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芳

作品数:23 被引量:13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血管
  • 6篇肿瘤
  • 6篇内皮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5篇VEGF
  • 4篇增殖
  • 4篇淋巴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4篇肺癌
  • 3篇生长因子表达
  • 3篇晚期
  • 3篇淋巴瘤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化疗
  • 3篇放疗
  • 3篇癌细胞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朱芳
  • 13篇伍钢
  • 9篇陈静
  • 7篇李贵玲
  • 6篇任精华
  • 6篇李振宇
  • 5篇彭纲
  • 5篇曹如波
  • 4篇宋颖秋
  • 3篇张利玲
  • 3篇黄晶
  • 2篇丁乾
  • 2篇农丽
  • 2篇肖音
  • 2篇朱燕
  • 2篇李秋慧
  • 1篇戴晓芳
  • 1篇尹中元
  • 1篇罗鸣
  • 1篇薛军

传媒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吴茱萸碱逆转人肺癌细胞株A549/DDP耐药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逆转人肺腺癌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效果并探讨其与阻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单用吴茱萸碱、顺铂(DDP)以及两药联用在不同时间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影响,计算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MDR1、NF-κB、Bcl-2、MMP-2和VEGF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pIκB-α、pIK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吴茱萸碱0.125mg/L、0.25mg/L针对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3.668和11.48。RT-PCR显示在吴茱萸碱作用下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随着吴茱萸碱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当吴茱萸碱与DDP联用时,可明显提高A549/DDP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5)。Westernblot法结果提示A549/DDP细胞中pIκB-α的表达水平随着吴茱萸碱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pIKKα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吴茱萸碱可以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阻断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增加耐药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农丽伍钢戴晓芳赵迎超任精华朱芳黄黎黎
关键词:肺癌多药耐药NF-ΚB吴茱萸碱
骨累及淋巴瘤51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淋巴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相对于最易累及的淋巴结、韦氏环、脾等,骨受累较为少见;骨累及淋巴瘤在治疗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因素等方面均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淋巴瘤科收治的835名患者中伴有骨累及的恶性淋巴瘤...
肖音朱芳李秋慧张利玲伍钢
盐酸伊立替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41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ⅡB~ⅣA期)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21例,给予常规根治性放疗;增敏组20例,常规根治性放疗+伊立替康,在放疗后1h内给予伊立替康40mg/m2,静滴,每周1次,放疗第1天开始,共用5周。观察两组的宫颈局部肿瘤消退50%所需时间(T50)、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增敏组的T50为10.5天,单纯放疗组的T50为15天,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敏组局控率为85.0%(17/20),单纯放疗组局控率为52.4%(11/2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χ2=5.02,P=0.025)。伊立替康增敏组胃肠道反应较单纯放疗组发生率高,但多为Ⅰ~Ⅱ度反应,未见Ⅳ度反应,其他的毒副反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低剂量盐酸伊立替康与放疗联合使用可使肿瘤消退50%所需时间缩短,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近期疗效,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宋颖秋伍钢李贵玲陈静曹如波尹中元朱芳
关键词:宫颈癌伊立替康放射增敏
雷替曲塞对比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前瞻性比较雷替曲塞对比氟尿嘧啶(FU)/亚叶酸钙(LV)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组信件形式进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各脱落1例。试验组:雷替曲塞3mg/m^2,静脉滴注≥15min,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对照组:LV100mg/^2,静脉滴注2h,第1~3天;FU400mg/m^2,静脉滴注2h;紧接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3天;奥沙利铂同试验组。两组方案均为每3周重复,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最多用6个周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50%(9/24)、33.33%(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3%(20/24)和70.83%(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11.0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个月(95%CI8.643—11.357,P=0.01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疲劳、转氨酶异常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是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方案,较传统的以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使用方便,减少静脉暴露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在有效率、生存期方面优于或不劣于以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薛红健樊继全曹如波朱芳姚静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雷替曲塞
移植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年
随着医学发展,器官移植患者增多,移植后患者生存期延长,长期免疫抑制后所致疾病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为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后的一类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其是主要的影响移植后患者生存的肿瘤相关性疾病,其中,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PTLD预后更差,其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就PCNS-PTLD的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
朱芳张利玲伍钢
心脏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朱芳肖音李秋慧张利玲杨坤禹伍钢
血清sCD30和sCD40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可溶性CD40(sCD40)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86例作为DLBCL组,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sCD30、sCD40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DLBCL预后的因素。结果DLBCL组患者血清中sCD30、sCD40表达水平分别为(51.34±10.42)ng/ml、(16.79±3.45)ng/ml,均高于对照组(5.68±1.13)ng/ml、(3.13±0.34)ng/ml(P<0.05);与I期比较[(45.32±6.33)ng/ml、(13.24±1.57)ng/ml],III[(50.23±5.29)ng/ml]、Ⅳ期[(54.45±9.81)ng/ml]DLBCL患者sCD30水平依次升高,II[(14.39±1.25)ng/ml]、III[(15.78±2.39)ng/ml]、Ⅳ期[(18.56±3.79)ng/ml]DLBCL患者sCD40水平依次升高(P<0.05);sCD30、sCD40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IPI评分有关(P<0.05),与性别、Hans分型、B症状及起病部位无关(P>0.05);sCD30、sCD40高表达组DLBCL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89%、17.65%,显著低于sCD30(76.32%)、sCD40(80.00%)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IPI评分、sCD30及sCD40表达水平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32,95%CI:1.241~1.652;HR=1.357,95%CI:1.218~1.512;HR=2.654,95%CI:1.957~3.599;HR=4.129,95%CI:2.382~7.157)。结论sCD30、sCD40在DLBCL患者显著高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IPI评分及5年生存率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sCD30、sCD40水平对研究DLBCL临床病理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菲朱芳刘婷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溶性CD30可溶性CD40临床病理特征
VEGF_(165)和VEGF_(165)b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和VEGF165b真核表达质粒,为VEGF165和VEGF165b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获得并扩增VEGF165cDNA,双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VEGF165,酶切、PCR及测序鉴定。以pcDNA3.0-VEGF165为模板,酶切重组的方法定点突变,获得VEGF165b cDNA全长,构建pcDNA3.0-VEGF165b,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将构建的VEGF165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检测细胞内VEGF165b的表达变化。结果:酶切PCR和测序结果显示pcDNA3.0-VEGF165产物大小约690bp,pcDNA3.0-VEGF165b为597bp,两个重组质粒插入基因片段序列正确,无突变。VEGF165b转染A549细胞后,VEGF165b的表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VEGF165和VEGF165b的真核表达质粒。
陈静李振宇朱芳陈叶珊罗鸣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克隆
卡孕栓、双氯芬酸钠栓在宫颈癌后装放疗术中镇痛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卡孕栓(卡前列甲酯)和双氯芬酸钠栓两种药物在宫颈癌后装放疗术中的扩宫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的宫颈癌IIA-IIIB期患者60例,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阴道后穹窿置放卡孕栓(卡孕栓);B组肛纳双氯芬酸钠栓;C组空白对照组。结果:A、B、C3组的无痛率分别为89.9%,91.3%,36.4%;宫颈松弛率分别为91.7%,85.9%,48.9%。结论:卡孕栓和双氯芬酸钠栓有镇痛、软化宫颈作用,有效预防放置后装施源器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李贵玲宋颖秋朱芳张婷婷
关键词:后装放疗
VEGF_(165)在HepG2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VEGF165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中的作用。方法三维细胞培养HepG2,观察其形成血管样通道的能力;构建pcDNA3.0-VEGF165和pcDNA3.0-VEGF165b真核表达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VEGF165和VEGF165b的表达;三维培养转染后HepG2细胞,观察各组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结果 HepG2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系统中可形成血管样通道;VEGF165及VEGF165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均示VEGF165和VEGF165b表达分别上调,而转染VEGF165b质粒组VEGF165表达下调;三维细胞培养转染后的HepG2细胞,各组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无明显区别。结论 HepG2细胞可于三维培养系统中形成管道结构,但VEGF165对HepG2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无明显影响。
伍钢朱芳李振宇薛军彭纲任精华
关键词:VEGF165肝癌血管生成拟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