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钠通道亚型Nav1.3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型Nav1.3属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通道,Nav1.3主要表达于啮齿动物胚胎脑组织,可快速激活和快速失活Na+电流,对动作电位有显著调节作用,在炎症刺激和神经元损伤后重新表达并出现异位。牙...
- 朱凌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牙髓炎牙痛
- 文献传递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 l.9在牙髓炎牙髓中表达的动物实验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检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9在牙髓炎动物模型牙髓中的表达,探讨Nav1.9与炎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将建立牙髓炎模型的36只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造模后1、3、5d组,每组12只;以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检测各组牙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Nav1.9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Navl.9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TNF-α的表达(ld组:0.514±0.098,3d组:0.739 ±0.104,5 d组:1.238 ±0.08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47±0.01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实验组牙髓中Nav1.9 mRNA相对表达量(1d组:0.296 ±0.038,3 d组:0.409±0.013,5d组:0.487 ±0.028)与正常对照组(0.223±0.020)相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d、3d及5d组牙髓中Nav1.9的表达量分别为(4.013±0.292)、(5.143±0.101)、(5.835±0.088)及(6.307 ±0.137) μg/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Nav1.9蛋白相对表达量(1d组:0.106±0.007,3d组:0.170 ±0.013,5d组:0.238±0.00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73±0.004)(P <0.05).结论 Nav1.9在疼痛牙髓中表达增强并随疼痛加重而升高,提示Nav1.9与炎性牙痛感觉过程的发生相关.
- 许乐祝心威陈青峰胡媛平朱凌蒋勇
- 关键词:牙髓炎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口面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中至关重要,这种离子通道的生物物理性质决定伤害感受器对有害刺激的应答和最终经历的疼痛水平。钠离子通道可能会影响其他离子通道(如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的激活和失活,改变神经元对刺激的应答,因而钠离子通道是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潜在目标。了解离子通道的表达对控制神经兴奋性、治疗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 朱凌蒋勇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牙髓炎神经性疼痛
- 钠通道亚型Nav1.3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钠通道亚型Nav1.3的表达与炎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诱导大鼠牙髓炎后,在伤后1、3、5 d处死。取正常大鼠及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av1.3在牙髓炎牙髓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av1.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大鼠牙髓组织相比,诱导牙髓炎后的大鼠牙髓的成牙本质细胞层中Nav1.3表达显著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实验1、3、5 d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63 1±0.060 9、0.362 8±0.061 0、0.524 9±0.181 5、0.635 4±0.216 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实验1、3、5 d组的Nav1.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20±0.041、0.551±0.038、0.983±0.027、1.142±0.019,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炎所致的炎性疼痛可导致Nav1.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这可能是炎性疼痛发生时神经元细胞膜上钠通道功能异常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 朱凌胡媛平许乐阳宏林蒋勇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牙髓炎牙痛
- 钠离子通道Na_v1.7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探讨Nav1.7的表达与牙痛的关系。方法大鼠切牙髓腔暴露,置入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牙髓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封LPS 1、3、5 d组,HE染色观察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大鼠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Nav1.7的表达。结果封LPS 1 d组,牙髓中未见明显炎症,而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炎症反应程度逐渐上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v1.7在所有牙髓中均有表达,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RT-PCR结果显示,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 mRNA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牙髓炎中,Nav1.7可能以时序控制方式表达明显增多,且与牙髓炎炎症程度相关。鉴于Nav1.7在疼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牙髓中Nav1.7的表达可能涉及牙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 祝心威蒋勇沈继龙罗庆礼李炯陶然许乐朱凌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牙髓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