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珊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丁醇
  • 4篇丙酮丁醇
  • 3篇梭菌
  • 3篇发酵
  • 3篇丙酮
  • 2篇发酵生产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生物燃料
  • 1篇小肠
  • 1篇小肠运动
  • 1篇小鼠
  • 1篇木薯
  • 1篇挥发油
  • 1篇丙酮丁醇梭菌
  • 1篇草果
  • 1篇肠运动
  • 1篇CLOSTR...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孙珊
  • 2篇倪晔
  • 2篇孙志浩
  • 2篇汪维云
  • 2篇王云
  • 2篇宋钢
  • 1篇杨小方
  • 1篇赵成城
  • 1篇郑璞
  • 1篇薛璟

传媒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草果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对小鼠小肠运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确立草果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及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考察粉碎粒度、水料比、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对草果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建立响应面方程,确定草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炭末作为指示剂,测定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确定草果挥发油对小鼠小肠推进的作用。显示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为蒸馏时间>水料比>粉碎粒度>浸泡时间,优选草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颗粒度40目、水料比8:1、浸泡时间1.5 h、蒸馏时间6 h,草果挥发油对小鼠小肠推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杨小方赵成城汪维云薛璟孙珊
关键词:草果挥发油正交试验肠运动
一株拜氏梭菌利用甘蔗废糖蜜发酵生产丙酮丁醇被引量:4
2012年
以甘蔗废糖蜜作为原料,利用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DSM 6422菌株进行丙酮丁醇发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预处理糖蜜,初糖质量浓度60 g/L,(NH4)2SO42 g/L,CaCO310 g/L,温度30℃,pH 5.5~7.0,接种量6%(体积分数),在5 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96 h,总溶剂产量为16.17 g/L,其中丁醇质量浓度为10.07 g/L,总溶剂产率为30.2%,糖利用率为89.3%。
孙珊汪维云倪晔王云宋钢孙志浩
关键词:CLOSTRIDIUM丙酮丁醇
一株拜氏梭菌利用甘蔗废糖蜜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研究
孙珊
关键词:丙酮丁醇
一株拜氏梭菌利用甘蔗废糖蜜生产丙酮丁醇的研究
丙酮、丁醇发酵作为一种转化生物质为液体燃料(丁醇)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手段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新一代的生物燃料,其生物法制备方法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进一步降低生物丁...
孙珊
关键词:丙酮丁醇生物燃料
文献传递
木薯发酵产丁醇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对丙酮丁醇梭菌发酵木薯产溶剂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N源、木薯含量、酶处理条件和培养基pH对发酵产丁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产丁醇发酵培养基为木薯粉120 g/L,乙酸铵6 g/L;木薯粉先用高温淀粉酶按酶量20 U/g、90℃水解60 min,再糊化30 min;发酵初始pH为6.0,发酵96 h。在此条件下,5 L发酵罐中丁醇产量达到13.5 g/L,总溶剂达到22.8 g/L。
宋钢郑璞倪晔王云孙珊孙志浩
关键词:丁醇木薯丙酮丁醇梭菌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