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生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GE2、PA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9例活动期和21例缓解期UC患者血清中PGE2、PAF含量变化,并同时进行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的比较。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PGE2、PAF含量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缓解期组PGE2、PA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活动期组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明显高于缓解期组CAI评分(P<0.01)。活动期组患者血PGE2、PAF含量与活动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缓解期组血PGE2、PAF含量与缓解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血清PGE、PAF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UC患者疾病活动的指标,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李玉生
- 关键词:前列腺素E2血小板活化因子
- 霜斑样病变与胃上皮化生及Hp感染关系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了解霜斑样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方法 :比较胃镜下十二指肠溃疡、霜斑样病变、十二指肠炎、正常球粘膜的炎症、胃化生程度及其胃窦幽门螺杆菌密度 ;把接受胃镜复查的霜斑样病变随机分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与抑酸治疗两组 ,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不同病变的组织学炎症程度各不相同 (P <0 0 5 ) ,以霜斑样病变最重 ;胃化生程度及胃窦Hp密度均以十二指肠溃疡与霜斑样病变为高 ,但后二者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4 2例霜斑样病变患者中 4周治疗后内镜复查 2 6例 ,抗Hp治疗组 1 2例均恢复正常 ,单纯抑酸治疗组 1 4例仍有 5例霜斑样病变且 1例伴发溃疡 (P <0 0 4 2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度活动性十二指肠炎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基础 。
- 李玉生
- 关键词:胃上皮化生HP感染幽门螺杆菌病理
- 肝病患者血清cccDNA与HBV复制及肝组织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5年
- 吕其军李玉生李毅聂彩莲
- 关键词:CCCDNA肝组织损伤HBV复制HBVDNADNA分子病毒DNA
-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李玉生
-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脾静脉
-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快速接种方案效果初步观察被引量:9
- 2001年
- 余永勤李淑霞吕其军李玉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 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病毒含量与基因突变的临床关系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了解HBV感染者血清HBeAg阴转后HBVDNA含量与C基因启动子 (basalcorepromoter,BCP)和C基因 (pre-core/core ,preC/C)变异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方法检测 342例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及BCP与preC/C基因变异。结果 :在HBsAg/HbcAb/HbeAb和HBsAg/HbcAb感染模式中检测到HBVDNA阳性率为 2 2 8% (36 / 15 8)及 31 6 % (31/ 98)。两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种模式中HBVDNA阳性血清的BCP变异检出率分别为 ;6 3 9% (2 3/ 36 )、 5 1 6 % (16 / 31) ;preC/C变异检出率 77 8% (2 8/36 )、 5 8 1% (18/ 31) ;HBVDNA血清浓度平均为 4 9 2± 36 7pg/ml、 5 1 7± 31 5pg/ml,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种基因变异间无相关关系 (P >0 0 5 )。但BCP变异组HBVDNA (6 1 8± 34 1pg/ml)显著高于非变异组 (34 4±2 9 7pg/ml) ;preC/C变异组HBVDNA (5 5 7± 31 5pg/ml)显著高于非变异组 (38 7± 2 4 1pg/ml)。结论 :BCP基因变异与preC/C变异是随机存在于HBeAg转换中 。
- 李玉生吕其军李淑霞田永刚王剂红史永军
- 关键词: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病毒基因突变
-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血清病毒标志物、生化指标和病死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 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改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升高,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优于拉米夫定。
- 李玉生李毅
- 关键词:拉米夫定
- 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肝硬化临床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2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用B超探测门、脾静脉的内径,电子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肝硬化临床分级采用Child-Pugh分级。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与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呈正相关(r=0.3574,P<0.05;r=0.4770,P<0.05),与肝硬化Child-Phgh分级(A、B、C级)也呈正相关(r=0.1434,P<0.05)。结论:食道静脉曲张程度随门静脉脾静脉的增宽、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程度越来越重。
- 吴凤婷李玉生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食道静脉曲张CHILD-PUGH分级
- 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Smad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史永军田字彬李玉生李淑霞徐建丽
- 关键词:胃癌SMAD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干扰素α-2b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干扰素(IFNα-2b)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复苏、培养人肝癌细胞,并单用IFNα-2b或5-FU,以及不同浓度的IFNα-2b联合5-FU对其进行干预。用MTT法测定IFNα-2b联合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药物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用药后人肝癌细胞中突变型p53、c-myc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α-2b和5-FU都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与5-FU联合用药比单用IFNα-2b或5-FU抑制效果更明显,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IFNα-2b和5-FU均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二药联用时细胞凋亡更明显,可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下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α-2b和5-FU均可明显抑制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二药联用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IFNα-2b和5-FU联用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下调突变型p53、c-myc蛋白的表达,表现出协同作用。这些可能是IFNα-2b和5-FU联合抗癌的部分机制。
- 李玉生黄黎吕其军余永勤
- 关键词:干扰素Α-2B5-氟尿嘧啶肝癌细胞株HEPG2P53蛋白C-MYC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