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祖芳

作品数:203 被引量:1,063H指数:16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农业择优委托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生物学
  • 17篇化学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0篇发酵
  • 30篇乳酸
  • 27篇乳酸菌
  • 19篇腌制
  • 17篇微生物
  • 16篇冬瓜
  • 13篇芽孢杆菌
  • 13篇酵母
  • 13篇风味
  • 12篇乳杆菌
  • 12篇杆菌
  • 11篇芽孢
  • 11篇榨菜
  • 9篇乳酸菌发酵
  • 9篇组胺
  • 9篇磷脂
  • 9篇磷脂复合物
  • 9篇活性
  • 8篇发酵剂
  • 7篇抑菌

机构

  • 193篇宁波大学
  • 6篇江南大学
  • 6篇浙江水产学院
  • 4篇浙江国际海运...
  • 3篇河南牧业经济...
  • 2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杭州商学院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四川省食品发...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无锡轻工业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特殊教育...
  • 1篇宁波市农业科...

作者

  • 203篇吴祖芳
  • 152篇翁佩芳
  • 26篇张鑫
  • 23篇张鑫
  • 21篇沈锡权
  • 11篇赵永威
  • 10篇杨阳
  • 7篇刘连亮
  • 5篇杨亚文
  • 5篇雷兰兰
  • 5篇陈坚
  • 5篇刘璞
  • 4篇石清花
  • 4篇王岩
  • 4篇朱亚珠
  • 4篇张锐
  • 4篇毕泗伟
  • 4篇刘茜
  • 4篇黄乐丹
  • 3篇桑卫国

传媒

  • 2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6篇中国食品学报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核农学报
  • 10篇食品与生物技...
  • 9篇食品科学
  • 8篇现代食品科技
  • 6篇食品研究与开...
  • 5篇广州食品工业...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海洋与湖沼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浙江水产学院...
  • 3篇生物技术
  • 2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水产学报
  • 2篇酿酒科技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7篇2017
  • 16篇2016
  • 20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17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传统腌菜中的N-亚硝胺被引量:6
2015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快速测定腌制蔬菜中N-亚硝胺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SPE)结合GC/MS检测了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考察了样品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固相萃取洗脱剂配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萃取相较于超声萃取,回收率高且峰图干净,而固相萃取中选用9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剂,不仅回收率均可达9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优化后两种N-亚硝胺的线性范围均为0.1-10.0 mg/L;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4和0.999;检出限为0.02 mg/L;回收率为90%-11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3%,重现性良好。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易于操作,适合各类腌制蔬菜中N-亚硝胺的检测。
徐赛男吴祖芳陈杰
关键词:腌制蔬菜气相色谱-质谱
脂肪酸Bacillus pumilus羟基化调控基因fadD-like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ω-1-羟基脂肪酸高产突变菌株M-F641、M-F81、M-F8272及B.pumilus20075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引物,对决定长链脂肪酸无效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fadD-like基因进行克隆,得到4条长约1 720 bp的fadD-like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3.1、DNAStar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合脂酰辅酶A合成酶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fadD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克隆得到的核苷酸为编码脂酰辅酶A合成酶的fadD基因序列;研究结果为长链脂肪酸高效转化生产ω-1-羟基脂肪酸提供基础。
王岩沈锡权吴祖芳张锐
褐藻营养豆奶的研制被引量:1
1995年
用含碘量极高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海洋褐藻和大豆为原料,对传统的豆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通过配料的合理调整得到一种风味好、营养价值高的海藻保健豆奶。
吴祖芳翁佩芳贺燕
关键词:褐藻豆奶营养饮料
海带浸提工艺的优选研究被引量:9
1996年
用新鲜或市售干海带采用酸水解、酶解、高温水解、碱浸提及高温酸解等工艺进行提汁及分离试验,对浸提率、碘等主要指标进行分祈.结果表明用适量酸浓度的高温降解处理其浸提率达40%、I2浓度达0.0375%以上,最有效地提取出海带中的功能性物质。
吴祖芳翁佩芳杨兆林
关键词:海带浸提
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发酵剂保藏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对1株经分离筛选得到的榨菜低盐腌制优良乳酸菌H17进行高密度培养性能研究,以细胞光密度(OD600)为指标,考察了高密度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条件、缓冲剂或中和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由优化条件得到的培养物作发酵剂,比较了保藏条件对发酵活性的影响,筛选了冷冻保护剂及其合适的浓度。结果表明,选择基础培养基加5%蕃茄汁、培养温度30℃和Na2CO3为中和剂的条件下培养16h后乳酸菌活菌数最高达到1.14×1010CFU/mL;在生长稳定前期收获菌体,进行冷激处理,以5%蔗糖谷氨酸钠为冷冻保护剂,可提高乳酸菌冻干保存的存活率,达到64.1%。
吴祖芳翁佩芳楼佳瑜
关键词:发酵剂冷冻保护剂
用于处理畜禽废物的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畜禽废物的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特点是该复合发酵菌剂的活性组分为芽孢杆菌、嗜硫红细菌和纤维单胞菌按质量比为0.5-1.5:0.5-1.5:0.5-1.5的比例混合,制备过程包括将芽孢杆菌、嗜硫...
吴祖芳翁佩芳毕泗伟钟仁方
文献传递
苋菜梗腌制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风味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结合GC-MS分析等方法,对腌制苋菜梗体系的细菌多样性、品质变化和腌制成熟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腌制苋菜梗开始时(即腌制第0d)其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片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第10d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到腌制中后期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稳定,其中产碱杆菌属、拟杆菌属和梭菌属为优势菌群。苋菜梗腌制过程中,pH、亚硝酸盐含量和细菌总数均先上升后下降,至腌制结束时分别为5.28、4.0mg/kg和数量级107cfu/mL。利用GC-MS分析方法测定了腌制苋菜梗卤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发现其主体风味成分为醇类、酸类和烷烃类,其中醇类物质占19.5%、酸类占15.9%和烷烃类占14.6%,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有2-丁醇、乙醇、己烷和乙醛。
万力婷吴祖芳张天龙孙丽黄海杰诸奇沈锡权
关键词:风味成分
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对发酵萝卜干风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白萝卜为原料,经初步脱水制成半干萝卜干,分别接种植物乳杆菌L1和棒状乳杆菌L3以及混合菌种发酵萝卜干。以自然腌制发酵为对照,测定萝卜干发酵过程中的pH值和总酸的变化,并对发酵后萝卜干的质构、色差、氨基酸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探讨2种乳酸菌对萝卜干发酵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能加快pH值的下降和总酸的上升。混菌发酵的萝卜干总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729 g/100 g和16.01 mg/g。接种棒状乳杆菌L3的萝卜干色泽与未发酵萝卜干最为接近。接种植物乳杆菌L1的萝卜干质地、口感都最好。从4组萝卜干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成分61种,混菌发酵的风味物质种类虽不是最多但风味评价最好,某些特有的香气较突出。综合品质指标数据和感官评价结果,最后选用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所得产品的色泽、质地和风味俱佳,品质高于自然发酵和单一菌种发酵的萝卜干。
李庆羊吴祖芳翁佩芳洪松虎胡丹丹
关键词:萝卜干风味
鲐鱼中产组胺菌的分离筛选与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产组胺菌鉴别培养基,对鲐鱼内脏中产组胺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的产组胺能力进行了确认;并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形态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和pH对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鲐鱼中初步分离的4株菌(T4、T5、T6和T9)在组胺发酵培养基中能够产生164.1~466.1μg/100mL组胺;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测定为相同菌种,对其中T4菌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菌株T4与产粘液变形杆菌相似性最高。T4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pH均为7。
杨健吴祖芳周秀锦翁佩芳李微微
关键词:鲐鱼生理生化特性
响应面优化饮品中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抑菌配方的研究
2017年
以茶多酚磷脂复合物为研究对象,以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作为抑菌效果指标,对茶多酚磷脂复合物的抑菌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茶多酚磷脂复合物浓度、壳聚糖浓度、柠檬酸浓度对大肠杆菌抑菌圈值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条件进行了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抑菌条件为:茶多酚磷脂复合物的浓度为3.22 g/L,壳聚糖浓度为31.06 g/L,柠檬酸浓度为2.45 g/L。在此抑菌条件下,茶多酚磷脂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圈值达到最大,为18.1 mm。
蒋金舒张鑫吴祖芳翁佩芳
关键词:响应面抑菌磷脂复合物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