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秀珍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近海定常环流高程模式的平均海面地形联合解算方法
- 1999年
- 联合卫星测高和物理海洋监测数据计算海面地形和测高大地水准面(以下称联合问题)是卫星测高应用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推导出近海定常环流的高程模式,由此高程模式出发利用有限差分法组成观测方程,从而按最小二乘间接平差法解算联合问题。最后联合 T/ P、 E R S- 2卫星测高和物理海洋监测数据,计算了东中国海( 22°- 41°×116°- 131°)的平均海面地形。
- 章传银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近海
- 浅论海面地形特征的形成机制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从地热学、海洋学、气象学、物理海洋学和海底构造学角度,探讨了海面地形特征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形成海面地形起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一是有特殊的热量来源,二是有保持热量不流失的外部条件——特有的地貌特征和海底地形,三是有特殊的海流影响。
- 梁振英李明牟秀珍
- 关键词:海面地形海底地形卫星测高
- 全文增补中
- 卫星测高海面高平差中误差模型的确定
- 1998年
- 本文在定义测高海面高系统性偏差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测高海面高观测中的主要误差源,从而建立与目前卫星测高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测高海面高误差模型。
- 章传银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海面高平差模型
- 中国东部及其邻区现今地质构造特征与岩石层壳-幔结构
- 1998年
- 本文在总结国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东部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给出中国东部及邻区断裂体系与块体划分,分析该地区的现今地质构造特征,探讨现今岩石层的壳-幔结构。这些结论将作为用大地测量资料建立东部地区现今块体运动模型与动力机制反演的量化依据。
- 章传银牟秀珍
- 关键词:块体划分地质构造岩石层
- 对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密度流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 1997年
- 在文[9,10]关于西北太平洋海面动力地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海域表层密度流进行了初步探索,特别是用0.5×0.5°方区多年船测资料,对西北部边界流一黑潮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面密度流模式与主要由风驱动的大洋总的环流模式基本一致。据研究结果,对文[9]给出的海面动力地形和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某些特征作出了解释。另外,还就卫星测高确定大洋环流的局限性和若干概念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 梁振英李明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密度流地转流大洋环流
- 变形参考系及不同变形参考系中变形数据的联合处理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首先讨论了变形参考系及其实现方法 ,然后讨论了不同变形参考系中变形的数据统一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欧亚板块东南部块体的块体变形参考系 ,并在该块体变形参考系中联合了 ITRF97速度场和中国 GPS-A级网复测资料计算了中国大陆与周围板块的现今相对运动 ,进而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周围板块的现今相对运动规律。
- 章传银牟秀珍
- 关键词:GPS
- 论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精度估计和质量控制被引量:18
- 1997年
- 本文根据统计相关理论,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和精度估计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全中误差的限差和质量控制问题。根据图形相关原理,给出了计算全中误差的无偏公式。
- 梁振英牟秀珍李明
-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推求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地水准面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和海面动力地形资料,绘制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局部大地水准面的精细结构图,对解决卫星测高技术中大地水准面和海面地形的可分性问题作了初步尝试。
- 李明梁振英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
-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推求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地水准面被引量:6
- 1997年
- 本文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和海面动力地形资料,绘制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局部大地水准面的精细结构图,对解决卫星测高技术中大地水准面和海面地形的可分性问题作了初步尝试。
- 李明梁振英牟秀珍
- 关键词:卫星测高海面高太平洋海域
- 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反演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变形观测值的定权方法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反演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变形观测值定权方法的不合理性,进而在严格区分变形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及变形观测量的可靠性这三个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场信息或地质分析方法重构了反映变形可靠性的重构量,分析了同时顾及变形的可靠性与变形观测值误差进行变形观测值标准化定权的可行性及定权方法,最后用模拟试验说明本文的论点。
- 章传银高永泉牟秀珍
-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