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8篇基因
  • 6篇种质
  • 6篇小麦种
  • 6篇小麦种质
  • 6篇麦种
  • 4篇白粉
  • 4篇白粉病
  • 3篇锈病
  • 3篇抗病
  • 3篇抗病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分子标记
  • 2篇雄性不育
  • 2篇条锈病
  • 2篇抗白粉病
  • 2篇抗白粉病基因
  • 2篇基因表达谱
  • 2篇基因表达谱分...
  • 2篇分子标记检测

机构

  • 10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茹振钢
  • 10篇张亚娟
  • 9篇董娜
  • 7篇胡铁柱
  • 6篇陈向东
  • 3篇李淦
  • 2篇李小军
  • 1篇胡海燕
  • 1篇冯素伟
  • 1篇刘海英
  • 1篇姜小苓
  • 1篇王莹
  • 1篇任翠翠
  • 1篇吴晓军
  • 1篇王玉泉

传媒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第八届全国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种质Edinburgh-b白粉菌侵染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Edinburgh-b 是从英国爱丁堡引进的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为了深入了解该种质的抗白粉病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Agilent 公司的4×44 k 小麦表达谱芯片,以Edinburgh-b 接种白粉菌0 h 为对照,分析...
董娜张军刚胡铁柱陈向东张亚娟茹振钢
不同乙醇置换处理对小麦小孢子和花粉育性检测的影响
2020年
为了探究小麦穗经FAA固定液固定后,不同乙醇置换处理对小麦小孢子花粉染色效果的差异,以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材料,采用90%-80%-70%、70%-70%和不置换3种乙醇置换方式处理后,用I2-KI法和DAPI法分别染色对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统计了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3种乙醇置换处理下,I2-KI法染色均可以清晰显示小孢子内淀粉积累情况,其淀粉积累区域颜色由深到浅排序为不置换>70%-70%乙醇置换>90%-80%-70%乙醇置换。在90%-80%-70%乙醇置换处理下,DAPI法染色在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均能清晰显示细胞核状况,在BNS366的二核期和三核期有细胞质微红现象,但不影响细胞学观察;在70%-70%乙醇置换处理下,DAPI法染色细胞核清晰,在郑麦366三核期和BNS366的二核期也存在细胞质微红现象且程度略有加重,仍不影响细胞学观察;在不置换处理下,DAPI法染色郑麦366和BNS366单核期和开花期的小孢子细胞图像清晰,郑麦366三核期小孢子细胞质发白浑浊,或发红发亮,甚至部分细胞核被染成红色,核显示不清晰,BNS366二核期和三核期小孢子细胞质着红色且比70%-70%乙醇置换处理下程度加剧。三种乙醇置换处理按细胞图像清晰度排序为90%-80%-70%乙醇置换>70%-70%乙醇置换>不置换。I2-KI和DAPI染色统计的花粉可育率与其自交结实率基本一致。从小麦小孢子细胞学观察效果,兼顾经济实用和试验安全角度考虑,FAA固定后采用70%-70%乙醇置换处理较为可取。
刘海英甄俊琦茹振钢张亚娟冯必得景秀秀王莹
关键词: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组成,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抗叶锈病基因进行检测,并结合田间接种鉴定对种质材料的叶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抗叶锈病基因Lr1、Lr10、Lr20、Lr24、Lr26、Lr34、Lr37和Lr38在39份种质中均有分布,频率分别为30.77%、17.95%、2.56%、5.13%、12.82%、30.77%、23.08%和5.13%,其中携带Lr24和Lr38的种质抗性良好。Lr34和Lr37单独存在时,种质对叶锈病的抗性分别表现为中感和高感,两者聚合时能够提高载体种质的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抗。此外,4份种质材料(KPL-1、OK.95571、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对叶锈病的抗性表现突出,均达到0;级,是抗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其中KPL-1和OK.95571分别携带3个和5个抗叶锈病基因;莫斯科39和非黑土地24仅携带Lr1,推测这两份材料含有其他未检测的抗叶锈病基因。综上,较多的抗叶锈病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种质的叶锈病抗性。
董娜王玉泉陈向东胡铁柱吴晓军张亚娟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小麦BNS型不育系366S在不育和可育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分析
BNS型不育系是低温敏感型核雄性不育系,是黄淮麦区二系杂交小麦的新突破,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本课题组新转育的BNS型不育系366S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36...
董娜胡铁柱陈向东张亚娟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育性转换调控基因
文献传递
354份小麦种质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本课题组现有种质资源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共分离分子标记SCAR1400和SCAR56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54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54份种质中,携带Pm21的有21份,分别为‘石H083-366’、‘BH50890-1-1’、‘06Y06’、‘南农02Y393’、‘09P80’、‘09P131’、‘09P283’、‘黔麦18号’、‘黔早麦15-3’、‘黔979-1’、‘黔9963-3’、‘黔9961-2’、‘YN06’、‘绵杂麦168’、‘MR168’、‘09品A6’、‘09品E6’、‘内麦836’、‘内麦9号’、‘绵阳39’和‘绵麦367’,检出率为5.9%,其中,8份来源于四川,来源于江苏和贵州的各有5份,河北、陕西和云南的材料中各有1份;仅有1份种质‘中大01’携带Pm13,来源于河南,检出率为0.28%。本研究结果可为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董娜李淦张亚娟任翠翠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PM21
两系杂交小麦杂优3号的灌浆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给低温敏感雄性不育(BNS)型两系杂交小麦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对BNS型两系杂交小麦杂优3号的灌浆特性及其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灌浆过程中,杂优3号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干重增幅大于父本Bh001,具有明显的超高亲优势。与对照百农矮抗58相比,杂优3号在灌浆后期的优势较为明显。晚播可提高杂优3号最终千粒重和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杂优3号的籽粒灌浆速率呈正态变化曲线,在灌浆渐增期和快增期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亲优势,在灌浆后期具有明显的超标优势。
张亚娟冯素伟董娜姜小苓李小军胡铁柱茹振钢
关键词:两系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粒重杂种优势
小麦种质Edinburgh-b白粉菌侵染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Edinburgh-b是从英国爱丁堡引进的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为了深入了解该种质的抗白粉病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Agilent公司的4"44 k小麦表达谱芯片,以Edinburgh-b接种白粉菌0 h为对照,分析其在白粉菌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在43 603个探针中筛选出差异表达探针5 835个,其中上调表达2 801个,下调表达3 034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与代谢相关的酶类、转录因子、病程相关蛋白、防卫反应基因和信号传导因子等。Pathway分析显示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水杨酸信号通路、茉莉酸生物合成、活性氧代谢等被激活,乙烯生物合成和生长素信号通路被抑制,推测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了Edinburgh-b对白粉菌的防御反应。选取上调和下调表达共17个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验证,表明基因芯片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董娜张军刚胡铁柱陈向东张亚娟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表达谱芯片信号通路防卫反应
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聚合育种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获得同时具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1400、CINAU161650和SCAR564、BE398268,对分别含Pm21和Pm13的小麦品系杂交F2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64个F2代单株中,能同时检测到显性标记SCAR1400和SCAR564的有404株,阳性率为52.9%,经标记CINAU161650和BE398268检测,同时携带纯合Pm21和Pm13的单株有47株,阳性率为6.15%,两个显性抗病基因在F2代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获得的聚合单株可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亲本资源。
董娜张亚娟张军刚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聚合育种PM21
39份外引小麦种质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其抗病性评价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初步明确39份外引小麦种质中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组成,利用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条锈病基因Yr5、Yr10、Yr18和抗白粉病基因Pm4、Pm13、Pm21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田间鉴定,对外引种质的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携带Yr18基因的种质有6份,对条锈病菌表现近免疫至中抗,抗性表现稳定; Yr5连锁标记S1320阳性的种质有21份,Yr10连锁标记SC200阳性的种质有2份,但标记阳性的种质中抗病性表现不一致,可能跟载体品种的遗传背景有关,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时,要结合接种鉴定结果综合判断。Pm4基因基本丧失白粉病抗性,携带该基因的7份种质中仅有1份抗病。在39份种质中,均未检测到抗白粉病基因Pm13和Pm21。此外,有2份种质澳阿优1号和bermude兼具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综合抗病性好,在育种中可以合理利用。为小麦抗病育种亲本选择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董娜陈向东胡铁柱李淦张亚娟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条锈病白粉病
348份小麦种质中抗条锈病基因Yr5、Yr10和Yr18的分子标记检测与分布被引量:6
2019年
利用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1320、SC200和csLV3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48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Yr5连锁标记S1320阳性的种质有122份, Yr10连锁标记SC200阳性的种质有80份, Yr18连锁标记csLV34阳性的种质有7份,检出率分别为35.06%、22.99%和2.01%。分子标记阳性的种质中抗病性表现并不一致,标记阳性且表现抗病的种质分别有27份、11份和3份,这些种质主要来自陕西、北京和江苏。抗病基因聚合种质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Yr5和 Yr18聚合时对条锈病表现高抗或免疫, Yr10与 Yr5或 Yr18聚合则不能有效提高种质的条锈病抗性。此外,有10份种质虽然未检出上述3个基因,但是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是抗条锈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董娜胡海燕胡铁柱李淦李小军陈向东张亚娟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