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明珍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锈病
  • 4篇大豆
  • 3篇油菜
  • 3篇侵染
  • 3篇菌核
  • 3篇菌核病
  • 2篇冬孢子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油菜菌核
  • 2篇油菜菌核病
  • 2篇中国大豆
  • 2篇生防细菌
  • 2篇侵染循环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孢子
  • 2篇菌核病菌
  • 2篇抗病
  • 2篇抗病鉴定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爱媛大学

作者

  • 10篇沈明珍
  • 8篇谈宇俊
  • 8篇单志慧
  • 5篇周乐聪
  • 3篇晏立英
  • 1篇江木兰
  • 1篇李栋
  • 1篇郭璐璐
  • 1篇魏芳
  • 1篇刘笔锋
  • 1篇胡小加
  • 1篇卢长明
  • 1篇肖玲
  • 1篇董绪燕
  • 1篇加藤正弘
  • 1篇余子林
  • 1篇常汝镇
  • 1篇陈洪
  • 1篇廖伯寿
  • 1篇孙建英

传媒

  • 7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油料
  • 1篇第三届湖北湖...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青枯菌潜伏侵染的酶联免疫血清检测技术被引量:14
1997年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对花生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潜伏侵染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为104菌/ml,对潜伏侵染的检测可准确到组织水平,样品制备可用缓冲液浸泡代替研磨,样品保存时间不影响检测效果。
单志慧廖伯寿谈宇俊李栋雷永沈明珍
关键词:青枯菌潜伏侵染花生ELISA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繁育特性与试管繁殖被引量:9
2003年
通过甘蓝品种(2n=18,CC)与白菜品种(2n=20,AA)杂交并借助胚珠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一系列人工甘蓝型油菜新品系。对18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新品系的花粉育性、自交结实性、异交结实性等研究表明,人工油菜品系花期自交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蕾期自交一朵花平均获3.6粒种子,平均结角率为19.7%。但是,人工甘蓝型油菜无论作父本还是作母本与天然甘蓝型油菜杂交的结实率都较高。以人工油菜作父本与天然油菜杂交,42个组合平均杂交一朵花获得10.3粒杂交种子;以人工油菜作母本与天然油菜杂交,15个组合平均杂交一朵花获得8.5粒杂交种子。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的人工油菜品系具有很强的自交不亲和性,蕾期自交结实率也较低,但对异交结实影响不大,因此可以直接用于杂种生产。试验对自交结实特别困难的5个人工甘蓝型油菜新品系进行了试管繁殖,采取子叶、下胚轴和茎尖联合培养方式,22株无菌苗经过2个月快繁,获得260株苗,平均繁殖系数为12.4。不同基因型繁殖系数差异较大,变幅为3.3-21.0。
卢长明肖玲张斌加藤正弘沈明珍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试管繁殖育性自交不亲和性
从油菜根际分离得到一种有效拮抗油菜菌核病菌的枯草芽孢杆菌
从油菜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种细菌,在LB,PDA平板对峙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将该细菌进行油菜菌核病菌的油菜离体叶片的接种试验、温室盆栽试验以及田间小区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有效...
晏立英周乐聪谈宇俊沈明珍单志慧
文献传递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菜籽饼粕生产溶栓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菜籽饼粕进行发酵,并以影响菜籽饼粕发酵的重要因素,即培养基组成、发酵pH、发酵时间做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发酵产生激酶的溶栓活性进行测定,并监测菜籽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硫甙、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发酵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是采用LB培养基活化菌株,发酵pH7,发酵时间24h。发酵后的菜籽饼粕中的硫甙、异硫氰酸酯和恶唑烷硫酮得到基本降解,极大地降低了菜籽饼粕的毒性。本项研究结果将为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董绪燕胡小加江木兰郭璐璐魏芳沈明珍陈洪罗凡刘笔锋胡磊
关键词:菜籽饼粕发酵正交
大豆锈菌冬孢子形成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大豆锈菌可在大豆植株上形成冬孢子和冬孢子堆 ,田间在 10~ 11月初形成 ,但数量较少。冬孢子堆的形成与大豆品种、温度、湿度、光照等有关 ,日均温 2 0℃以下 ,日最低气温 16℃以下有利于冬孢子形成。昼夜温差大 ,形成冬孢子堆数量多。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出现冬孢子的时间早 ,数量多 ,但体积小。冬孢子堆的大小与数量成负相关 ,在 13~ 2 5℃、2 0 0lux条件下 ,冬孢子堆体积较大 。
谈宇俊费甫华单志慧周乐聪沈明珍李松
关键词:大豆锈病冬孢子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锈病鉴定被引量:9
1997年
1986~1995年对我国南方14省(市)8711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锈病鉴定。其结果未见免疫和高抗资源,仅有大降色豆、古田岭黑白毛豆、马山仁峰黄豆、天等黑豆、宿89-1等74份中抗资源,占鉴定总数的0.85%;中感资源3846份,占鉴定总数的44.15%;高感资源4791份,占鉴定总数的55%。感病资源共占99.15%。
谈宇俊单志慧沈明珍余子林常汝镇孙建英罗英肖树森
关键词:种质资源大豆锈病抗病鉴定
大白菜根际细菌及其抗病原真菌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自大白菜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347个细菌分离株,有40个分离株能产生群体密度信号(quorumsens ing,QS)分子,占总分离株的11.5%。PDA培养基平板颉抗实验发现,有6个产生信号分子的分离株(C11、C26、C27、C33、C34和C41)具有颉抗作用,对油菜菌核病菌、立枯丝核菌、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瓜果腐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分离株C33和C11在田间实验中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与成团肠杆菌IC1270相同或更强的生防效果。
晏立英周乐聪谈宇俊单志慧Leonid S Chernin沈明珍
关键词:菌核病菌大白菜根际细菌生防细菌分离株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锈病鉴定被引量:6
2000年
1996~ 1 999年对我国 1 0 1 8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大豆锈病鉴定 ,其结果未见免疫和高抗资源 ,仅有嘟噜豆 -2等 9份中抗资源 ,占鉴定总数的 0 .88% ,感病资源 1 0 0 9份 ,占鉴定总数的 99.1 2 %。
单志慧谈宇俊沈明珍
关键词:种质资源大豆锈病抗病鉴定
油菜菌核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高效菌株的鉴定被引量:27
2005年
从油菜根际和叶围分离得到320个细菌分离物,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拮抗实验中,18个分离细菌表现对油菜菌核病菌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Y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Y1进行油菜离体叶片、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接种实验,该菌均表现对油菜菌核病明显的防病效果;在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中,防病效果达到92%。经过鉴定,Y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晏立英周乐聪谈宇俊单志慧沈明珍Leonid Chernin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大豆锈菌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大豆锈菌 (PhakopsorapachyrhiziSydow)冬孢子不能萌发直接侵染大豆 ,落入土中的病菌残体也不能引起大豆植株发病 ,说明在我国锈菌虽然能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冬孢子 ,但不能成为大豆锈病初次侵染源。
谈宇俊单志慧周乐聪沈明珍费甫华李松
关键词:大豆锈病冬孢子侵染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