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登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图位克隆
  • 2篇拟南芥
  • 2篇克隆
  • 1篇叶绿体DNA
  • 1篇叶绿体分裂
  • 1篇突变体
  • 1篇自主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器
  • 1篇基因
  • 1篇角质
  • 1篇角质层
  • 1篇发育
  • 1篇WBC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高宏波
  • 3篇潘登
  • 2篇贾宁
  • 1篇刘晓庆
  • 1篇沈鑫曌
  • 1篇高述民
  • 1篇高原

传媒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pd137的基因鉴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pd137是经甲基磺酸乙脂(ethyl methane sulphonate,EMS)诱变并通过筛选得到的一个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该突变体的叶绿体表型与野生型相比有很大差异:叶绿体面积显著增大,细胞中叶绿体数量明显减少。遗传分析显示pd137的突变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本研究通过遗传作图将该突变基因粗定位于拟南芥2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CH2-13.70和CH2-16.0区间内。该区间内已知的与叶绿体分裂相关的基因只有FtsZ2-1。对FtsZ2-1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pd137突变体的FtsZ2-1基因第505位碱基发生了无义突变,使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该突变还严重影响了FtsZ2-1基因的mRNA水平。转基因互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突变体表型是由于FtsZ2-1基因突变引起。本项工作为研究叶绿体分裂的机制提供了新材料和一些有用的线索。
刘晓庆潘登贾宁沈鑫曌高宏波
关键词:拟南芥叶绿体分裂图位克隆
叶绿体DNA的发现历程被引量:1
2012年
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含有自己的DNA和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可自身转录和翻译部分必需的蛋白。20世纪60年代叶绿体DNA的发现为内共生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回顾了叶绿体DNA的发现历史,介绍了科学家们运用遗传杂交、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生物化学等各种生物学实验手段证明叶绿体DNA存在的过程。
潘登高宏波
关键词:叶绿体叶绿体DNA
拟南芥角质层发育突变体中WBC11基因的分析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发育突变体ku7fy1,其突变表型为叶片狭长,生长缓慢。该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和候选基因测序鉴定出ku7fy1角质层发育基因(white-brown complex11,WBC11)有一个点突变。对该突变体cDNA测序结果显示,WBC11基因的突变导致其第7个内含子在形成成熟mRNA时无法被正常剪切,使该突变体内WBC11的mRNA大量降解并在翻译时提前引入终止密码子。甲苯胺蓝染色实验显示,突变体叶片表面角质层有缺陷;遗传互补实验进一步证明,突变体ku7fy1中的突变基因是WBC11,ku7fy1表型是由WBC11突变造成的。
高原贾宁潘登高述民高宏波
关键词:拟南芥图位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