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

作品数:94 被引量:373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米粒
  • 20篇纳米粒
  • 19篇细胞
  • 16篇体外
  • 15篇教学
  • 13篇小鼠
  • 13篇PLG
  • 12篇PGS
  • 9篇实验教学
  • 8篇乳酸羟基乙酸...
  • 8篇羟基乙酸
  • 6篇药理
  • 6篇脂蟾毒配基
  • 6篇社会隔离
  • 6篇能学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6篇机能学
  • 5篇帕金森病大鼠
  • 5篇癫痫

机构

  • 93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德克萨斯理工...
  • 3篇大连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解放军第21...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210...

作者

  • 93篇徐红
  • 41篇孙艺平
  • 27篇王冬梅
  • 23篇高萌
  • 23篇于德钦
  • 22篇徐静
  • 22篇殷盛明
  • 19篇田燕
  • 18篇张成鸿
  • 15篇戴淑芳
  • 14篇赵杰
  • 12篇宫德正
  • 8篇王秀丽
  • 7篇田余祥
  • 7篇肖昭扬
  • 6篇关欣
  • 6篇鲍旭
  • 6篇彭岩
  • 6篇张万琴
  • 6篇安冬

传媒

  • 13篇中国药房
  • 8篇中国应用生理...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中华行为医学...
  • 5篇卫生职业教育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9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蟾毒配基PLGA-TPGS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及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脂蟾毒配基(RBG)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PLGA-TPGS)纳米粒(RPTN)体外被人肝癌Hep G2细胞、小鼠腹水型高淋巴道转移肿瘤HCa-F细胞的摄取情况和对Hep G2细胞的毒性。方法:制备包载RBG和荧光标记物香豆素6的PLGA-TPGS纳米粒(RCPTN),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Hep G2、HCa-F细胞对RCPTN的体外摄取情况。将试验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PLGA-TPGS纳米粒(EPTN)组、5-氟尿嘧啶溶液(FS)组、RBG溶液(RS)组、RBG/PLGA纳米粒(RPN)组、RPTN组,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考察不同终质量浓度(1.25、2.5、5、10、20μg/m L)的FS、RS、RPN和RPTN作用24、48、72 h后Hep G2细胞在450 nm波长下的光密度,计算细胞存活率(CV)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RCPTN分布在Hep G2、HCa-F细胞的细胞核周围。RPN组和RPTN组细胞的CV随RBG浓度增加而减小,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小;与FS组比较,RPTN组细胞的CV均减小(P<0.05或P<0.01)。FS、RS、RPN和RPTN作用于Hep G2细胞的IC_(50)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且IC_(50)的大小依次为RS>FS>RPN>RPTN;RPN和RPTN作用48、72 h的IC_(50)明显小于FS与RS(P<0.05或P<0.01)。结论:RPTN可将RBG带入Hep G2、HCa-F细胞内部,其对Hep G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强于RPN、RS和FS。
徐红高萌褚秋辰董浩陈雨徐荣谦张成鸿田燕
关键词:脂蟾毒配基纳米粒
降低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死亡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存活率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后,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1 h后,随机分为A组:只给东莨菪碱;B组:东莨菪碱+安定;C组:东莨菪碱+水合氯醛。比较3组大鼠间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癫痫大鼠的死亡率、死亡发生的时间。[结果]A组大鼠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为16-20 h,死亡率为87.5%;B组大鼠在用药后15 min内可控制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死亡率为62.5%;C组大鼠在用药后3-10 min可完全控制大鼠的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大鼠全部存活。[结论]水合氯醛可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的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的存活率。
王冬梅孙艺平徐静徐红赵赫男李骢宫德正田余祥
关键词: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水合氯醛死亡率
脂蟾毒配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表征脂蟾毒配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RPN)。方法: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N,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表征其质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PN含量和体外释放度,色谱柱为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冰醋酸水溶液(9∶1,V/V),检测波长为298 nm。结果:RPN的平均粒径为(232.3±2.3)nm,载药量为(18.3±0.3)%,包封率为(72.3±1.2)%,体外药物呈两相释放。结论:RPN载药量较高,体外释放试验显示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徐红褚秋辰高萌张成鸿迟焙元巩童童刘航田燕
关键词:脂蟾毒配基纳米粒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体外细胞相容性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对小鼠肝癌异位实体瘤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考察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QPTN)在体内对荷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小鼠异位移植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荷HCa-F肝癌细胞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5-氟尿嘧啶溶液(FS)组、槲皮素溶液(QTS)组、槲皮素PLGA纳米粒(QPN)组和QPTN组。尾静脉给药,每2 d 1次,连续给药20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质量,测量肿瘤体积,根据公式计算肿瘤体积增长量和抑瘤率;行HE染色观察肿瘤,全面评价QPTN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小鼠体内给药10次后,QPTN组、QPN组、FS组的肿瘤体积增长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或P<0.01),QPTN组抑瘤率(59.07%)明显高于QTS组(23.94%)、FS组(35.14%)和QPN组(46.14%)。HE染色结果也显示QPTN组对小鼠肿瘤的治疗效果最明显。结论与QPN、QTS和FS相比,QPTN对荷HCa-F肝癌细胞小鼠异位实体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徐红张成鸿关欣董浩徐荣谦陈雨高萌田燕
关键词:槲皮素纳米粒小鼠抑瘤率
乳腺癌细胞三维培养耐药模型的体外构建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旨在体外构建乳腺癌三维(3D)培养模型,部分模拟肿瘤细胞在体微环境,以期建立理想的乳腺癌耐药研究模型。将乳腺癌MCF-7细胞与胶原支架材料复合,体外构建乳腺癌3D培养模型。用Carmine和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活-死细胞染色试剂盒观察细胞活性,检测3D培养和二维(2D)培养条件下细胞对阿霉素、卡铂、5-氟尿嘧啶的药物敏感性,实时定量RT-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3D培养组内MCF-7细胞呈聚团生长,细胞增殖及活性良好。和2D培养组相比,3D培养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降低,P-gp和mrp2 m RNA水平显著升高,P-gp蛋白水平升高至5.3倍。以上结果提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耐药表型及功能的乳腺癌3D培养模型。该模型对深入阐明耐药发生相关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徐红刘伟张秀珍侯亮路英进陈佩佩张璨冯迪孔力王秀丽
关键词:MCF-7耐药
蝎毒耐热肽对6羟多巴早期帕金森病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英文)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旨在研究蝎毒耐热肽(SVHRP)是否可以缓解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中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异常和氧化应激。将6羟多巴(6-OHDA,20μg/3μL含0.1%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单侧注射到Sprague Dawley(SD)大鼠纹状体制备早期PD模型,PD大鼠腹腔注射SVHRP或相同体积对照溶液(生理盐水)处理1周。在6-OHDA注射2周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6-OHDA注射3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免疫反应活性,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中脑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用试剂盒检测中脑神经元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进一步检测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早期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光密度相对对照组明显降低,中脑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显著加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单胺氧化酶B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总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而SVHRP能够明显逆转6-OHDA的上述损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SVHRP通过减轻早期PD的异常氧化应激和超微结构的损伤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殷盛明赵丹于德钦李盛龙安冬彭岩徐红孙艺平王冬梅赵杰张万琴
关键词:蝎毒帕金森病线粒体
NO对红藻氨酸癫痫发作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内一氧化氮 (NO)介质对癫痫发作及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藻氨酸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 (L NNA)和NO前体L 精氨酸 (L Arg)进行干预 ,从行为学评估及形态学的角度 ,对KA癫痫发作和IL 6的相关变化做了观察。结果 一次惊厥剂量的KA (1 0mg·kg- 1 )可使动物发生明显的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并伴随着海马结构、梨状区及大脑皮层等相关脑区IL 6免疫反应(IL 6ir)的快速升高与增强。而经L NNA(50mg·kg- 1 )或与其等摩尔量的L Arg(40mg·kg- 1 )预处理后 ,其癫痫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L NNA促进和加重了癫痫发作 ,KA给药后 3h许多动物死亡 ,而L Arg可使癫痫发作行为减缓。与行为干预相对应 ,L NNA对海马结构等相关脑区内的IL 6ir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L Arg则显示出相反的效应。结论 内源性NO介质对KA癫痫发作具有抑制作用 ,对IL 6的快速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
孙艺平孙长凯范明赵杰韩大跃王吉庆宫德正戴淑芳徐红
关键词:L-硝基精氨酸L-精氨酸红藻氨酸癫痫白细胞介素6
急性肾功能不全综合实验改革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在机能实验中,如何将正常生理功能、疾病模型复制、药物作用的观察三个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体的综合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作者在病理生理学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利尿药对正常家兔及肾衰家兔尿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这种改进有利于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徐红王冬梅孙艺平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不全正常生理功能实验操作能力病理生理学
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康复被引量:12
2012年
感觉障碍的分型 据报道,约65%的脑卒中患者有感觉障碍,包括抑制性或破坏性和刺激性症状两种,44%的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本体感觉障碍,严重影响偏瘫患者的康复。脑卒中后根据感觉障碍出现的部位不同,感觉障碍主要分为偏身感觉障碍、假性神经根型感觉障碍、手掌一口综合征、交叉性感觉障碍和同侧性感觉障碍,其中以偏身性感觉障碍最为常见。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感觉障碍分为以下5型。
王立童徐红姜永梅
关键词:本体感觉障碍临床康复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患者神经根型
创建省级"医学机能实验学"精品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整体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大多数以理论课程为主,单独以实验教学申报很少,而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近一段时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现已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我们在建设精品课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为今后医学实验类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徐红王冬梅孙艺平徐静赵赫男李骢殷盛明于德钦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医学机能实验学高校教学教育发展教学改革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