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一等水准复测精度现况和有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 1996年
- 我国一等水准复测精度现况和有关的几个问题李明,梁振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100039)国家一等水准网复测是我国90年代重点测绘项目之一,是面向21世纪,为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国家测绘局要求,复测工作必...
- 李明梁振英
- 关键词:水准网
- 苏禄海和棉兰老海海面动力地形起伏异常机制初探——由海面地形探索海底信息被引量:2
- 1996年
- 在研究西北太平洋海域海面动力地形时,首次发现菲律宾西部苏禄海和棉兰老海盆地海面动力地形不但大大高于周围海域,而且是全球的最高点。对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比较研究中,还发现了三大洋的系统性差异。从动力计算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异常造成的,特别是在苏禄海和棉兰老海盆地,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高温低盐水体。本文从地热学、海底科学、海洋物理学和海底构造学角度探讨了温度分布异常的机制,对该海域海面动力异常及全球三大洋动力高度的差异作出了初步解释,并对由海面地形探索海底信息做出了尝试。
- 李明梁振英
- 关键词:海面地形苏禄海垂直温度分布苏拉威西海
- 苏禄海盆地及其周围海域海面动力地形的研究
- 1994年
- 在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海面动力地形时发现,菲律宾西部苏禄海盆地海面动力地形不但大大高于周围海域,而且是全球的最高点。从动力计算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该海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高温水体。本文从地热学、海底科学、海洋物理学和海底构造学角度探讨了温度分布异常的机制,为该海域的海面动力异常及全球三大洋动力高度的差异作出了初步解释。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海域
- 关于水准标尺温度改正的研究报告
- 1990年
- 根据国家测绘局“七五”重点科研项目C87-02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对水准标尺温度改正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在精密水准测量中施加因瓦标尺温度改正的研究报告。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我们的研究结果。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精密水准测量测温装置数字温度计铂电阻
- 水准折光研究的新思维——论决定论方法和概率论方法的矛盾与统一
- 1990年
- 一位地震工作者说,你们搞折光研究和地震预报一样,说不清楚。的确如此,虽然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折光研究的困难和不定性。众所周知,水准视线折射的大小,除与许多其它因素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温度梯度。但温度梯度(这里我们把温度梯度认定为地面上两个高度的温差)是个不定因素。折射的大小。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地震工作者温度梯度精密水准测量不定性等温层
- 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初步研究梁振英,李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测绘局“八五”测绘科技攻关项目C85—03—03“我国近海海域海面倾斜的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课题组根据大量的海洋气象资料,对西太平洋东经100。─170°,北纬0°...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西太平洋海面地形海域
- 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初步研究(续)
- 1994年
- 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初步研究(续)梁振英,李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五、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计算1.资料依据本文计算西太平洋海域海面动力地形所依据的资料为东经100°-170°,北纬0°-50°的西太平洋海域,从1930—...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西太平洋海域海面地形
- 基于海洋水准的海面动力地形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根据东经100°~170°,北纬0°~50°的西北太平洋海域1930~1990年的大量海洋和气象资料,以深海等压面1000,1500,2000,2500和3000db为依据,按动力学原理,计算了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公里广阔海域的动力深度及其偏差。并以标准海面为基准,绘制了迄今最为精细的海面动力地形图。通过与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比较,研究了该海域海面地形的起伏特征,发现了苏禄海盆地及其周围海域海面起伏的异常区,初步研究了它的形成机制。
- 李明梁振英
- 关键词:海面地形平均海面大地水准面等压面西太平洋海域
- 根据实测结果估算标尺温度改正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一、温度改正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1.往测和返测温度不等对差数的影响设测段高差为h(以米为单位,符号取往测符号),t_往,t_返分别为往返测平均温度,α为一付标尺的平均线胀系数。
- 梁振英李明
- 关键词:闭合差中误差测高改正数
- 对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密度流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 1997年
- 在文[9,10]关于西北太平洋海面动力地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海域表层密度流进行了初步探索,特别是用0.5×0.5°方区多年船测资料,对西北部边界流一黑潮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面密度流模式与主要由风驱动的大洋总的环流模式基本一致。据研究结果,对文[9]给出的海面动力地形和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某些特征作出了解释。另外,还就卫星测高确定大洋环流的局限性和若干概念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 梁振英李明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密度流地转流大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