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斯
作品数:
2
被引量:3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哲学宗教
主题
2篇
心理理论
2篇
儿童
1篇
情境
1篇
利他
1篇
公平
1篇
分配公平
1篇
不同情境
机构
2篇
北京大学
作者
2篇
苏彦捷
2篇
王斯
传媒
1篇
心理学报
1篇
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儿童面对不同对象的公平性选择:心理理论的作用
被引量:15
2011年
儿童能够与他人公平分享资源是其利他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资源分配任务中儿童面对不同分享对象时做出的公平性选择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实验1选取4-5岁儿童59名,考察儿童在面对朋友和陌生儿童时做出的公平性选择,结果表明儿童对朋友的公平性选择多于陌生儿童。实验2选取4-5岁儿童46名,考察儿童在面对朋友和两类陌生儿童(直接互惠的陌生儿童和间接互惠的陌生儿童)时的公平性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心理理论对儿童与不同对象间的公平性选择有促进作用,儿童的公平性选择受分享对象特点的影响,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在儿童对不同对象公平性选择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王斯
苏彦捷
关键词:
心理理论
利他
从理解到使用:心理理论与儿童不同情境中的分配公平性
被引量:29
2013年
分配公平性的发展即儿童对采用何种公平标准进行资源分配的渐进理解及其应用的过程。新近的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个体的分配公平性受认知和情感加工过程的共同作用。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卷入水平情境中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对儿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实验1,61名4~5岁儿童以及40名成人完成代币给予游戏,结果发现ToM和情境的卷入水平都能促进儿童的公平性判断,并且非卷人情境下TOM通过组的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水平的公平性判断;实验2采用资源分配任务,比较了在卷入和非卷人两种情境下61名4-5岁儿童ToM对其公平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人水平和ToM有交互作用,卷人情境下ToM通过组比未通过组分配更公平,非卷人情境下两组儿童的表现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分配公平性的发展可能受到认知和情感两加工过程的共同作用,支持双加工过程理论,并提示可以通过情境设置和增加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来帮助培养儿童的公平意识。
王斯
苏彦捷
关键词:
儿童
心理理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