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清

作品数:26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病毒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染病
  • 4篇流感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毒性肝炎
  • 3篇突发公共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公共卫生
  • 3篇肝炎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突发公共卫生...
  • 2篇卫生事件
  • 2篇无偿

机构

  • 22篇南京市疾病预...
  • 3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作者

  • 22篇吴小清
  • 12篇苏晶晶
  • 12篇徐庆
  • 4篇许阳婷
  • 4篇马涛
  • 3篇李伟
  • 2篇洪镭
  • 2篇殷晓梅
  • 2篇丁松宁
  • 2篇丰罗菊
  • 1篇吴苏姝
  • 1篇张敏
  • 1篇郑颖
  • 1篇朱正平
  • 1篇张钟
  • 1篇刘慧慧
  • 1篇夏娴
  • 1篇陈旭鹏
  • 1篇邓斐
  • 1篇朱宁

传媒

  • 7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无偿献血员的招募及无偿献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门设计调查表,对随机选择自愿参加个人无偿献血人员共698人进行调查。结果698人中,54.2%的人为首次献血,学生群体多次献血比例明显低于非学生群体;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4.6%;献血意向方面,92.1%的人愿意献血,61.6%愿意成为应急献血员,愿意捐献骨髓的人占30.3%。结论提高人群的无偿献血率,应有针对性地加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并正确引导,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殷晓梅吴小清朱正平苏晶晶
关键词:无偿献血
南京地区2004年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
2006年
吴小清吴苏姝朱宁李建平洪镭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
1989—2020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1989—2019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并预测2020年发病情况,为南京市病毒性肝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档案和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1989—2019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变化趋势,采用季节指数分析不同型别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季节性;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2020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结果1989—2019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62.00/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AAPC为-8.42%。1998—2019年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分别为1.98/10万、14.31/10万、2.30/10万和2.60/10万;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AAPC分别为-11.81%和-6.02%;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APC为4.82%。2015—2019年第三、四季度为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季节,第一、二季度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季节。ARIMA模型预测2020年1—12月南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26/10万~3.69/10万;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21/10万~2.58/10万,丙型病毒性肝炎为0.20/10万~0.48/10万,戊型病毒性肝炎为0.09/10万~0.25/10万。结论1989—2019年南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均具有季节性;预测2020年1—12月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26/10万~3.69/10万。
吴小清许阳婷苏晶晶徐庆王炜翔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3年南京市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3年南京市哨点医院共报告1 919 187例ILI,ILI百分比(ILI%)为5.85%,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8—2019年ILI%最高(11.00%),2016—2017年最低(2.62%)。ILI以0~<5岁年龄组为主,占66.21%。共检测ILI样本45 074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68%(5 265份),其中甲型H3N2最多(2 206份,占41.90%),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1 224份,占23.25%)、甲型H1N1(1 201份,占22.81%)和乙型Yamagata系(599份,占11.38%)。不同监测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2.83,P<0.001)。除2020—2021年没有流行高峰,其余9个年份均在冬春季出现了流行高峰,其中2014—2015、2015—2016、2017—2018、2021—2022和2022—2023年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2013—2023年南京市共报告ILI暴发疫情96起,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共94起(占97.92%)。结论 南京市流感流行以冬春季为主,不同监测年度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15岁儿童是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学校是重点防控场所。应持续加强和规范流感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南京市流感活动水平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和预测,科学精准防控流感疫情。
胡洋田梦圆周沁易丁松宁吴小清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哨点监测
南京市人群献血行为、知识及态度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人群献血状况、献血相关知识及献血意向,为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对高校学生、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等3类人群共1096人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1096人中,34.8%的人有过献过经历,且医务人员高于社区居民和学生;献血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大多数问题回答正确率低于50%;42.2%的人愿意献血,打算成为应急献血员的人数只占33.4%,愿意捐献骨髓的人占26.8%。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正确引导,以提高居民无偿献血率,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吴小清殷晓梅夏娴喻荣彬
关键词:无偿献血
南京市2004至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南京市2004年1月1日00:00至2014年12月31日24:00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京市2004至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地区)情况和流行特征。结果 2004至2014年南京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105起,发病人数3162例,死亡9例。其中Ⅰ级事件0起(0.00%),Ⅱ级事件1起(0.95%),Ⅲ级事件1起(0.95%),Ⅳ级事件52起(49.52%),未分级事件51起(48.57%),且以传染病事件为主96起(91.43%)。水痘(28.13%)、流行性腮腺炎(25.00%)、甲型H1N1型流感(15.63%)、流行性感冒(13.54%)为传染病事件的主要病种。3、6、12月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时间;63.81%(67/105)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结论南京市2004至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高峰时期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需重点加强。
丰罗菊周涵李伟马涛张钟徐庆苏晶晶王炜翔吴小清洪镭孙红敏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2010-2022年南京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2年南京市戊肝报告病例信息,分析戊肝发病特征;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利用FlexScan空间扫描分析探测区级戊肝空间聚集区域。结果2010-2022年南京市共报告戊肝23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10万;2010-2020年、2020-2022年报告发病率APC分别为-8.54%(95%CI:-11.74%~-5.23%)、51.63%(95%CI:-3.97%~139.43%);2010-2022年AAPC为-0.50%(95%CI:-7.18%~6.65%)。0-19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1.01/10万、3.09/10万、5.01/10万、3.30/10万。离退人员、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67%、17.45%、16.54%。空间扫描分析探测到7个年份存在空间聚集区域(LLR=8.32-18.77,P<0.01)。结论南京市2010-2020年戊肝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2021-2022年出现回升,发病以≥40岁人群为主,且存在空间聚集性。建议开展重点人群或地区戊肝防病知识宣传和戊肝疫苗接种。
马涛丁松宁汪君君严子康王恒学徐庆吴小清赵跃媛林丹刘慧慧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聚集性
甲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及血液生化水平变化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的细胞因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甲型流感患者、流感症状者及健康者的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8、IL-1β、人γ干扰素(IFN-γ)、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集各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分析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甲型流感病例组血清TNF-α、IL-6、IFN-γ及IL-18水平,流感症状组血清TNF-α、IL-6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甲型流感患者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流感症状组的HBG、LY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甲型流感病例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甲型流感病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及IL-18水平上升;血常规指标HBG、HCT及PLT水平稍有降低,有轻度贫血表现,CRP水平显著升高;生化指标TP、ALB水平下降,GGT水平升高,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肝损伤。
王炜翔吴小清苏晶晶李伟颜文娟
关键词:甲型流感细胞因子生化
南京市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市某小学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原因,为胃肠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及原因。采集病例及未发病学生肛拭子样本和学校外环境涂抹样样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本次疫情共搜索到疑似病例62例。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占91.94%),其次是恶心(占35.48%)和腹痛(占25.81%)。病例性别分布中,男生罹患率(6.26%)高于女生(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楼层分布中,2楼罹患率最高(12.66%),各楼层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肛拭子样本11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0例;未发病学生肛拭子样本10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0例;外环境涂抹样样本2例,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的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由首发病例经密切接触和气溶胶吸入传播。经综合分析,首发和续发病例未及时停课隔离,呕吐物处置不规范和外环境消毒不彻底是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苏晶晶江根徐庆吴小清
关键词: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急性胃肠炎消毒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期间南京市传染病发病情况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南京市其他法定传染病及监测传染病(水痘)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法,对南京市2015—2020年1~30周其他法定和监测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乙类(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外)、丙类传染病分别较2019年同期下降38.54%和60.94%,二级响应期间分别较2019年同期下降33.29%和90.45%。除登革热与2019年同期持平,其余均较2019年同期下降。2020年前30周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水痘比预期分别下降85.36%、52.98%29.73%和31.78%。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期间,由于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加强了个人的防护,提高了个人卫生意识,传染病的传播力受到限制,为以后阻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积累了经验。
苏晶晶王炜翔徐庆吴小清许阳婷
关键词:应急响应传染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