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娟华

作品数:166 被引量:54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55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0篇合金
  • 36篇时效
  • 23篇铜合金
  • 21篇神经网
  • 21篇神经网络
  • 15篇网络
  • 14篇人工神经
  • 14篇人工神经网络
  • 14篇工神经网络
  • 14篇人工神经网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11篇导电
  • 11篇钛合金
  • 10篇引线
  • 10篇引线框
  • 10篇引线框架
  • 9篇导电率
  • 9篇合金时效
  • 8篇CU

机构

  • 148篇河南科技大学
  • 2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4篇洛阳工学院
  • 11篇河南省有色金...
  • 6篇一拖(洛阳)...
  • 5篇中国船舶重工...
  • 3篇洛阳理工学院
  • 3篇中国船舶重工...
  • 3篇铜陵金威铜业...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铝洛阳铜加...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江苏春兰机械...
  • 1篇有研工程技术...
  • 1篇凯美龙精密铜...
  • 1篇洛阳隆华传热...
  • 1篇浙江东尼电子...

作者

  • 166篇苏娟华
  • 42篇刘平
  • 36篇任凤章
  • 25篇董企铭
  • 25篇田保红
  • 23篇李贺军
  • 21篇康布熙
  • 19篇贾淑果
  • 14篇宋克兴
  • 14篇周伯楚
  • 10篇魏世忠
  • 8篇吴朋越
  • 8篇马战红
  • 7篇郜建新
  • 7篇陈拂晓
  • 6篇卢根基
  • 6篇王蕾
  • 6篇张文琼
  • 6篇陈学文
  • 5篇周延军

传媒

  • 24篇材料热处理学...
  • 16篇热加工工艺
  • 12篇锻压技术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0篇金属热处理
  • 6篇特种铸造及有...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塑料工业
  • 3篇功能材料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有色金属
  • 3篇大型铸锻件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模具工业
  • 2篇材料开发与应...
  • 2篇模具制造
  • 2篇锻压装备与制...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5篇2005
  • 13篇2004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磨辊轴锻件热处理工艺研究
对大型磨辊轴锻件锻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磨辊轴锻件42CrMo钢的特性、方形和圆形相结合的阶梯形状特征、晶粒遗传的防治及钢的去氢处理特性等,制定了适合该产品的预热处理、正火、过冷处理和去氢处理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苏娟华史宇麟陈艳伟
关键词:42CRMO钢大锻件锻后热处理正火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板料弯曲成形工艺优化及回弹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特性,利用正交试验获得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输入为弯曲工艺参数、输出为回弹量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样本检验了ANN模型的准确性,从而缩短设定工艺参数的时间,在工艺参数取值范围内,采用ANN模型代替CAE软件模拟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将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数值模拟三者结合用于板料弯曲成形参数优化,可以缩短优化工艺参数的时间。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并能获得比单纯使用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更为优化的结果。
张文琼苏娟华李丽春王云飞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工艺参数回弹
Cu-0.3Cr-0.15Zr合金时效时的析出相被引量:15
2004年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 0 .3Cr 0 .15Zr合金 92 0℃固溶时效及固溶并经形变后时效时的析出相。结果表明 :固溶后 4 70℃时效时 ,过饱和固溶体分解为稳定的体心立方Cr相和Cu4Zr相 ;固溶并形变合金在 4 70℃时效 ,电子衍衬像有两叶花瓣状的共格畸变衬度 ,析出相为Cr相。
行如意苏娟华康布熙刘平田保红
关键词:铜合金时效析出相共格
大型磨辊轴胎模锻模具结构的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磨辊轴是ATOX型立磨上的重要零部件,法兰形状为矩形,其截面尺寸达1850 mm×1110 mm。采用一般锻造方法,钢锭镦粗直径要达到2900 mm,需用100 t钢锭来生产,已超出目前水压机的锻造能力,因此需要采用胎模锻工艺。由于方角的存在,金属的流动受到影响,为了保证方头部分顺利成形,需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本文运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在不同圆角和拔模斜度情况下的方头成形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对比得出较佳的模具结构。锻件试制的合格也证明了模具结构的合理性。
苏娟华陈艳伟史宇麟陈卓
关键词:胎模锻数值模拟圆角半径拔模斜度
锻造工艺对TA10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将TA10钛合金进行不同次数的镦拔,并进行700℃、保温1 h的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与万能拉伸试验机分析镦拔次数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前,随着镦拔次数的增加,TA10钛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先上升后略微下降;合金的断裂方式以准解理断裂为主。退火处理后,一镦一拔得到网篮组织,两镦两拔得到均匀等轴晶组织,三镦三拔得到粗大的组织;TA10钛合金的断裂方式以韧性断裂为主。两镦两拔退火处理后,TA10钛合金显微组织均匀细小,抗拉强度达687 MPa,伸长率达22.5%,是较佳的锻造工艺方案。
程帅朋苏娟华陈学文任凤章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锻造
一种薄壁长管形零件坯料的精密挤压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挤压成形技术。所述薄壁长管形零件坯料的精密挤压成形方法包括一序反挤压、二序反挤压两个步骤;一序反挤压利用一序凸模(7)与凹模(8)配合并辅之以一序顶出器(4)得到带连皮的一序挤压管坯(18);利用二...
苏娟华周伯楚郜建新卢根基
文献传递
(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相同载流条件下纳米Al_(2)O_(3)颗粒、微米WC颗粒和SiC晶须对(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和内氧化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并利用HST-100高速载流摩擦试验机进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载流摩擦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不同的增强相对(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磨损机理。采用AUTOGRAPH AG-I 250 kN拉伸设备对试样进行拉伸,并分析抗拉强度与磨损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相较于Cu-Al_(2)O_(3)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0.2%和12.7%。(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33,相对Cu-Al_(2)O_(3)复合材料降低了42.1%。(1WC+2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表面磨损形貌最为光滑,无大面积电弧烧蚀现象,犁沟数量少且浅。结论(WC+SiC_(w))/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弧烧蚀;纳米级Al_(2)O_(3)颗粒、微米级WC颗粒和SiC晶须三者协同强化铜基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降低了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WC颗粒和SiC晶须采用合适质量配比时,可以有效地改善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情况。
林焕然国秀花宋克兴苏娟华李韶林冯江
关键词:SIC晶须
一种带凸缘薄壁长管形零件坯料的挤压成形工艺及模具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挤压成形技术,涉及一种带凸缘薄壁长管形零件坯料的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成形工艺有一序反挤压、二序正挤压两个步骤;一序反挤压利用一序反挤压凸模(6)与一序反挤压凹模配合并辅之以推件器(11)得到带连皮一序...
苏娟华周伯楚郜建新任凤章贾淑果
文献传递
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法结合优化板料成形工艺被引量:15
2009年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特性,利用正交试验获得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输入为工艺参数、输出为回弹量ΔZ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样本检验了ANN模型的准确性,从而缩短设定工艺参数的时间,在工艺参数取值范围内,采用ANN模型代替CAE软件模拟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将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数值模拟三者结合用于板料成形参数优化,可以缩短优化工艺参数的时间,提高工艺设计效率。
苏娟华张文琼李丽春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正交试验工艺参数
Cu-0.3Cr-0.15Zr-0.05Mg合金形变时效强化与再结晶被引量:18
2004年
对Cu 0 3Cr 0 15Zr 0 0 5Mg合金形变时效强化和再结晶过程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析出相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强烈阻碍合金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 ,使合金产生明显的时效硬化。 6 0 %冷变形 4 5 0℃~ 5 0 0℃时效 1h~ 2h ,硬度和导电率分别可达 16 2HV和 73%IACS左右。大变形量降低了合金再结晶激活能 (Qr) ,加速再结晶过程 ,以致于在较高温度下时效 ,出现了再结晶形核和长大的现象 ,再结晶产生的软化导致析出硬化程度下降。
苏娟华董企铭刘平李贺军康布熙
关键词:冷变形时效再结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