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祁

作品数:180 被引量:1,247H指数:1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2篇电气工程
  • 21篇机械工程
  • 18篇电子电信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2篇感器
  • 62篇传感
  • 62篇传感器
  • 19篇故障诊断
  • 18篇陀螺
  • 18篇无陀螺
  • 17篇导航
  • 17篇网络
  • 17篇加速度
  • 16篇加速度计
  • 16篇惯性导航
  • 13篇数据融合
  • 13篇小波
  • 12篇图像
  • 11篇通信
  • 11篇向量
  • 11篇惯性测量
  • 10篇多传感器
  • 10篇神经网
  • 10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79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哈尔滨理工大...
  • 8篇燕山大学
  • 6篇中国计量科学...
  • 5篇黑龙江大学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沈阳航空工业...
  • 2篇长春邮电学院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自动化控...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哈尔滨电业局
  • 1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航天试验...
  • 1篇韩国庆北国立...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80篇王祁
  • 29篇丁明理
  • 17篇宋凯
  • 13篇孙圣和
  • 12篇徐涛
  • 12篇聂伟
  • 12篇冯志刚
  • 9篇沈国峰
  • 8篇韩立强
  • 8篇赵树延
  • 7篇张文斌
  • 7篇王劲松
  • 6篇王华
  • 6篇王翥
  • 6篇阮永顺
  • 6篇梁廷伟
  • 6篇信太克规
  • 6篇戴冬雪
  • 6篇蒋爱平
  • 5篇柳焯

传媒

  • 2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9篇传感技术学报
  • 14篇传感器技术
  • 10篇仪器仪表学报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7篇电测与仪表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3篇电子学报
  • 3篇控制理论与应...
  • 3篇测试技术学报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宇航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机器人
  • 2篇仪表技术与传...
  • 2篇光电工程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6篇2009
  • 10篇2008
  • 24篇2007
  • 34篇2006
  • 17篇2005
  • 5篇2004
  • 1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1篇1999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C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基于相间功率控制器IPC(InterphasePowerController)互联系统,比较了保证电网互联的IPC同步策略。从暂态振荡能量函数角度分析了联络线功率振荡的机理,提出通过调节联络线功率不断削减互联系统暂态振荡能量,从而达到阻尼联络线振荡的IPC参数控制策略。设计了IPC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选择联络线两端电压相位差与联络线功率作为控制信号,对增益系数进行自适应模糊调节。以4机双区域测试系统为例,分多种情况进行了暂态时域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保证互联系统同步,并有效阻尼联络线功率振荡,联络线传输功率和关键节点电压等指标也可得到保证。
刘修宽蒋维勇周苏荃王祁柳焯
关键词:互联电网相间功率控制器
基于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的声发射源平面定位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解决直升机动部件疲劳损伤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声发射源平面定位方法。以声发射信号的多个时域参数作为输入,破损点的平面坐标(x,y)作为输出,用支持向量回归机逼近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泛化推广能力,实现声发射源的平面定位。通过碳纤维材料试件断铅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实现了声发射源的平面定位,并且在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上优于RBF神经网络。
于金涛丁明理王祁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声发射
分数布朗运动在X线图像边缘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分析了X线影像图像的成像机理及其特点,介绍了分数布朗运动模型在X线图像边缘提取中的应用,特别提出了对X线颅颌影像定位片进行边缘提取的新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X线颅颌影像侧位片进行处理,得到了完整连续的头影侧位片不同组织的轮廓线。与现有的X线颅颌影像分析中边缘提取的结果相比,其软硬组织的边缘更加清晰、准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不同组织的边缘信息,为进一步进行准确计算机自动定点奠定了基础。
蒋爱平王祁
关键词:分形边缘检测标志点头影测量
危险气体泄漏源搜寻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8
2018年
危险气体泄漏源搜寻是仿生嗅觉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为了提高气体泄露源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源目标搜寻多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多个嗅觉机器人组成,每个机器人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实现信息交换,协同工作,实现危险气体泄漏源的定位。嗅觉机器人以DSP处理器(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对MOS气体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融合,设计了浓度梯度与风速信息相结合的单一气体泄漏源搜寻算法。当嗅觉机器人完成气源定位时将发出警报,其他机器人利用装配的麦克风阵列和声源定位算法实现对泄漏源的间接定位。最后,为了说明所设计的多机器人系统对气体泄露源定位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设计了针对单一泄露源的气源搜寻实验进行验证。
陈寅生赵文杰宋凯王祁
关键词:机器人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浓度梯度
湍流下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光纤部件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需要把接收到的光束耦合进单模光纤中,然而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使光纤耦合效率下降。本文把基于大气湍流参数的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表达式推广到斜程传输情景,仿真了耦合效率与湍流强度及传输距离和天顶角之间的关系。为了补偿湍流效应,提高光纤耦合效率,本文提出了用一种新颖的无模型盲优化波前校正技术,用随机并行梯度优化算法实时控制变形镜,把校正后的光耦合进单模光纤,使单模光纤耦合效率最优化。结果表明此系统能使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得到显著地提高。
韩立强王祁
关键词:自由空间光通信大气湍流
不同端口电容器转换技术
2006年
以扩展频段100 kHz-13 MHz电容标准作为量值传递标准,提出一种用四端对电容器标定单端口电容器相应频段频响的方法.首先,基于四端对阻抗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四端对阻抗测量中误差的产生原因;然后,借助于研制的精密四端对-单端口转换器,用四端对阻抗测量仪测量单端口电容器容量值;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基于 RBF神经网络的阻抗测量仪非线性修正和四端对阻抗测量原理的误差修正,确定单端口电容器的频率特性.经验证,该方法提高了标定结果的准确度,既实现了电容容量量值的统一,也为标定其他不同端口电容器奠定了基础.
戴冬雪阮永顺王晓超王祁
关键词:频率特性单端口RBF神经网络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变换声发射信号去噪被引量:35
2011年
为了解决声发射信号去噪问题,在分析经验模态分解去噪和小波阈值去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二者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包括IMF-Wavelet方法,EMD-Wavelet方法和Wavelet-EMD方法.利用标准信号及断铅模拟声发射信号对所研究方法进行了去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标准信号,Wavelet-EMD方法无论在高信噪比还是低信噪比情况下,都具有较稳定的去噪效果;小波阈值去噪对声发射信号去噪效果不理想,EMD-Wavelet和Wavelet-EMD方法对于声发射信号去噪效果较稳定.
于金涛赵树延王祁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声发射
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易燃气体检测(英文)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独立成分分析(ICA)的方法来检测常见易燃性气体,例如一氧化碳(CO)和甲烷(CH4)。气体传感器阵列由6个商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组成,分别对这两个独立的气源产生响应。通过分析ICA散点图中CO和CH4的信息成分,实现了这两种易燃气体的定性和定量组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用ICA对气体传感器阵列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气体识别的准确率和浓度测量的精度。
宋凯裵建星王祁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阵列独立分量分析
用小波变换提取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脉冲的研究被引量:28
1997年
研究用小波变换提取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脉冲。针对载波通讯等缓变干扰,提出了三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放电脉冲提取方法:二次小波变换法,小波反变换法和小波包变换法,并用仿真实验验证了三种提取方法的有效性,还给出了衡量提取方法有效性的几个概念。
王祁钟升孟凡振
关键词:局部放电小波变换变压器在线检测
一种气体传感器漂移补偿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气体传感器漂移补偿方法涉及气体传感器及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领域,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需要在目标域中使用大量标签数据的问题,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采集多组分气体样本中至少一种气体浓度所对应的传...
宋凯姜宗泽袁峰王祁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