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军 作品数:48 被引量:17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angma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收集19例Hangman骨折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分析其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8例;2例失访,17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为骨折均愈合或植骨均融合。结论X线片、CT扫描及MRI检查是Hangman骨折必要的诊断措施;Ⅰ型行非手术治疗而愈,Ⅱ型根据复位情况考虑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并有C2~3急性椎间盘突出损伤颈髓的Ⅱ型和ⅡA型骨折以及Ⅲ型骨折则应行手术治疗。 邓展生 李宝军 张宏其 胡建中 张胜利 许宇霞 鞠洪斌关键词:HANGMAN骨折 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 H )并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DDH并骨性关节炎患者12例12髋;CroweⅠ型2例,CroweⅡ型2例,CroweⅢ型1例,CroweⅣ型7例。术前Harris评分(46.8±15.2)分,肢体短缩平均4.5(3~6.5)cm。采用后外侧入路,行非股骨短缩截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5髋行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12~67)个月。术中有1例患者股骨近端发生劈裂,术中钢丝捆扎;此例患者12个月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假体松动。5例患者行髋臼自体骨植骨,术后12个月复查时植骨块无吸收,植骨块与植骨床融合。1例患者(延长>4 cm )术后出现小腿皮肤麻木,1个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无关节脱位、感染、异位骨化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 Harris评分(85.48±9.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52, P<0.05)。【结论】对于伴有骨性关节炎的DD H 患者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精确测量与评估,术中彻底松解软组织,正确处理髋臼和股骨,术后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吴克 李宝军 柴志勇 曹斌 刘志远关键词:髋脱位 外科学 骨关节炎 外科学 骨关节炎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7/2006-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工作。①取健康SD大鼠双侧腹股沟区脂肪垫,消化法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入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新生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②取第3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新生牛血清、0.1μmol/L地塞米松、50μmol/L抗坏血酸、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高糖DMEM培养基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③于3,5,7,10,12,14,21d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Gomori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钙结节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情况。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长梭形外观,传代稳定,细胞形态均一。②经成骨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成骨诱导14d,Gomori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胞浆内可见浅棕色至棕黑色的颗粒,平均染色阳性率为80%;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3,5,7,10,12,14d依次为(2.43±0.09),(3.60±0.08),(5.01±0.09),(7.75±0.07),(9.59±0.09),(10.94±0.10)μkat/L];成骨诱导21d,钙结节形成明显,茜素红S染色,呈红色结节;成骨诱导7d,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胞核经苏木精复染为蓝色。结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张胜利 邓展生 李宝军 郭晓柠 高嵩涛 沈民仁关键词:脂肪组织 干细胞 后路侧块钉板系统在Hangman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2008年 目的评价后路钉板系统在Hangma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脊柱外科2004年11月~2006年12月共有10例采用后路钉板系统治疗的Hangman骨折。Levine-EdwardsⅠ型骨折2例,Ⅱ型骨折5例,3例Ⅲ型骨折。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颅环弓骨牵引。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Mayfeild头架固定,行后路开放复位,后路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6个月),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征象,无明显颈椎畸形遗留,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或植骨融合;所有患者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基本恢复头颈旋转功能。结论后路钉板系统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案。 邓展生 许宇霞 汤敬武 周全 李宝军 张胜利 何志勇关键词:HANGMAN骨折 后路治疗 特定培养基条件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软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分化细胞进行相应鉴定,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5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腹股沟脂肪,消化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表达。③传3代细胞进行微团培养1d,换用含体积分数为0.01的新生牛血清、1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6.25mg/L的胰岛素、6.25mg/L的转铁蛋白、1×10-7mol/L的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的高糖DMEM诱导液,为特定培养条件。④在诱导后4,7,14d应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评价软骨形成情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诱导后0和14d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及多角形,3代后呈均一长梭形。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基本不表达CD34。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特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由长梭形转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逐渐聚集成结节。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着色阳性。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未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而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由转化生长因子1、胰岛素、转铁蛋白等组成的特定培养基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软骨细胞分化。 李宝军 邓展生 许宇霞 叶川 周全 张胜利 沈民仁 鞠洪斌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类 细胞分化 软骨 严重中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康复技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汤清平 谭李红 杨期东 李宝军 黄晓松 李鑫 谭梅娟 蒲沁沁 詹海兰 唐曦 周权 冯建宏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使大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和认知障碍。尽管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轻、中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的运动功能,但对于重症运动受损患者、伴有严重认知,言语理解和心理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收效甚微,以致大部分...关键词: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Ⅲ、Ⅳ期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10月,46例Ⅲ、Ⅳ期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将两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患者在全麻下常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肩袖间隙、肩峰下间隙减压、肩峰成形等手术方式,然后进行手法松解术。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后随访,术后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疼痛评分系统和Constant-Murl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8.3个月(6~11个月)的随访术后VAS、关节活动度、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手法松解术是治疗冻结肩导致的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的可靠方法。 柴志勇 李宝军 吴克 邹明 莫顶峰关键词:肩关节 冻结肩 关节镜 侧块钉板系统在寰椎骨折并横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后路钉板系统在寰椎骨折并横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脊柱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12例采用后路钉板系统治疗的寰椎骨折并横韧带损伤患者。典型 Jefferson 骨折2 例,单侧前后弓骨折2例... 邓展生 许宇霞 张宏其 胡建中 李宝军 周全 叶川 全必春 吴建煌关键词:寰椎骨折 韧带损伤 后路治疗 文献传递 SuperPATH经皮辅助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SuperPATH 经皮辅助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SuperPATH 经皮辅助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25髋(16例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 李宝军 吴克 柴志勇 吴向阳 莫顶峰 邹明 曹斌 唐剑锋关键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工型骨折10例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肱骨小头Bryan-MorryI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肱骨小头I型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3.5(19~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外侧手术入路开放复位肱骨小头骨折,应用Herbert螺钉由后向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术后双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前臂旋转度,采用影像学和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疗效。【结果110例Bryan-MorryⅠ型骨折患者术后均随访12.5(9~22)个月;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临床愈合时间10.3(8~13)周,均未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和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27±9)°,明显小于健侧(14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和健侧前臂旋转度分别是(172±10)°和(174±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93.0(87~97)分,优4例,良6例。【结论】采用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小头Bryan-MorryⅠ型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可获得解剖复位,Herbert螺钉由后向前内固定能够获得即时稳定,有利于肘关节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李宝军 吴克 柴志勇 曹斌 邹明关键词: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