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汲安
-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氢对硅中4d过渡杂质的钝化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氢原子与Si中4d过渡杂质(Pd、Rh、Ru、Mo)引入深中心的相互作用,得到了Si中这些深中心被钝化的难易程度.从钝化角度支持了Si:Pd与Si:Rh中有关能级属于同一中心、不同荷电态的判断,同时提出了Si:Mo中E(0.53)和H(0.16)两个能级属于同一中心、不同荷电态的证据,通过氢对已知同一中心、不同荷电态两个能级的相互作用,对氢的钝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 周洁王永康孙景兰卢励吾吴汲安
- 关键词:硅氢钝化
- 硅中Mo-B络合物的电荷分布
- 1989年
- 我们对硅中Mo-B络合物的电子态作了SW-Xα自洽计算.通过体系电荷分布分析,结合前文Pd-B络合物的结果,对已被广为接受的描写间隙位过渡金属杂质和替代位IIIA族受主杂质络合物的离子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
- 吴汲安周洁张大仁
- 关键词:硅深能级络合物电子结构电荷
- Si(112)高密勒指数面的理论研究
- 1993年
- 本文用Si_(39)H_(32)、Si_(35)H_(30)、Si_(91)H_(64)和Si_(58)H_(46)原子集团模型模拟Si(112)高密勒指数面,探讨了模拟Si(112)表面模型的选取,计算了诸原子集团中的电荷分布。发现,Si(112)表面元胞所处的环境对表面元胞中电荷分布性质有根本影响,大规模原子集团模型Si_(91)H_(64)较好地模拟了Si(112)表面的性质。不同的模型下都得到一个共同的电子结构特性,即表面原子在悬键方向存在电荷的趋向集居,且这种性质对台面原子尤为明显。这个结果说明,表面电荷的趋向集居是由表面原子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 张瑞勤吴汲安邢益荣
- 关键词:硅电荷分布
- 含杂六角密积结构原子簇Al_(12)M的电子结构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用多重散射波(X_α-SW)法对含3d族过渡金属杂质的六角密积(hcp)结构原子簇Al_2M(M为Cr,Mn,Fe,Co和Ni)的电子结构作自洽计算。结果表明,杂质的存在对体系的费密能级附近的电子态有重要的影响。体系的一些重要性质,如电离势并非随杂质原子序的变化作单调变化。
- 吴汲安戴明倪国权周汝枋
- 关键词:原子簇电子结构AL原子
- 水分子在Si(100)面上吸附位的确定
- 1995年
- 本文用Si66H50原子集团模拟Si(100)表面,采用CNDO分子轨道理论方法计算了H2O在其上吸附的势能面.确定出H2O在Si(100)表面的最佳吸附位为洞位.在桥位Ⅰ、桥位Ⅱ和顶位上吸附时势能依次升高.
- 张瑞勤楚天舒戴国才吴汲安邢益荣
- 关键词:水分子半导体
- 硅中Rh—B络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
- 1994年
- 用原子簇RhBSi25模拟含四面体间隙Rh和替代位B构成的络合物的硅晶体,采用量子化学中Xα-SW分子轨道理论计算体系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分析表明,此体系不能用通常的离子模型来描述.
- 曹洪凯倪国权吴汲安
- 关键词:硅分子轨道
- 硅中与钼有关能级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利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并通过电子辐照、等时热退火等物理过程,鉴别了Si中与钼有关能级的本质.钼在Si中产生两个主要能级E(0.53)和H(0.36),前者为受主态,后者为施主态,这两个能级都与替位Mo原子有关.
- 周洁卢励吾韩志勇吴汲安
- 关键词:硅钼能级电子辐照
- 氧合血红蛋白Fe-O_2键合态 ab initio 研究
- 1991年
- 本文报道用自旋非限制Hartree-Fock方法(spin unrestricted Hartree-Fock method简写UHF)对氧合血红蛋白的Fe-O_2键合态进行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Fe^(Ⅱ)、Oc和Or的Mulliken布居值分别为24.18、8.19和7.64。这说明氧合血红蛋白的Fe-O_2键合态不发生电子转移。研究模型所得到的频率与实验频率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不支持Weiss提出的Fe^(3+)O_2^-模型,为解释血红蛋白传输氧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谭载友吴汲安
- 关键词:氧合血红蛋白
- H原子吸附对Si(113)表面的影响
- 1995年
- 本文采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AMI研究用Si16H21模拟的Si(113)高指数表面及其吸附H原子的体系,得到生成热和表面原子上受力随吸附的变化.从生成热分析得知,Si(113)表面上形成Si─H2吸附比Si─H容易,且为放热吸附;受力分析指出了表面原子再构发生的趋向,而吸附则引起趋向改变.
- 张瑞勤吴汲安邢益荣
- 关键词:氢原子半导体
- 科苑中的一棵常青树——记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
- 1986年
- 1985年盛夏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半导体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昆教授收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主任萨拉姆教授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文如下:“黄昆教授,我荣幸地通知您,在7月7日举行的全体大会上,您已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谨致良好的祝愿。”
- 王炳燊吴汲安
- 关键词: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