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杏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术后
  • 2篇孕酮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盆底
  • 2篇盆底功能
  • 2篇盆底功能障碍
  • 2篇切除
  • 2篇子宫切除
  • 2篇内膜
  • 2篇激素
  • 2篇宫颈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宫腔
  • 2篇宫腔粘连
  • 2篇复发
  • 1篇地屈孕酮
  • 1篇电刺激
  • 1篇性子宫出血

机构

  • 7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胡杏军
  • 4篇刘芳
  • 3篇钟倩
  • 2篇詹雪梅
  • 2篇练晓勤
  • 2篇王海清
  • 2篇王海清
  • 1篇杨爱莲
  • 1篇詹雪梅
  • 1篇车小群
  • 1篇王嵘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85例宫颈癌的临床特点与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为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并比较分析其婚姻情况,筛查患病风险因素。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51.43%)和接触性出血(29.35%),5年生存率为68.05%,其中年轻组为56.96%,中老年组为70.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71.43%),但年轻患者则以腺癌及腺鳞癌为主(31.65%),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15.69%)。病理诊断浸润癌占83.12%,年轻患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为30.38%,显著高于中老年患者(1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宫颈癌组的月经初潮年龄推迟,但首次性生活及生育年龄提早,且怀孕次数明显增多。结论: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宫颈癌的主要症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措施;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点与中年老者有所不同,应加强对年轻妇女的早期筛查力度以提高生存质量。
胡杏军车小群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病理预后
优思明及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手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及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优思明治疗组和曼月乐治疗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及检测CA125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疼痛评分、月经量及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曼月乐组:t值分别为4.39、6.69、6.87,均P<0.05;优思明组:t值分别为4.65、7.64、6.86,均P<0.05),而且采用曼月乐或优思明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痛经缓解、月经改善、子宫体积缩小、CA125下降均表现出相似的效果,两组之间比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45、2.67、1.26、2.86,均P>0.05)。曼月乐组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55.17%,较优思明组(16.67%)明显升高(χ2=7.87,P<0.05)。结论优思明及曼月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选用治疗方案。
王海清胡杏军刘芳王嵘詹雪梅
关键词:屈螺酮炔雌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痛经
留置球囊联合雌激素人工周期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留置球囊联合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留置节育环装置,研究组接受TCRA+留置球囊+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腔形态有48例恢复正常,49例月经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后行宫内留置球囊+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宫腔及月经恢复情况,且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优。
刘芳钟倩胡杏军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
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对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和卵巢激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对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和卵巢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流产清宫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宫腔粘连程度、宫腔粘连发生率、宫腔积液发生率、月经复潮时间、C反应蛋白(CR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复潮时间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及E2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FSH、LH及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流产清宫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同时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卵巢激素分泌功能。
刘芳钟倩胡杏军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流产清宫术宫腔粘连卵巢激素
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究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优势地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0~2011年治疗的7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单纯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止血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8.9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2.8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广泛推举临床使用。
胡杏军
关键词:妈富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腹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发现盆底肌力减退后,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术后3个月复诊发现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的患者154例,有116例术后接受生物电刺激治疗为治疗组,其中腹腔镜组61例,腹式组55例。应用PHENIX检测仪量化评估盆底肌力后,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10次,在术后6个月和10个月再次检测患者盆底肌力情况。38例未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P<0.01)。腹腔镜组和腹式组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Ⅰ、Ⅱ类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腹腔镜组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腹式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腹式组治疗后术后6个月与10个月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对腹式切除子宫发生重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需要强化疗程。
王海清胡杏军谌小琴詹雪梅练晓勤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
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67
2019年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个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盆底肌力0—Ⅱ级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开始对照组自行盆底康复锻炼,治疗组另予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15次。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分别比较二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结果:治疗组术后5个月、1年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术后5个月治疗组盆底肌力主要提升至Ⅲ—Ⅳ级,对照组肌力主要仍为Ⅱ—Ⅲ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POP-Q分度在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FIQ-7及PISQ-12评分术后5个月治疗组二者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评分较术后5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盆底肌力及电生理指标,并在1年内可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王海清胡杏军刘芳钟倩詹雪梅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盆底疾病肌肉锻炼生物反馈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回顾性的探究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以避免患者复发。方法筛选我院妇产科2009至2011年间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访中诊断复发患者43例(25.60%),对比观察复发组患者与为复发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及细胞学分型上的差异。结果复发组淋巴结转移27.91%、宫旁转移20.93%、宫颈转移23.26%、腹水细胞学46.51%、输卵管转移16.28%、无肌层浸润4.65%、韧带转移20.93%、阴道转移23.26%、肉眼分型局限型23.26%、病理分型内膜样腺癌76.74%、细胞学分型G116.28%,提示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都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后复发有着重要的影响(P<0.05),而细胞学分型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都是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提高对这些情况的注意并因根据不同的给患者选择合适的和治疗方式。
胡杏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癌症复发高危因素
宫颈鳞癌组织中pSTAT3、Cyclin D1、VEGF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癌症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1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对照组)组织中的pSTAT3、Cyclin D1和VEGF蛋白。结果在癌症组及CIN组,pSTAT3过表达率分别为20.0%、62.5%(P<0.05),Cyclin D1过表达率分别为30.0%、72.5%(P<0.05),VEGF过表达率分别为40.0%、82.5%(P<0.05);对照组均无过表达者。pSTAT3、Cyclin D1蛋白过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VEGF蛋白过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鳞癌组织中,pSTAT3与Cyclin D1及VEGF蛋白过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1、0.618,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pSTAT3、Cyclin D1及VEGF蛋白表达增高,三者共同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王海清胡杏军林健芳练晓勤杨爱莲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