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平流层
  • 13篇流层
  • 10篇环流
  • 9篇北半球
  • 5篇臭氧
  • 4篇平均环流
  • 4篇臭氧总量
  • 3篇气候
  • 2篇增温
  • 2篇振荡
  • 2篇年变化
  • 2篇气候特征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干旱
  • 2篇高度场
  • 2篇HPA
  • 2篇持续性
  • 2篇大气臭氧
  • 1篇等压面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25篇瞿章
  • 7篇郑光
  • 6篇吴统文
  • 5篇贺慧霞
  • 5篇高由禧
  • 3篇李自强
  • 3篇张海俊
  • 2篇江灏
  • 1篇金继明
  • 1篇刘晓东
  • 1篇董安祥
  • 1篇王强
  • 1篇许宝玉
  • 1篇钱永甫
  • 1篇杨成彬
  • 1篇周陆生
  • 1篇田荣湘
  • 1篇尹宪志
  • 1篇惠小英
  • 1篇陈芳

传媒

  • 16篇高原气象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干旱、半...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4
  • 1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91
  • 6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30505”沙尘暴的若干启示被引量:22
1994年
“930505”沙尘暴及其灾害现已引起中央和有关方面广泛重视。事后,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从中得到若干启示。
瞿章许宝玉贺慧霞
关键词:生态环境风沙流
北疆巴里坤湖内陆型全新世气候特征被引量:51
1992年
本文对巴里坤湖内陆封闭湖泊A孔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西风带内陆型间冰期暖干、冰期冷湿的气候特征。并利用内陆封闭湖相沉积的敏感度高、指示性强的标志,列举了沉积地层、生物地层、沉积地球化学、沉积年代学等论据,揭示了内陆型气候的各种古环境、古气候形成过程和相互作用的信息,进而讨论了内陆型气候形成的动力机制。
韩淑媞瞿章
关键词:古气候古环境全新世
北半球平流层环流与亚洲夏季风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8
1991年
季风是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某些特性在局部地区的特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全球性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关于季风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对流层。而对流层与平流层大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平流层的季节变化往往早于对流层。本文对本世纪70年代亚洲夏季风强年和弱年的平流层环流及其季节变化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亚洲夏季风强弱与平流层环流有密切联系。弱季风年前冬(11—4月)50 hPa绕极地的西风环流偏强,季节变化开始得晚,但完成得早。
刘晓东瞿章
关键词:北半球平流层环流夏季
北半球臭氧总量与平流层环流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5
1991年
本文利用北半球30年臭氧资料分析了臭氧总量变化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1)臭氧总量和平流层大气环流一样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半年与平流层极涡对应的是极地臭氧高值区;夏半年与极地高压区对应的是极地臭氧低值区。(2)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形势由冬到夏转换的时间和平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由极涡转换为极地高压)的转换时间都出现在5—6月;由夏到冬前者出现在10—11月比后者(出现在9—10月)迟1月。(3)全年内北半球各纬带的臭氧总量都随平流层超长波振幅的增减而增减,两者均为正相关。(4)平流层突发性增温前期(前两个月)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与该月多年平均分布有显著差异。(5)从增温前2个月到增温当月,增温地区的臭氧总量中心强度每月都以2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从增温前期到增温后期(后两个月),增温地区的臭氧总量始终保持10%以上的负距平,即突发性增温出现在臭氧总量长期持续负距平的地区。
郑光吴统文贺慧霞瞿章
关键词:臭氧平流层环流北半球
拉萨地表净辐射的年际变化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利用1982—1983年青藏高原野外热源试验期间的资料,建立地面气象要素与地表净辐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算出拉萨站1953—1980年共28年的地表净辐射值。分析了其年变化特征及其与500 hPa高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净辐射的年际变化以准三年周期为主。500 hPa高度场对地表净辐射有落后一个月的滞后响应。
江灏瞿章
关键词:年变化地表净辐射青藏高原
低层平流层大气环流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1991年
低层平流层大气环流是大气环流与中层大气物理学中近十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本文综合评述它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瞿章
关键词:平流层顶变率纬向风平均环流高度场
1979年2月平流层持续性暖平流与阻塞形势的相互联系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利用1979年2月的FGGE资料,诊断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内持续性暖平流与对流层阻塞形势的相互联系。分析指出:北大西洋平流层持续性暖平流提供了对流层阻塞形势形成、维持的可能机制和引起对流层内持续的暖平流强度随高度减小的形势,通过斜压机制造成北大西洋阻塞高压在对流层内形成和维持。 垂直运动场的分析表明:平流层持续性暖平流作为一种强的引导,从对流层到平流层产生强烈上升运动,在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高压脊后产生强的辐散,反气旋性涡度使得下游高压脊发展。文中还指出:平流层内暖平流与对流层阻塞高压同时具有持续性、区域性及准静止性的特点。
李自强高由禧瞿章
关键词:平流层持续性暖平流
北半球50 hPa平均环流的若干特征及其与500 hPa的某些关联被引量:11
1990年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hPa占50hPa波长之比率分析发现: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北(南)的增加(减小)和平均波长向北(南)的减小(增大)的相反作用的共同结果,50hPa上的波数在极地和赤道少,而在中纬度最多,这与500 hPa相类似; 对流层(500hPa)与平流层(50hPa)的平均波长比率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尤其是中高纬度。这表明中高纬度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冬季比夏季有着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与Charney和Drazin的理论分析相一致。
瞿章张海俊贺慧霞
关键词:环流平流层波长
1979年平流层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利用1979年的FGGEⅢ_b资料研究了1—7月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以及变化期间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不同演变特征。分析指出:全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南半球平流层低纬度强东风的消失和北半球低纬度强东风的建立是同时发生的。北半球平流层从冬到夏极夜急流的消失和南半球平流层从夏到冬极夜急流的建立也是同时发生的。在平流层里,南半球的任一季节变化都与北半球的变化相联系。假定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最早和最晚的地区分别代表季节变化的启动区和结束区,则南北半球平流层高纬度是启动区,南半球是主要的启动区,北半球中纬度为结束区;对北半球而言,高低纬度地区是启动区,中纬度则为结束区;对北半球的东西半球而言,东半球欧洲大陆为启动区,而大西洋和太平洋西部及亚洲大陆东部为结束区。
田荣湘高由禧瞿章
关键词:平流层环流
1958年1月—1986年12月大气臭氧总量振荡的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利用1958年1月—1986年12月北半球116个臭氧观测站的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通过谐波分析揭示了臭氧总量的年、半年、准2年、准4年、准11年周期性振荡在北半球各纬带上的平均特征。臭氧的这些周期变化与大气环流、温度以及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吴统文郑光瞿章贺慧霞
关键词:臭氧振荡环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