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5篇颅内
  • 4篇动脉
  • 4篇血清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急性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3篇颅内动脉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狭窄
  • 2篇硬化性
  • 2篇硬化性狭窄
  • 2篇溶栓
  • 2篇他汀

机构

  • 16篇靖江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徐红
  • 13篇于建刚
  • 6篇徐小军
  • 6篇严明
  • 3篇汤群英
  • 2篇刘文鹏
  • 2篇钱建东
  • 2篇孙敏
  • 1篇袁雪芬
  • 1篇郑鹏
  • 1篇陶春牡
  • 1篇杨卫
  • 1篇毛林波
  • 1篇徐丽芳
  • 1篇朱建琴

传媒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系统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t-PA静脉溶栓在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066,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依次为(7.15±5.11)分、(5.05±6.13)分、(4.13±5.84)分,对照组分别为(11.10±4.63)分、(9.06±4.35)分、(8.36±4.55)分,且观察组再次脑梗死、TIA发作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优于非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徐红于建刚徐小军严明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NIHSS评分
头颅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无创性CTA检查,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动脉瘤诊断中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结果 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DSA、CTA及手术所见,共发现66个动脉瘤,CTA发现66个动脉瘤中的63个,CTA敏感性达95%,DSA发现65个,有一个漏诊,而且是CTA所见的动脉瘤,CTA显示动脉瘤大小、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等方面优势明显。结论 DSA虽然是目前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但CTA也是诊断动脉瘤的一种快速、安全、敏感性较高的方法。
徐小军于建刚孙敏徐红刘文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徐红于建刚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7月—2022年4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编号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8)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n=38)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对比两组总体疗效、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血栓弹力图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分别为(11.05±0.27)分、(90.47±2.45)分、(1.25±0.54)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45、17.510、6.289,P<0.05)。研究组患者R值、K值、MA值、CI值、α角分别为(7.63±1.02)min、(2.21±0.19)min、(55.74±2.74)mm、(0.75±0.18)、(57.69±3.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4、9.062、8.455、14.710、6.335,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消除炎症,改善其神经功能与凝血状态,促进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严明徐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片神经功能血栓弹力图
头颅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徐小军于建刚孙敏徐红刘文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并根据脑梗死类型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m R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13.520 0,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11±1.13)d短于对照组的(8.42±2.13)d(t=8.155 6,P<0.05);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m R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m R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8.2114,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非心源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可更好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汤群英于建刚徐红
关键词:脑梗死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于建刚钱建东徐红毛林波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
亚低温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亚低温治疗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50例脑干出血中25例使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综合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前及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d进行Glasgow(Gcs)昏迷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使用Glasgow昏迷评分观察意识障碍的恢复情况。结论:亚低温治疗脑干出血,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易行。
徐红于建刚郑鹏杨卫陶春牡
关键词:亚低温脑干出血
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起病隐匿,一旦病变部位进展为腔隙则会导致患者认知障碍甚至死亡,故早期识别、预防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门诊随访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分为腔隙形成组(n=14)和非腔隙形成组(n=9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腔隙形成组患者年龄≥65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腔隙形成组,病变直径变化值大于非腔隙形成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OR=2.016,95%CI(1.397,2.908)]、高血压病史[OR=2.479,95%CI(1.669,3.684)]及血管病变直径变化值≥3.0 mm[OR=2.457,95%CI(1.462,4.131)]是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与血管病变直径变化值≥3.0 mm可能是急性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腔隙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需监督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以降低腔隙形成发生风险。
汤群英徐红于建刚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60例)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60例),选取正常对照者60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入院后1、3、5及7 d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相应因子水平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在各个时间段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和CRP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相比,数值均明显更高(P<0.05);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的IL-6和CRP浓度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在具体的发生、发展中,如若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存在显著升高状况,可将其当作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相关性重要的血清蛋白标志。
徐红于建刚徐小军严明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IL-6CR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