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华

作品数:352 被引量:1,5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10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9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3篇癫痫
  • 125篇基因
  • 91篇儿童
  • 90篇突变
  • 56篇综合征
  • 56篇基因突变
  • 47篇表型
  • 38篇脑电
  • 35篇患儿
  • 34篇电图
  • 34篇脑电图
  • 33篇婴儿
  • 30篇遗传学
  • 28篇预后
  • 27篇痉挛
  • 25篇脑病
  • 25篇DRAVET...
  • 24篇突变分析
  • 19篇婴儿痉挛
  • 18篇失神

机构

  • 350篇北京大学第一...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北京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7篇西安市儿童医...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首都儿科研究...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市儿童医...
  • 4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天津市儿童医...
  • 3篇唐山市妇幼保...

作者

  • 352篇张月华
  • 148篇姜玉武
  • 133篇吴希如
  • 112篇吴晔
  • 111篇杨志仙
  • 105篇秦炯
  • 100篇包新华
  • 99篇刘晓燕
  • 75篇杨小玲
  • 73篇熊晖
  • 56篇王爽
  • 46篇常杏芝
  • 39篇杨艳玲
  • 34篇张静
  • 33篇王静敏
  • 31篇刘爱杰
  • 30篇季涛云
  • 25篇潘虹
  • 25篇许小菁
  • 22篇曾琦

传媒

  • 77篇中华儿科杂志
  • 40篇中国实用儿科...
  • 3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0篇实用儿科临床...
  • 13篇中华医学遗传...
  • 13篇癫痫杂志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6篇中国循证儿科...
  • 6篇第十五届全国...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第十四届全国...
  • 4篇中国医刊
  • 4篇第四届CAA...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0中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6篇2021
  • 22篇2020
  • 25篇2019
  • 20篇2018
  • 24篇2017
  • 18篇2016
  • 22篇2015
  • 12篇2014
  • 25篇2013
  • 13篇2012
  • 28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18篇2008
  • 13篇2007
  • 18篇2006
  • 8篇2005
3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素循环障碍的临床和实验室筛查研究被引量:36
2005年
目的探讨尿素循环障碍的发生情况、病因、发病、临床经过与实验室特点。方法以254例高氨血症患儿中发现的26例(10.2%)尿素循环障碍为对象,通过血液氨基酸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尿有机酸分析、串联质谱法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进行病因诊断,3例瓜氨酸血症Ⅱ型患儿通过肝脏病理分析进一步鉴别诊断。结果26例尿素循环障碍患儿中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5例(57.7%),瓜氨酸血症Ⅰ型5例(19.2%),瓜氨酸血症Ⅱ型3例(11.5%),精氨酸血症3例(11.5%)。26例中3例(11.5%)为新生儿期发病,13例(50.0%)为婴儿期发病,7例(26.9%)于1~3岁发病,3例(11.5%)为6~13岁起病。11例(42.3%)有异常家族史。入院原因为惊厥、智力运动落后、呕吐、意识障碍9例(34.6%),发作性呕吐、头痛、意识障碍8例(30.8%),肝功能异常6例(23.1%),3例(11.5%)瓜氨酸血症Ⅱ型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初诊时血氨58~259μmol/L,20例(76.9%)伴不同程度的肝损害。4例为死亡后确诊,21例(80.8%)接受了治疗,其中6例病情一度缓解,因急性高氨血症性脑病或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严重,合并感染死亡。14例好转,其中1例接受了活体部分肝移植,现术后2年,全身情况良好。结论尿素循环障碍是先天性高氨血症的主要原因,本组254例高氨血症中26例(10.2%)
杨艳玲孙芳钱宁宋金青王爽常杏芝杨宏云王淑琴李龙张月华包新华李明戚豫秦炯吴希如
关键词:尿素循环障碍实验室筛查胆汁淤积性黄疸活体部分肝移植先天性高氨血症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分析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9例临床诊断为该病的患儿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结合病例对该病进行综述介绍。结果(1)临床表现:9例中8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例仅有 MRI 异常。发病时间为生后6个月~3岁;5例家族史阳性,病前智力运动发育多正常;多以运动症状起病,下肢为著。6例发病前或每遇病情加重前有呼吸道感染史,3例病前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到目前为止,有症状的7例呈进行性加重病程,其中4例同时有发作性加重现象。所有病例智力受损相对轻。7例头围正常,8例有上运动单元病变体征,4例有共济失调体征。3例双侧视神经萎缩。(2)头颅 MRI:表现为双侧对称弥漫性深部白质长 T_1长 T_2信号,可累及皮层下白质,额、顶叶为主,Flair 像为对称性白质高信号伴部分白质低信号甚至囊性变或大部分白质低信号仅存少量线状稍高信号,为此症特征性改变。(3)其他遗传性白质脑病相关酶学或生化检查均正常。结论以运动障碍起病、运动障碍重于智力障碍、神经影像学改变显著重于临床表现、MRI 表现为双侧对称弥漫性深部白质长 T_1长 T_2病变伴早期出现白质消融征象是本症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还需除外其他遗传性及获得性脑白质病。找到相应基因的致病突变可最终确诊。
吴晔姜玉武秦炯肖江喜王静敏杨艳玲张月华常杏芝林庆吴希如
关键词:儿童脑疾病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探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 linkedadrenoleukodystrophy,X ALD)的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83例X ALD可疑携带者血浆、9例高危孕妇羊水细胞及其中5例胎儿出生后的血浆中极长链脂肪酸(VLCFAs)水平进行了检测。应用PCR、测序方法对31例X ALD可疑携带者及羊水细胞VLCFAs增高的男性及女性各1例进行了基因突变分析。结果83例X ALD可疑携带者中,51例血浆VLCFAs水平增高,31例ABCD1基因突变分析,29例有突变。9例胎儿中,7例羊水细胞VLCFAs水平正常,2例增高(1例男性,1例女性)。5例出生后进行了血浆VLCFAs水平检测,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相一致。2例羊水细胞VLCFAs水平增高的胎儿,均有ABCD1基因突变,其核苷酸与氨基酸的改变分别为871G>A(E291K)和726G>A(W242X)。结论血浆及羊水细胞中VLCFAs水平检测结合基因突变分析可以准确地进行X ALD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
王爱花包新华熊晖潘虹吴晔张月华时春艳秦炯吴希如
关键词: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携带者X连锁羊水细胞产前诊断方法极长链脂肪酸
癫患儿共患焦虑障碍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癫患儿共患焦虑障碍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对2009年12月-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65例7~16岁癫患儿进行筛查,以SCARED量表分≥23分者视为焦虑障碍。采用SPSS14.0软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癫患儿共患焦虑障碍情况进行χ2检验,对其分值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1.在筛查的165例癫患儿中,焦虑障碍总体共患率为27.3%(45/165例);女童(25例,37.3%)明显高于男童(20例,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P<0.05)。7~12岁学龄儿童共患焦虑障碍38/138例(27.5%),13~16岁青春期儿童7/27例(25.9%),2个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2.对不同性别癫患儿SCARED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在各项目分、5个因子分及总分几个方面,女童得分均高于男童,其中7个项目分(第3、4、10、26、32、35、39小项目),2个因子分(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及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a<0.05)。3.对7~12岁、13~16岁2个年龄组癫患儿进行比较,在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个别小项目上,如量表中第13条(我总担心让我一个人睡觉),7~12岁年龄组癫患儿分值明显高于13~16岁年龄组的癫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癫患儿共患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女童更易发生焦虑障碍,应加强对癫患儿精神心理状况的关注。
张大华秦炯韩颖姜玉武包新华张月华林庆
关键词:焦虑儿童
14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14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脑电图(EEG)特征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早期识别及准确诊断。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及病房收治的4例经遗传学确诊的14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EEG特征,并对治疗及预后进行随访。结果4例中男、女各2例,均存在发育落后。均有异常的面部特征,如眼距宽、鼻梁低及小头畸形。均有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8个月~1岁,发作类型包括局灶性发作、强直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EEG监测年龄为9个月~4岁4个月,图形特征为背景活动慢化,发作间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前头部、后头部或弥散性慢波发放,伴或不伴多灶性癫痫样放电的插入。1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有非特异性异常,3例头颅MRI正常。末次随访时年龄为1岁8个月~7岁1个月,随访时间9个月~6年5个月。癫痫治疗主要为丙戊酸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4例发作次数减少,均未完全控制。末次随访时运动、语言较同龄儿童均落后:1例能独立行走,3例独走不稳;2例能说2、3个字的简单词汇,1例仅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1例语言无发育。结论14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特殊面容、小头畸形、癫痫、发育落后,尤其是语言和认知发育落后。癫痫发作类型既有局灶性又有全面性发作,EEG特点为非特异性,主要为背景活动变慢,游走性慢波混合多灶性放电。本病的癫痫常为难治性,丙戊酸联合其他抗癫痫药可减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难以控制会进一步影响发育预后。
张真薛姣龚潘吴晔张月华杨志仙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
家族性Dravet综合征家系临床表型特点和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家族性Dravet综合征(Ds)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为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家族性Ds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筛查SCNlA基因突变;采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癫痫基因检测包对未发现SCNlA突变的家系进行筛查。结果共收集6个家族性Ds家系,每个家系均有2例Ds受累者,其中2个家系为姐妹或姐弟同患,2个家系为母子或母女同患,1个家系为单卵双胎同患,1个家系为异卵双胎同患。6个Ds家系中,5个家系发现携带SCNlA基因突变(R101Q、R377X、1390P、F1486L、RlZ45X),其中3个家系证实为SCNlA遗传性杂合突变,均来自母源,母亲表型为DS或热性惊厥附加症(FS+);2个家系Sanger测序结果高度怀疑父母一方可能为SCNlA突变嵌合体,携带突变的父或母表型均正常。余1个家系未发现SCNlA基因突变,送检癫痫基因检测包未发现Ds其他候选基因突变,父母表型正常。结论家族性Ds可表现为患儿及父母一方同患或同胞共患,多数为SCNlA基因突变所致,少数致病基因尚未明确;家族性DS多数为遗传性突变,包括父母一方可能为突变嵌合体;携带SCNIA突变的父母一方临床表型可为DS、FS+或表型正常。
田小娟张月华杨小玲许小菁刘爱杰曾琦刘晓燕杨志仙姜玉武吴希如
关键词:DRAVET综合征家族性嵌合体
GM1神经节苷脂累积病6例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6例GM1神经节苷脂累积病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例GM1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并进行白细胞溶酶体酶活性检测,分析临床特点;进行β-半乳糖苷酶-1(GLB1)基因突变检测,分析遗传学特点。结果1.临床特点:6例患儿均于出生8个月内起病。患儿均有智力运动发育迟缓伴倒退,多数患儿有惊跳反应、癫痫史、肌张力低下,少数患儿有视听力损害、Mongolian斑、肝大及体格生长落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均表现髓鞘形成不良,4例见他像丘脑低信号,4例见大脑和/或小脑萎缩。患儿溶酶体酶活性检测均示酸性GLB活性降低。6例患儿均符合GM1神经节苷脂累积病诊断,其中Ⅰ型3例,Ⅱ型3例。2.遗传学特点:6例患儿共发现10种GLBl突变:0.520T〉C(P.Y174H)、c.622C〉T(P.R208C)、c.550C〉T(P.Q184x)、C.446C〉T(P.S149F)、c.266A〉G(P.H89R)、c.601C〉T(P.B201C)、0.148T〉A(P.Y50N)、c.618delC(P.R208MsX21)、c.1343A〉T(P.D448V)、c.410C〉A(P.A137D),其中c.550C〉T(P.Q184X)、c.148T〉A(P.Y50N)、c.618delC(P.R208MsX21)、0.266A〉G(P.H89R)及c.410C〉A(P.A137D)为未报道新突变。4例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2例为纯合突变,均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结论本研究确诊6例GM1神经节苷脂累积病患儿,发现5种GLB1未报道新突变,扩大了GLB1突变谱,为患儿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冀浩然肖江喜李东晓李改梅吴晔延会芳杨艳玲张月华姜玉武王静敏
关键词:Β-半乳糖苷酶突变
磷酸吡哆醇(胺)氧化酶缺乏症的新表型及热点突变位点分析
薛姣常杏芝张月华杨志仙
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基因型及表型特点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DEPDC5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0例DEPDC5基因变异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DEPDC5基因变异患儿中无义变异8例,错义变异6例,移码变异3例,剪接变异2例,大片段缺失1例;遗传性变异16例,新生变异4例;15种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20例患儿中男9例、女11例,末次随访年龄10月龄至13岁1月龄;起病年龄为10.5月龄(3小时龄至11岁3月龄)。12例(60%)有发育落后。局灶性发作19例,痉挛发作7例,强直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1例。脑电图发作间期18例异常放电,其中局灶性放电11例,多灶性放电7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异常10例(50%),其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5例,未分类的皮质发育畸形4例,半侧巨脑畸形1例。4例诊断为West综合征,1例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20例患儿中,14例(70%)符合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4例药物治疗发作控制。手术治疗3例,术后发作控制2例,发作减少75%以上1例。结论DEPDC5基因变异有遗传外显率不全现象。局灶性发作最常见,病程中可有痉挛发作,少数患儿可仅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半数患儿可见脑结构异常;多数患儿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有明确致痫病灶者可手术治疗。发作控制不佳的患儿易合并发育落后。
刘文玮杨莹牛雪阳程苗苗王爽吴晔杨志仙刘晓燕蔡立新姜玉武张月华
关键词:癫痫难治性癫痫
Leigh综合征的线粒体DNA突变分析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了解中国人Leigh综合征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特点。方法 对 1 2例LS患者用Southern杂交和PCR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检测有无mtDNA的缺失及T8993G、T8993C、T91 76C、A8344G、A32 4 3G等点突变。结果 在 4例患者中发现mtDNA点突变 ,包括T8993G 1例、T8993C 1例、A8344G 2例 ,定量分析表明突变型mtDNA的比例均较高 ,为 87 2 %~ 97 8%。未发现mtDNA的大片段缺失及T91 76C、A32 4 3G点突变。结论 LS在遗传方面有显著的异质性 ;根据不同的病因 。
王朝霞袁云陈清棠杨艳玲张月华戚豫
关键词:LEIGH病线粒体DNA点突变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