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芬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随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相关性。 方法:344例腰骶椎MRI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29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0.5岁。在我们的研究中,从L2/L3~L5/S1椎间隙共...
- 孙芬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正常脊柱的稳定性依靠完整的椎弓、椎间盘、韧带及周围软组织等结构共同维持,任何因素发生异常,都可导致椎体滑脱。椎体滑脱是指发生在上下椎体间的相对移位,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体,或连同椎弓根向前、向后或向侧方的移位。
- 朱晓琳孔庆奎魏翠萍孙芬
- 关键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下关节突关节间隙关节腔椎弓峡部椎体滑脱
- 椎弓峡部裂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与椎体滑脱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椎弓峡部裂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实际患病率,并探讨其与椎体滑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筛选行MSCT扫描的5301例腰腿疼痛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有无椎弓峡部裂及椎体滑脱。结果 5301例中,发现椎弓峡部裂221例,其中男112例,女109例,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P<0.001);在221例中有236个腰椎有椎弓峡部裂,其中单侧22个(9.95%),双侧214个。按照Meyerding分级,椎体Ⅰ度滑脱116个,Ⅱ度滑脱4个,无Ⅲ、Ⅳ度滑脱。双侧、单侧椎弓峡部裂滑脱发生率分别为55.14%、9.09%,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21,P<0.001,rs=0.277)。结论椎弓峡部裂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实际发生率约是4.17%(男性4.61%,女性3.80%),椎弓峡部裂与椎体滑脱呈低度相关。
- 孔庆奎张立涛谢元忠崔群生武玉恒孙芬朱晓琳梁文雯程琮
- 关键词:椎弓峡部裂患病率
- 腰椎间盘退变与磁共振成像局限性高信号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人体脊柱长期的负荷作用和年龄的不断增长,腰椎间盘易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引发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诊断主要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在诊断椎间盘退变中能反映组织的多个参数,清晰辨别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等结构,可获得比X线、CT更多的成像信息,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MRI可直接进行冠状位、矢状位等多个平面重建成像,无创伤,无辐射损伤,对病理变化及对软组织解剖提供了精确的分辨率,便于人群普查、临床随访及实验研究。
- 孙芬孔庆奎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磁共振成像
-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0月腰骶椎MRI受检者344例,并按不同年龄段将其分为18-30、31-40、41-50、51-60、61-70岁5个年龄组,并对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进行分级。在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横轴位测量T2信号强度值,在正中矢状位测量椎体后方脑脊液信号值。对各年龄组髓核信号强度值、髓核信号强度值/脑脊液平均信号值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2/L3-L5/S1各椎间隙髓核信号值在各年龄段18-30、31-40、41-50、51-60、61-70岁[(136.23±34.65)、(120.37±24.74)、(111.80±29.51)、(83.97±26.29)、(70.01±25.06)、(126.01±30.43)、(103.63±25.64)、(90.36±27.86)、(67.40±20.61)、(57.01±15.87)、(117.56±37.18)、(92.25±29.17)、(71.50±25.53)、(61.58±20.01)、(51.63±13.84)、(111.31±44.58)、(77.56±31.66)、(71.20±28.87)、(69.94±20.97)、(64.19±25.3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椎间隙髓核的信号强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椎间隙的髓核信号强度与脑脊液平均信号值的比值的平均值在各年龄段18-30、31-40、41-50、51-60、61-70岁[(0.30±0.12)、(0.23±0.09)、(0.19±0.09)、(0.19±0.06)、(0.19±0.08)、(0.31±0.09)、(0.27±0.08)、(0.19±0.062)、(0.17±0.05)、(0.15±0.05)、(0.34±0.07)、(0.31±0.08)、(0.25±0.07)、(0.18±0.05)、(0.17±0.05)、(0.37±0.08)、(0.36±0.08)、(0.30±0.07)、(0.23±0.09)、(0.2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椎间隙髓核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信号值平均值比值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退变,T2信号强度值是对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量化分析。
- 苏慧付孟莉孙芬孔庆奎
- 关键词:腰椎间盘MRIT2加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