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昭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正极
  • 5篇正极材料
  • 3篇电池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2篇电池正极
  • 2篇电池正极材料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锂离子电池正...
  • 2篇LI2MNO...
  • 2篇MN
  • 1篇乙醇体系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共沉淀

机构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北方车辆...
  • 3篇国家高技术绿...

作者

  • 5篇吴锋
  • 5篇包丽颖
  • 5篇苏岳锋
  • 5篇王昭
  • 4篇陈实
  • 3篇李宁
  • 3篇陈来
  • 2篇胡道中
  • 1篇高伟
  • 1篇陈人杰
  • 1篇车辉泉
  • 1篇胡宇
  • 1篇李维康
  • 1篇陈芬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硅酸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聚阴离子型正硅酸盐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高安全性、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理想的正极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这种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并针对材料存在的电导率低、稳定性差、阳离子易混排等缺陷,从优化合成方法入手,综述了不同合成方法以及烧结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碳的包覆及复合、金属元素的掺杂以及特殊的介孔结构对材料物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锂离子电池硅酸盐正极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包丽颖高伟苏岳锋王昭李宁陈实吴锋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l/3)Co_(l/3)Mn_(l/3)O_2性能的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锂离子二次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开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三元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以其比容量高、嵌脱锂电位高和振实密度高等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理论容量为277.8mAh/g,具有α-NaFeO2型层状岩盐结构.本文对该材料结构性能进行了简单概述;重点论述了针对改善其阳离子混排、大电流容量衰减和过渡金属溶出问题的制备和改性方法;讨论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制备工艺及所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总结了目前对该材料重点关注问题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层状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包丽颖车辉泉胡道中苏岳锋王昭李宁陈实吴锋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Mn(1/3)Co(1/3)]O2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1
2012年
以过渡金属乙酸盐和乙酸锂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Mn1/3Co1/3]O2,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0.5时,在900°C下煅烧12h得到颗粒均匀细小的层状xLi2MnO3·(1-x)Li[Ni1/3Mn1/3Co1/3]O2材料,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20mA·g-1的电流密度充放电,2.0-4.8V电位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60.0mAh·g-1,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244.7mAh·g-1,容量保持率为94.12%.
王昭吴锋苏岳锋包丽颖陈来李宁陈实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溶胶-凝胶固溶体正极材料
采用基于乙醇体系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制备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英文)被引量:5
2016年
首次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乙醇溶液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包括锂元素在内的所有元素均能在共沉淀反应步骤发生沉淀反应,以此实现更为均匀的元素混合。此外,相比传统的草酸铵共沉淀法,该法省略了前驱体初烧的步骤,节约了合成的时间和成本。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两种方法所制备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的富锂材料,拥有更好的结晶性、更大的层间距;材料的颗粒更为均匀和细小。这些晶体结构与形貌上的优势,使得该法制备的富锂材料展现出了更高的放电比容量、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这些结果均展示了我们所提出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的可行性与优势。这种新颖而简便的共沉淀法,可推广于其他层状材料的合成与设计。
寇建文王昭包丽颖苏岳锋胡宇陈来徐少禹陈芬陈人杰孙逢春吴锋
关键词:正极材料LI2MNO3电化学性能
不同组分下富锂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0.5)Mn_(0.5)O_2(x=0.1-0.8)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5Mn0.5O2(x=0.1-0.8),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组分下富锂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2MnO3组分含量较高时,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较差;该组分含量较少时,所得样品中出现尖晶石杂相,且放电容量较低,但循环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x=0.5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x=0.4,0.6时材料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值得关注.
陈来陈实胡道中苏岳锋李维康王昭包丽颖吴锋
关键词:正极材料LI2MNO3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LI2MNO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