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金光

作品数:16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核科学技术
  • 17篇化学工程
  • 14篇电气工程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5篇换热
  • 42篇超临界
  • 28篇流道
  • 27篇换热器
  • 27篇超临界二氧化...
  • 20篇密封
  • 17篇发电
  • 17篇发电系统
  • 17篇电系统
  • 13篇传热
  • 12篇超临界水
  • 11篇压气机
  • 11篇微通道
  • 10篇热工
  • 10篇轴向
  • 10篇微通道换热器
  • 10篇工质
  • 10篇干气密封
  • 7篇物性
  • 7篇换热装置

机构

  • 165篇中国核动力研...
  • 11篇清华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65篇臧金光
  • 136篇黄彦平
  • 93篇刘光旭
  • 52篇卓文彬
  • 32篇闫晓
  • 28篇王俊峰
  • 21篇张妍
  • 20篇李永亮
  • 17篇胡俊
  • 14篇肖泽军
  • 12篇杨祖毛
  • 11篇毕景良
  • 10篇李林坤
  • 9篇曾小康
  • 7篇李朋洲
  • 7篇黄善仿
  • 6篇朱海雁
  • 6篇眭曦
  • 6篇黄振
  • 5篇黄志刚

传媒

  • 24篇核动力工程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技术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3篇2024
  • 46篇2023
  • 45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的设计方法,涉及叶轮机械技术领域,基于流体相似理论将跨临界二氧化碳的各物性区间等效于理想工质的物性区间,根据理想工质进行压气机额定工况设计及变工况设计并获得理想工质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曲...
陈尧兴叶绿黄彦平刘光旭臧金光
2×2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复杂通道是介于典型通道和典型栅元之间的几何结构,在通道形状、加热方式等方面更接近于原型组件。本文以小棒束2×2结构为分析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分析组件内的温场特征,并讨论热流密度、质量流速等热工参数对通道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热流密度、增加质量流速都会增强换热。棒束结构的壁面温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周向不均匀性,固体壁面导热会有效抑制这种周向不均匀性,进而增强通道的换热能力。
臧金光闫晓黄善仿黄彦平于俊崇
关键词:传热特性流固耦合
一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换热器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换热器,在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将换热器离散为多个换热单元,利用使换热单元密度达到最小化的流道几何参数来确定质量流密度,再利用质量流密度和换热控制方程确定换热单元的长度...
刘旻昀黄彦平唐佳刘睿龙费俊杰席大鹏臧金光刘光旭卓文彬
超临界水拟临界区的物性变化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2015年
超临界水的拟临界区是物性的剧烈变化区,对超临界水的流动传热具有重要影响,这个区域的物性数据直接影响到数值计算的可靠性。本文基于2个超临界实验工况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析超临界水在拟临界区的物性数据对传热特性数值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并基于FLUENT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扩展其物性处理方式。通过与实验工况进行比较,认为改进后的物性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数值计算的预测精度。
臧金光闫晓黄善仿曾小康黄彦平
关键词:超临界水物性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绝缘密封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绝缘垫板、绝缘垫片、密封垫片、冷却水进出口接管,其中,所述绝缘垫板内设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进出口接管与所述冷却水流道连接,所述绝缘垫板上下表面均设...
黄志刚李永亮闫晓臧金光黄彦平肖泽军
文献传递
焊接设备的加热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的加热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焊接本体的内表面对应的加热区域中设置加热件和温度检测件,从而对位于加热腔中的待焊接件进行多区域均匀加热;并且,通过调节每个加热区域中的加热件的电流,...
黄彦平刘睿龙臧金光刘光旭卓文彬唐佳刘旻昀
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并且绕肋与电加热棒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上的绕肋与相邻电加热棒或相邻电加热棒上的绕肋接触...
臧金光李永亮李朋洲熊挺李林坤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下电加热模拟件的压力补偿结构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下电加热模拟件的压力补偿结构,包括电加热模拟件、压盖以及固定在电加热模拟件下端的压杆,压盖上端开设有凹槽A,压杆滑动设置在凹槽A中,压杆的下端与凹槽A之间形成压力腔,压盖底部开设有与压力...
臧金光李永亮闫晓朱海雁黄彦平李朋洲
文献传递
CO_(2)-SF_(6)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特性初步分析
2023年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与工业界关注的高效能量转换系统,具有系统简单紧凑、噪声小、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目前的S-CO_(2)布雷顿循环研究通常考虑的是环境温度为20℃的应用场景,循环最低温度通常为32℃,而未对深海、极地等低温冷源场景做适应性的分析优化。CO_(2)-SF_(6)混合工质有着较纯CO_(2)工质更低的临界参数,有望在低温冷源场景下进一步降低压缩功、提升透平压比,进而提高循环效率。本文选取PR方程与范德瓦尔斯混合规则,使用Nishiumi相互作用系数模型计算了相互作用系数,以及CO_(2)-SF_(6)混合物的热物性,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混合工质物性计算模型,对最高压力12 MPa、循环最低温度15~55℃、最低压力略高于临界压力的简单回热循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CO_(2)-SF_(6)混合工质代替纯CO_(2)工质可有效提升透平压比,进而提升循环效率,同时降低临界温度及最优压缩机入口温度。并且使用CO_(2)-SF_(6)混合工质可有效改善压缩机入口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时循环效率下降的问题,提高循环在低温冷源下的稳定性。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使用CO_(2)-SF_(6)混合工质替代纯CO_(2)工质可有效提升循环在低温冷源环境下的表现,这也表明混合工质方案是拓展S-CO_(2)布雷顿循环适用温度范围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席大鹏刘旻昀刘秀婷费俊杰臧金光黄彦平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工质
圆管通道内超临界水湍流模型的统计评价研究
2017年
目前,传统湍流模型在超临界水条件的适用性评价结论还存在不确定性,本质上由于模型本身限制,这种限制表现为湍流模型具有工况依赖性。为了研究这种工况依赖性,本研究依据获得的超临界水实验数据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多工况自动处理技术,完成了数据集内每个实验工况的计算模拟。基于实验数据集和统计方法,对不同湍流模型对实验数据的预测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给出不同湍流模型预测性能与热工参数的影响关系。
冷洁臧金光闫晓李永亮黄彦平
关键词:超临界水湍流模型统计评价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