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躁动
  • 2篇术后
  • 2篇成年
  • 1篇弹力带
  • 1篇动脉
  • 1篇医用
  • 1篇入路
  • 1篇手术安全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手术室
  • 1篇手术室护士
  • 1篇手术室护士长
  • 1篇手术台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后躁动
  • 1篇苏醒
  • 1篇皮肤损伤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7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理工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周楠
  • 4篇常后婵
  • 4篇别逢桂
  • 3篇罗彩霞
  • 2篇钟爱玲
  • 1篇周培明
  • 1篇袁京燕
  • 1篇张美芬
  • 1篇袁文英
  • 1篇戴红霞
  • 1篇雷文静

传媒

  • 2篇循证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广东省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常后婵别逢桂周楠钟爱玲
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在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在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7名手术团队医护人员参加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腹主动脉瘤破裂手术的急救知识及流程的培训,包括腹主动脉瘤理论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并实施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分数。结果与培训之前比较,洗手护士(t=4.623,P=0.04)和巡回护士(t=5.053,P=0.02)术前准备物品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科应急理论知识(t=10.259,P=0.02)、胸外心脏按压技术(t=5.856,P=0.04)、呼吸囊使用(t=5.587,P=0.03)、除颤仪使用(t=8.506,P=0.03)的考核分数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救手术团队的急救理论、技能与协作能力,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
罗彩霞戴红霞周楠常后婵别逢桂王琼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破裂
手术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集束化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降低手术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3例符合标准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7月至9月的198例采用传统方法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12月的205例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后手术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最好发部位均为一次性手术巾粘贴处,最常见类型为红斑。干预组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例数为65例(32.8%),干预组发生例数为31例(15.1%),两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少手术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别逢桂常后婵罗彩霞周培明周楠
关键词:手术患者
全麻恢复室内成年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分析
周楠袁京燕袁文英
一种隔热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热袋,包括透明且可弯曲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袋体的上表面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贴毛,所述袋体的下表面上设有魔术贴钩刺及弹力带,且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
周楠
文献传递
后腹膜入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后腹膜入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0例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病人加强手术配合,巡回护士术前访视,针对新术式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做好该术式仪器及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实施该术式特殊体位的管理,术中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正确摆放及操作各种仪器设备。[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时间平均148min,出血量平均186mL,住院时间平均6.9d。[结论]加强后腹膜入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罗彩霞周楠常后婵别逢桂钟爱玲
关键词:肝肿瘤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3
2017年
目的了解成年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5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麻术后入住麻醉恢复室的成年患者387例,对其进行全程监测及镇静躁动评分,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麻醉恢复室内成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达28.7%,轻、中、重度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1.9%、1.3%;60.4%患者在入室后半小时内即可发生躁动,部分(32.4%)在入室后30~60 min内,有7.2%则在入室1 h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是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年患者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为主;躁动多发于入麻醉恢复室60 min内和拔除气管插管前;男性、老年患者及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躁动,医护人员需对此类患者重点关注,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防止患者躁动时发生拔管、坠床等严重不良事件。
周楠张美芬袁京燕袁文英徐丽倩雷文静
关键词:全身麻醉成年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