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远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吲哚菁绿清除率对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通过对吲哚菁绿(ICG)清除率的测定来预测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的状态。方法 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院收治施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ICG清除试验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ICG15min潴留率(ICG-R15)与观察资料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肝功能正常52例,肝功能不全1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小板、总胆红素、ALT、AST、前白蛋白、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手术时间、术前ICG-R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中ICG-R15及肝切除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ICG-R15为(14.5±7.0)%,较术前的(6.8±5.5)%,显著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术中ICG-R15与术前ICG-R15、术中出血量及肝切除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9、0.72和0.60,均P<0.05)。将术中ICG-R15、术前ICG-R15、术中出血量及肝切除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术中ICG-R15肝切除量是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ICG清除率的测定有助于为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状态提供参考,术中ICG-R15是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 戴兵张林娇刘驰杨启吕新远王磊
- 关键词:解剖性肝切除术肝功能不全LOGISTIC回归模型
- 腹腔镜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W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8.10于我院就诊的CCW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法分为对照组53例(LC+胆道探查取石(LCBDE)治疗)与研究组53例(EST+LC治疗),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T细胞亚群、并发症、追访半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中转开腹手术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为9.43%,对照组为18.87%,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GT和AL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CCWC患者,可减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结石复发率较小,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CCWC患者的一种安全方法,但住院费用高。
- 戴兵张林娇刘驰杨启吕新远
-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疗效并发症
- 小分子干扰RNA抑制胃癌BGC823细胞EphA4基因表达的研究
- 目的:和背景
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见癌症并且是第二大导致死亡的癌症,它是严重危害我国健康人群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25.53/10万。胃癌发病早期切除率比较高,但对于晚期病人切除、放疗、化疗均不理想。随着基...
- 吕新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