/L、(34.65±5.87)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HBsAg阳性、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5年预后的危险因素(HR=6.627、7.518、5.143、4.881;95%CI:1.516~9.738、2.382~12.495、3.078~6.249、1.925~7.723;P<0.05)。结论在选择性肝细胞癌病例�
陈凯张竹青马涛张学军于爱军刘金龙李剑傅华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于爱军赵鲁文张学军刘金龙程利民张蓉史华宁李巍
该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127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难易程度的危险因素,对各种危险因素分别赋值,建立预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
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评分系统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难易程度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A难易程度的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07/2009-08行LA手术1276例的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手术难易程度的危险因素,对各种危险因素分别赋值,建立预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2009-09/2010-05LA122例运用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与实际手术难易度的差异.结果:高龄(≥60岁)、肥胖(体质量指数≥28)、下腹部手术史、右下腹腹膜炎、白细胞计数(≥12×109/L)、发作至手术时间(≥24h)、最高体温(≥38.0℃)、阑尾周围重度粘连、阑尾直径(≥1cm)是影响手术难度的危险因素,建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得分越高,手术难度越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应用评分系统对LA122例评分,其评估手术难易程度与实际难度总体相符率达87.7%.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简单、实用,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于爱军赵鲁文张学军刘金龙程利民张蓉杨曙光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评分系统
甲亢手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
2010年
陈宝娥刘亚丽乔翠云刘金龙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医嘱依从性甲亢患者甲亢手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亢危象
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短期疗效、疼痛缓解水平、免疫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疼痛缓解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四型免疫细胞(CD4^+)、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热疗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短期疗效确切且能有效缓解癌痛、免疫损伤及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巍董晓彤傅华于爱军刘金龙李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奥沙利铂热疗
IBI评分对肝癌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炎症反应指数(inflammation based index,IBI)评分预测、判断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119例HCC患者,按照IBI评分标准分为IBI 0分组(21例)、1分组(44例)和2分组(54例),观察IBI评分和H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结合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进行无瘤生存时间分析。结果:IBI评分异常增高组与IBI评分0分组的患者比较,血清AFP水平(P<0.05)和肝内转移发生例数(P<0.01)显著升高,肝功能Child-pugh分级(P<0.01)和BCLC分期(P<0.01)有显著差异。IBI评分0分、1分、2分者无瘤生存时间呈显著性递减关系(P<0.05);BCLC分期越晚,其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IBI评分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BCLC分期具有一致性,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孙志德程利民平萍刘金龙张学军郝彦广
关键词:肝癌预后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序贯治疗起病>7 d的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起病时间>7 d的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患者进行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序贯治疗与直接行LC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84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共33对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LC/序贯治疗)将患者分为LC组和序贯治疗组;LC组患者直接行LC;序贯治疗组患者经PTGBD治疗后行LC。结果关于手术情况的比较,序贯治疗组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住院费用高(P均<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3 d检验结果的比较,序贯治疗组患者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水平(TB)、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LC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病至手术>7 d的AC患者,序贯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行LC,PTGBD联合LC序贯治疗更安全、可行。
杨明刘金龙张学军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胆系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早期胆系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253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随访记录支架置入术后30d内患者是否发生胆系感染,以此计算胆管支架置入术后胆系感染率。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胆管梗阻原因(内生或外压)、支架放置位置(是否跨十二指肠乳头)等临床特点,并通过比较这些临床特点以确定其是否为早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30d内胆系感染率为20.6%(52/253)。胆管内生性狭窄、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术后结合胆红素下降不明显的患者术后均有较高的胆系感染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胆管支架放置位置及术后胆红素下降水平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后有一定的胆系感染可能,胆管支架跨十二指肠乳头放置,术后结合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明显,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
康庆民韩贵俊刘金龙王海龙赵艳秋张蓉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胆系感染
肝门胆管癌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肝门胆管癌是发生于左右肝管会合部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的一类恶性肿瘤,由1965年Klatskin首先描述该肿瘤,又称 Klatskin 瘤,是较为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肝门胆管癌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并且除手术治疗外目前仍没有确切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虽然由于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步,但对于手术切除范围、血管切除重建,以及放化疗等的疗效问题,依然是肝胆外科及肿瘤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刘金龙董家鸿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腺癌门静脉栓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