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静

作品数:72 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25篇基因
  • 19篇腺癌
  • 14篇甲状腺
  • 12篇脐血
  • 11篇乳头
  • 11篇受体
  • 11篇睾丸
  • 11篇甲基化
  • 11篇甲状腺癌
  • 10篇乳头状
  • 9篇乳腺
  • 8篇人脐
  • 8篇人脐血
  • 8篇乳腺癌
  • 8篇生精
  • 8篇激素
  • 8篇激素受体
  • 8篇甲状腺激素
  • 7篇突变

机构

  • 7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作者

  • 72篇叶静
  • 41篇于洁
  • 39篇张芳婷
  • 36篇万汇涓
  • 34篇房家智
  • 26篇龙霞
  • 16篇尹美珺
  • 16篇蔡志明
  • 12篇戴亚丽
  • 11篇李明华
  • 10篇张帆
  • 9篇蓝薇
  • 7篇范昭
  • 7篇彭卫群
  • 4篇刘吉奎
  • 4篇胡慧
  • 4篇林远
  • 4篇齐明华
  • 4篇桂耀庭
  • 3篇漆正宇

传媒

  • 7篇广东医学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解剖学报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产物的鉴定
2004年
目的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 HBV)的表面抗原。方法 :利用已构建的含有 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 Bac- S,在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 ,并用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免疫印迹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 ,可表达相应大小的 S蛋白 ,且该蛋白可被 HBs Ag特异性单抗 ( m Ab)所识别。结论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成功地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 HBV S蛋白。
张芳婷尹文叶静房家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昆虫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胞内环基因突变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氏-多聚酶联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NEST-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4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TSHR3个胞内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NEST-PCR-SSCP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3个胞内环未发现明显带型异常;DNA测序后,检测的第3胞内环2例对照组织和3例甲状腺癌组织TSHR2000位点碱基均由C→T,使得所编码的601位氨基酸由组氨酸(CAT)→酪氨酸(TAT)(His→Tyr),余胞内环未发现基因突变。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TSHR3个胞内环未发现基因突变,提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与TSHR胞内环基因突变无关;5例标本601位氨基酸均为酪氨酸,考虑中国人TSHR基因可能与国外人群存在差异,TSHR2000位点碱基存在基因多态性。
张帆戴亚丽蓝薇叶静于洁彭卫群
关键词: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突变
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裸鼠体内不同时期移植物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 通过测量不同发育时期移植物的重量及观察其中生精小管结构和生精细胞组成情况,对去势雄性小鼠中移植的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生长和发育进行系统观察。方法 将出生1.2d昆明小鼠睾丸移植到7—12周去势雄性免疫缺陷小鼠背部;在移植后不同时间段(分为3d、1—11周和3.6月16个组)取出移植物,计算移植物的回收率,测定移植物重量,观察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结构及生精细胞的组成。结果 从移植的450个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回收到405个移植物,总回收率为90.0%。重量比移植前增加约40倍。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的发育及各阶段生精细胞出现时间与在正常小鼠中所见基本相同。移植时间超过8周后,生精上皮的退化现象显著增加。结论 将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位移植到受体背部后的发育进程与在体情况相同,第1次生精波结束后的时间应为获取精子细胞和精子的最佳时间,大约是移植后5.7周。
于洁万汇涓蔡志明房家智张芳婷叶静尹美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小鼠睾丸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第十外显子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发病是否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十外显子基因突变有关。方法采用巢氏-多聚酶联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NEST-PCR-SSCP)及DNA测序方法,对76例甲状腺癌(其中10例滤泡型癌,65例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和44例对照组织TSHR第十外显子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NEST-PCR-SSCP检测甲状腺癌TSHR第十外显子未发现明显带型异常,第三片段(即第3胞内环)取2例对照组织和5例甲状腺癌组织进行DNA测序,7例组织TSHR2000位点碱基均由C→T,使得所编码的601位氨基酸由组氨酸(CAT)→酪氨酸(TAT)(His→Tyr),余无明显基因突变。结论甲状腺癌TSHR第十外显子未发现基因突变,提示甲状腺癌发病与TSHR第十外显子基因突变无关;由于所测7例标本601位氨基酸均为酪氨酸,考虑中国人TSHR基因与国外人群存在差异。
戴亚丽张帆姜志茹叶静龙霞蓝薇彭卫群
关键词: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
小鼠精原细胞体外分化为精子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在辅以外源生殖激素混合培养的小鼠睾丸细胞中,精原细胞向精子细胞的转化。方法采用7~8d龄小鼠睾丸组织,以组合酶消化法制备睾丸细胞,在含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和睾酮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用分子生物学和流式细胞技术对生长各阶段细胞进行分析。结果培养5d即可观察到形态与大小类似于圆形精子细胞,7d后可见带有鞭毛与变形的精子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显示,培养前细胞的睾丸特异蛋白激酶(TESK1)与鱼精蛋白2(Prm2)mRNA表达阴性,培养9与17d细胞TESK1与Prm2 mRNA表达均阳性;DNA倍体分析显示,培养5d细胞有单倍体峰出现,并随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加。结论在体外混合培养的小鼠睾丸细胞中加入外源生殖激素可以使精原细胞转化为精子细胞。
叶静于洁龙霞张芳婷万汇涓尹美珺房家智蔡志明
关键词: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单倍体鞭毛
乳腺癌MCF-7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MCF-7细胞进行Stratifin和CyclinD2基因甲基化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Stratifin、CyclinD2和Dnmt3b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Stratifin基因是非甲基化的,mRNA表达水平较高;CyclinD2基因完全甲基化,mRNA表达缺失;Dnmt3b基因呈明显表达。结论 Stratifin和CyclinD2基因的甲基化发生,可能下调其mRNA的转录表达,MCF-7细胞的这些分子生物学特性可为乳腺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静李明华龙霞万汇涓范昭
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甲基化
体外诱导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
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脐血CD34+细胞向肝细胞分化。方法: 用磁性免疫分离器分离出CD34+细胞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后,在DMEM+5%FBS中培养,并以FGF4、HGF进行诱导。分别于生长因子刺激前和刺激7...
张芳婷叶静龙霞万汇涓于洁房家智
文献传递
脐血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肝细胞的研究
房家智张芳婷于洁万汇涓叶静龙霞
该研究首次采用三种平行方法—与小鼠受损肝组织共培养方法、裸鼠尾静脉移植方法、培养体系中加入生长因子的方法探讨脐血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转化。研究运用与小鼠受损肝组织共培养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分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排除了这种分化与...
关键词:
关键词:人脐血干细胞分化肝细胞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
2011年
目的:研究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8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1份甲状腺非癌组织进行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34例检测到14-3-3σ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0.8%;21例甲状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10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6%。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甲状腺癌症组和非癌症组间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14-3-3σ基因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范昭叶静张芳婷陈启明
关键词:甲状腺癌乳头状甲基化
血管紧张素Ⅱ对肝癌细胞系HEPG2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肝癌细胞系HEPG2,探讨其是否可以促进HEPG2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使用AngⅡ刺激HEPG2,进而采用蛋白印记法对HEPG2中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发生EMT的合适时间;并使用AngⅡ的抑制剂Ang1-7和Ang1-7的抑制剂A779进行干预,明确AngⅡ诱导HEPG2发生EMT的作用。结果 AngⅡ刺激下,HEPG2中E-cadherin转录水平下降,Vimentin转录水平升高;最适宜刺激时间是48 h。AngⅡ诱导HEPG2发生EMT的作用可部分被抑制剂Ang1-7抑制。结论 AngⅡ刺激下,HEPG2可以发生EMT。
齐明华叶静虎义平漆正宇李明华孙亮万汇涓刘吉奎尹耀新欧希余光银
关键词:肝癌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