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定
- 作品数:50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及初期的类调幅分解被引量:2
- 2000年
- 对几种合金的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及初期的研究发现 ,在该期间存在着类似调幅分解的溶质原子的扩散偏聚过程 ,形成了溶质原子的贫化区和富集区 ,为进一步转变准备条件。
- 沈嵘王六定程巨强张喜燕武晓雷康沫狂
- 关键词:贝氏体转变孕育期合金
- 23Co14Ni12Cr3钢热滞回线的测量及相变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采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低电阻仪对23Co14Ni12Cr3钢热滞回线及回火过程进行了实时、动态测量,分析了升温期间热滞回线出现平台现象的原因,对诸如回火温度、时间等影响马氏体转变的本质及规律作了系统研究。由电阻法及X射线衍射法所得关于碳化物及马氏体转变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讨论了逆转变奥氏体的稳定性问题。通过透射电镜观测了逆转变奥氏体及碳化物的形貌、分布及含量等。
- 王六定康沫狂沈嵘郑建邦
- 关键词:相变点铬钢
- 碳纳米管电荷分布对电子发射场增强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通过分析碳纳米管的电荷分布规律,巧妙地将处于外电场中且端口封闭的金属性碳纳米管等效成电荷非均匀分布的球面,获得了包括端部球面电荷、管壁电荷与镜像电荷共同作用的场增强因子为β=1.14h/R+2.62。结果表明:场增强因子是碳纳米管长径比h/R的线性函数,并与电荷分布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35%的管壁电荷对碳纳米管电子发射的场增强因子贡献约为9.7%,但仍远大于镜像电荷的影响。根据模型中电荷非均匀分布导致碳纳米管各处局域电场大幅度变化,解释了仅在球面的一定区域才大量发射电子且发射电流密度不均匀的实验现象。
- 陈景东王六定施易军
- 关键词:碳纳米管电荷分布场发射
- Cu—Zn合金有序与无序相变热力学被引量:1
- 1994年
- 假定Cu-Zn合金在高温时的α及β相为规则固溶体,由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合金系在α相的交互作用系数EαCuZn随Zn量的减少而显著变化.通过将拟合得EαCuZn与XZn间的函数关系代入马氏体相变时的自由能变化式,所计算的相变点Ms与实测结果甚为吻合,从而为二元功能材料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积累了更为完整的资料.
- 王六定包荫鸾张蓉刘林
- 关键词:马氏体相变铜锌合金热力学
- 碳掺杂闭口硼氮纳米管场发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闭口硼氮纳米管(BNNT)顶层掺碳体系(C@BNNT)的电子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随外电场增强,C@BNNT电子结构变化显著,态密度(DOS)向低能方向移动;碳原子的局域态密度(LDOS)在费米能级附近明显增大;赝能隙、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隙减小;体系电荷移向帽端.DOS,HOMO/LUMO及Mulliken电荷分析一致表明,与BNNT相比,C@BNNT电子场发射性能显著改善,且C@BNmoreNT性能更优.
- 杨敏王六定陈国栋安博王益军刘光清
- 关键词:碳掺杂硼氮纳米管第一性原理
- 电子束蒸发法制备TiO_2薄膜的折射率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TiO2薄膜,并对其进行300℃、400℃、850℃热处理和掺杂。详细研究了工艺参数、热处理和掺杂对TiO2薄膜折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制高折射率的氧化钛薄膜最佳工艺参数为基片温度200℃、真空度2×10-2Pa、沉积速率0.2nm/s;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折射率也逐渐增大;适量掺杂CeO2(CeO2∶TiO2质量比1.7∶12)会提高薄膜的折射率,过量掺杂CeO2反而会降低折射率。
- 李云王六定
- 关键词:折射率
- 高强高韧钢23CoNi连续相变及奥氏体逆转变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有关高强高韧钢23CoNi回火后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对该钢在过程中各种碳化物的形成机理与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等问题仍不甚清楚。本工作主要研究23CoNi钢在回火早期阶段通过调幅分解形成溶质原子的贫化区和富化区, 并进一步探讨了回火中期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规律。
- 王六定
-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逆转变奥氏体连续相变回火
- 掺杂对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掺杂铈的TiO2薄膜,研究掺杂铈对TiO2薄膜的折射率、透射率和禁带宽度的影响。实验发现适量掺杂CeO2会提高薄膜的折射率;并使氧化钛薄膜的禁带宽度Eg从3.27eV减小到2.51eV,从而使光本征吸收边从380nm红移到495nm,大大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能力。
- 李云王六定
- 关键词:电子束蒸发TIO2薄膜折射率禁带宽度
- 逆转变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对不同温度回火不同时间后的23Co14Ni12Cr3钢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并测其逆转变奥氏体量。基于逆转变奥氏体形成初期奥氏体量与回火时间间近似成线性关系的特点,给出了确定不同回火温度下逆转变奥氏体开始形成时间的新方法,获得了在相同转变量下温度与时间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从高温到低温的回火过程中,As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过渡为临界温度Ac1。由此澄清了长期令人混淆的As与Ac1间的区别并建立起两者间的联系。
- 王六定郑建邦陈彦康沫狂
- 关键词:回火处理临界温度动力学逆转变奥氏体
- 沉积温度对PECVD制备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以C2H2、H2和N2为反应气体,在镀Ni催化剂的Si基底上成功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薄膜。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沉积温度对碳管形貌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扩散机制分析了多种形貌CNTs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催化剂的刻蚀和碳纳米管薄膜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获得定向性良好、分布均匀、密度适中的碳纳米管的最佳温度是700℃。
- 席彩萍王六定王小冬李昭宁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沉积温度PEC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