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毅
- 作品数:69 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口腔锥形束CT影像的存储传输与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背景:口腔锥形束CT具有图像精度高、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它应用于口腔临床至今约10余年,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目的:介绍锥形束CT的数据处理特点、工作站配置、数据存储传输,及其在口腔临床医疗科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有关CT影像存储与传输的文献资料,结合口腔锥形束CT数据的特点,举例说明锥形束CT工作站的设计与配置、影像存储架构的设计、诊断工作站软件和硬件的配置。采用锥形束CT对口腔临床患者进行CT扫描,分析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口腔锥形束CT影像的数据量较大,宜采用存储区域网存储架构进行影像资料的存储:诊断工作站电脑的配置应高于CT设备厂家的推荐参数,同时应配备激光干式打印机等设备以便图像输出。口腔锥形束CT可以提供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及任意层面的断层影像,有利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提示口腔锥形束CT影像对于口腔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 吴志玲曾东林崔敏毅温奕雄
- 关键词:锥形束CT口腔
-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口腔影像诊断学强调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综合诊断能力及对各种影像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2003级口腔七年制学生的口腔影像实验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古向生崔敏毅曾东林
- 关键词:PBL教学改革口腔医学影像医学
- 早期摘除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对邻近恒牙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早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术后牙(?)畸形自行调整的效果。【方法】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患儿63例,作术前X线三维精确定位后施行埋伏牙摘除手术,术后追踪观察手术区邻近恒牙胚生长发育情况及原有牙(?)畸形自行调整情况。【结果】63例患儿共有埋伏多生牙76个,手术摘除过程中对邻近恒牙(胚)有程度不同的挤压伤(轻度50.8%,中度20.6%,重度7.9%),但术后随访1-3年,无1例发生恒牙生长受阻与坏死等不可逆反应;原有的部分牙(?)畸形也得到较好的自行调整,其中阻生切牙自行萌出的达76.9%,切牙间隙明显关闭缩小的达75%。【结论】由骨埋伏多生牙引起的牙(牙合)畸形应尽早手术治疗,摘除多生牙后邻近恒牙的牙(牙合)畸形可望得到较好的自行调整。在作好术前精确定位与术中不损伤恒牙(胚)完整性的前提下,早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古向生赵继刚崔敏毅贾淑娟
- 关键词:恒牙埋伏多生牙上颌牙HE畸形切牙摘除
- 关节造影锥形束CT影像检查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关节造影锥形束CT影像检查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诊断中的意义,为TMD的影像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44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上腔造影锥形束CT影像检查病例,分析患者年龄分布特点,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穿孔、关节囊扩张与撕裂等疾病分布情况及关节造影锥形束CT影像特点。结果448例TMD关节造影患者均为关节上腔造影,其中女性384例,男性64例,中位年龄31.5岁(14~81岁)。患者年龄分布显示,≤20岁者63例,>20且≤30岁者150例,>30且≤40岁者86例,>40且≤50岁者59例,>50且≤60岁者58例,>60岁者32例。影像诊断分布显示,关节盘前移位356例,其中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328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8例;关节盘穿孔152例;附着松弛或撕裂12例。结论关节造影锥形束CT影像检查对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类疾病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 曾东林刘依张志光崔敏毅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前移位关节造影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增感屏牙片成像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比测试,探讨增感屏牙片成像效果不佳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使用增感屏牙片。方法将增感屏牙片和常规无增感屏牙片各1000张,以常规分角线投照技术完成照片,用以测试两种牙片在影像清晰度、颗粒性、伪影等成像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增感屏牙片明显比无增感屏牙片成像效果差,从成像效果来看,部分是受了伪影的影响。结论增感屏的荧光扩散、屏胶接触不良、X线斜射效应、屏结构斑点、摄片技术及暗室操作方式等,是引起增感屏牙片影像清晰度降低、颗粒性变差、伪影增多等成像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 涂之平古向生贾淑娟崔敏毅郑军华
- 关键词:X线机摄片技术
-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评价
- 曾东林崔敏毅刘依温奕雄
- 髁状突表面解剖标志的成像位置研究
- 目的研究髁状突解剖标志在常用普通X线片位上的成像位置。方法以带下颌骨的成人颅骨标本作为拍片对象。以细铅丝标识定位髁状突表面解剖标志,拍摄标识侧颞下颌关节的薛氏位、髁状突的经咽侧位和曲面体层片,并以未标识侧同样的片位做对照...
- 曾东林温奕雄郑军华崔敏毅李国文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影像技术
- 文献传递
- 髁状突长轴的锥形束CT分析
- 目的研究髁状突长轴的方向与交点位置。材料与方法分析220例受检者的颅颌面锥形束CT容积数据,纳入的研究对象的颞下颌关节均没有器质性病变。取颅颌面的横断面CT数据进行分析,在髁状突横断面内外极最大尺寸处画出髁状突的理想长轴...
- 曾东林温奕雄崔敏毅郑军华李国文涂之平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髁状突锥形束CT
- 文献传递
- 各类安氏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的CBCT研究
- <正>目的应用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评估成人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及安氏Ⅲ类错患者颞下颌关节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方法分别选取20例成年、临床上及影像上无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安氏Ⅰ类错安氏Ⅱ类错安氏Ⅲ类错患者,在正中位时进...
- 刘依曾东林崔敏毅李国文
- 文献传递
- 中药治疗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方案。方法: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给予中药含漱,中药制剂局部喷洒与内服等系统治疗。结果:用中药治疗31例,痊愈1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达93. 3%,与常规口服抗菌素等西医疗法相比,该疗法有效果好(秩和检验,P<0. 01),副作用小及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结论:以局部用药为主的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妊娠期智齿冠周炎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 古向生吴滨崔敏毅
- 关键词:智齿冠周炎中药治疗妊娠期中药含漱局部喷洒秩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