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肿瘤
  • 5篇肺癌
  • 5篇肺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增殖
  • 3篇增殖细胞
  • 3篇细胞核
  • 3篇抗原
  • 3篇间质
  • 3篇核抗原
  • 2篇大细胞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肺癌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抗原表达

机构

  • 9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青岛市肿瘤医...

作者

  • 9篇朱红
  • 7篇杨梅怀
  • 5篇项锋钢
  • 3篇牛兆山
  • 3篇邹伟
  • 2篇张岩峰
  • 2篇殷拥军
  • 2篇吴翠娇
  • 1篇牟志春
  • 1篇纪新强
  • 1篇沈毅
  • 1篇郭成浩

传媒

  • 3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癌细胞核形态测定及DNA定量分析
1996年
①目的探讨肺癌细胞核形态参数及DNA含量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82例原发性肺癌标本进行细胞核形态和DNA原位定量测定。③结果在肺腺癌,癌细胞DNA含量、核面积、核周长及核形态因子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均有明显关系,且肿瘤长径>3cm组、淋巴结癌转移组的DNA六倍体(6C)以上病例数,均显著多于肿瘤长径≤3cm组及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χ2=7.83,5.25;P均<0.05);以上指标均与肺鳞癌无关。④结论细胞核形态和DNA测定对于估测肺腺癌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邹伟杨梅怀朱红项锋钢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核形态DNA
原发性肺癌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DNA含量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1997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特征、相关性及与DNA含量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DNA含量。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组DNA含量(8.91C)和PCNA半定量分级(I~Ⅳ级例数为9,13,12,10,下同)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组(6.60c)(14,15,7,2)在肺腺癌,半年内死亡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11/15)和PCNA半定量分级(2,5,4,4)显著高于5年以上生存组(7/19)(10,6,1,2),且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在肺鳞癌,半年内死亡组PCNA半定量分级(4,1,6,2)显著高于5年以上生存组(6,14,7,0),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不明显。结论p53蛋白、PCNA及DNA含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p53蛋白、PCNA表达对于估测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邹伟朱红殷拥军项锋钢杨梅怀
关键词:预后DNA含量P53蛋白
肺鳞癌间质血管生成的定量测定被引量:1
1996年
①目的探讨肺鳞癌间质血管生成的意义。②方法应用FⅧ相关抗原并采用SLAB法对89例手术切除的肺鳞癌间质内微血管进行了定量检测。③结果癌间质内微血管呈明显的多态性;血管的分布每200倍视野在癌肿边缘区组织内为52.4±23.7个,在癌组织中央区为30.5±13.6个,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4.18,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血管密度每200倍视野50.2±22.8个,无转移组为34±19.1个;有转移组微血管腔面积每200倍视野为3450.4±1421.9μm2,无转移组为2001.0±1202.0μm2,二者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t=3.17,t=3.58,P均<0.01)。④结论肺鳞癌间质内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项锋钢朱红牟志春牛兆山郭成浩纪新强
关键词:肺肿瘤鳞状细胞新生血管
p53、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1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p16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6%、45.3%;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2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53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能力强(P<0.05);p53、p16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p53蛋白阳性表达及p16蛋白阴性表达者预后差(P<0.05)。结果表明:p53、p16基因改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3、p16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殷拥军古宝亮杨梅怀张岩峰朱红
关键词:肺肿瘤癌基因产物非小细胞肺癌P53P16
原发性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DNA含量测定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原发性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DNA含量测定的研究朱红杨梅怀张岩峰肿瘤群体增殖动力学参数对研究肿瘤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同时对其中病例进行DNA含量测定,以期探讨...
朱红杨梅怀张岩峰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P^(53)蛋白和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肺癌P^(53)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者PCNA分级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者;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均与肺癌组织学分级关系不显著(P>0.05).在肺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P^(53)蛋白及PC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提示两者的检测对于评估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在肺鳞癌,PCNA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不显著(P>0.05).
邹伟朱红杨梅怀
关键词:肺肿瘤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
影响病人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临床资料 1113例全麻术后病人,男617例,女496例,年龄13天-87岁,体重3kg-100kg,ASA麻醉分级Ⅰ-Ⅲ级。手术种类:普外科504例,耳鼻喉科151例,口腔科145例,泌尿外科87例,胸外科78例...
朱红逢春霞李琳章魏艳敏
文献传递
肺鳞癌间质内肥大细胞计数的意义
1997年
①目的探讨间质内的肥大细胞与肺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89例经手术切除的肺鳞癌标本间质内每10个高倍视野的肥大细胞数。③结果Ⅰ,Ⅱ级鳞癌中肥大细胞数明显多于Ⅲ级(t=2.94,2.74,P均<0.01),肿瘤直径>5cm组的肥大细胞数明显少于3~5cm组和<3cm组(t=3.13,2.42,P<0.01,0.05),0.5年内死亡组肥大细胞数明显少于5年以上生存组和0.5~5.0年内死亡组(t=3.68,2.75,P<0.01),肥大细胞计数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病人间差异无显著性(t=1.85,P>0.05)。④结论肥大细胞与肺鳞癌细胞的分化、生长和病人预后有关,且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项锋钢吴翠娇牛兆山朱红徐文华杨梅怀
关键词:肥大细胞鳞状细胞癌细胞计数
肺癌间质内肥大细胞定量计数与临床病理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对199例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癌间质内肥大细胞进行了定量计数,结果发现:肺腺癌内肥大细胞数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P<0.05,P<0.02),鳞癌Ⅰ、Ⅱ组肥大细胞数高于Ⅲ级(P<0.02),肺腺癌中细支气管一肺泡癌肥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它类型(P<0.02,P<0.02,P<0.01)。肺鳞癌及腺癌的肥大细胞数在D《3cm组均高于D≥5cm组(P<0.02,P<0.05),肺鳞癌半年内死亡组的肥大细胞数明显低于5年以上生存组(P<0.01),提示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肿瘤生长有关,且对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项锋钢吴翠娇沈毅牛兆山朱红杨梅怀
关键词:肺肿瘤肥大细胞定量计数临床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