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心肌
  • 22篇梗死
  • 21篇心肌梗死
  • 12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骨髓
  • 9篇细胞
  • 9篇细胞移植
  • 8篇血管
  • 7篇前壁
  • 7篇介入
  • 7篇介入治疗
  • 7篇急性前壁
  • 7篇核细胞
  • 5篇心功能
  • 5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前壁心肌梗死
  • 5篇急性前壁心肌...

机构

  • 18篇唐山工人医院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黑龙江省畜牧...

作者

  • 39篇许丹
  • 31篇姜玉凤
  • 31篇纪征
  • 30篇尚小明
  • 29篇张春来
  • 28篇卢峰
  • 22篇姜玉如
  • 15篇孙淑娴
  • 9篇李霞
  • 7篇刘长青
  • 5篇刘长青
  • 4篇张宇
  • 3篇孙淑贤
  • 3篇杨立明
  • 3篇孙淑娴
  • 2篇李莉
  • 2篇刘晓堃
  • 2篇赵碧琼
  • 2篇田美容
  • 2篇杨立明

传媒

  • 5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7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干细胞移植对冠心病损伤心肌修复的研究
许丹尚小明姜玉如李莉田卫纪征等
该课题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干细胞提取分离技术,细胞分离纯度高,干细胞经球囊导入,移植靶向性好。利用心肌ECT显像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细胞,并利用6分钟步行实验,超声心动等评价心功能,评价指标客观科学,且全部的移植对象为急性前壁心...
关键词:
关键词:自体干细胞移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结合Crushing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2006年
许丹卢峰姜玉凤纪征孙淑娴姜玉如尚小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再狭窄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过去1年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362例,年龄31~83岁,平均(51.2±11.5)岁。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2例(28.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5例(9.7%),不稳定性心绞痛225例(62.2%)。观察PCI成功率,死亡率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冠脉造影提示单支血管病变119例(32.9%),多支血管病变243例(67.1%),靶血管共有642例,左主干病变11例(1.7%),前降支306例,回旋支142例(22.1%),右冠状动脉183例(28.5%)。在362例患者中,全部行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内共植入支架484枚。PCI病例成功率99.0%。362例患者随访6个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1.1%),院外猝死1例。[结论]随着介入器械的改进和介入技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主要优势为再通快,TIMI级血流率高,近期死亡率低,可显著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姜玉凤孙淑贤许丹卢峰纪征张春来杨立明姜玉如尚小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survivin、p27 mRNA表达及相关蛋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中survivin及p27 mRNA的表达及相关survivin及p27蛋白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25只)。对照组喂养标准饲料,高脂组喂养高脂饲料。喂养8 w后,各组检测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糖钳技术证实高脂组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高脂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单纯胰岛素抵抗组,其余15只大鼠注射STZ获得糖尿病大鼠模型,空腹血糖>7.8 mmol/L的大鼠纳入糖尿病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6 w。14 w时各组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survivin及p27 mRNA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相关survivin及p27蛋白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 w和14 w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胰岛素抵抗组(P<0.05);糖尿病组ISI与对照组ISI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4 w时糖尿病组的survivin及p27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胰岛素抵抗组(P<0.05),糖尿病组survivin及p2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胰岛素抵抗组(P<0.05),而对照组和胰岛素抵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状态下survivin及p27mRNA表达水平下调,表明在糖尿病状态下心肌细胞易发生凋亡,进而形成心力衰竭。
纪征许丽辉张燕尚小明许丹姜玉凤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SURVIVINP27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栓体舒,rt-pA)进行溶栓治疗的开始时间对左室舒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AMI患者60例,分为3组:①发病<3h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组(<3h溶栓组);②>3h、<6h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组(3~6h溶栓组);③<6h不加用静脉溶栓药物的常规治疗组(时照组)。1周后测定二尖瓣血流图进行舒张功能评估。结果二尖瓣血流图显示:3h溶栓组E峰峰值流速(Ve)为(0.66±0.14)m/s,A峰峰值流速(Va)为(0.67±0.16)m/s.Ve/Va比值≈1,E峰减速时间(DT)为(124.32±12.25)ms,等容舒张时间(IVRT)为(102.25±16.14)ms;6h溶栓组Ve为(0.54±0.23)m/s,Va为(0.76±0.15)m/s,Ve/Va比值<1,DT为(153.49±18.34)ms,IVRT为(118.56±16.13)ms;对照组Ve为(0.45±0.14)m/s,Va为(0.89±0.12)m/s,Ve/Va比值<1,DT为(161.43±20.36)ms,IVRT为(140.45±17.76)ms。6h溶拴组和对照组与3h溶栓组比较,Ve明显减小,Va明显增大(P值均<0.01),DT明显延长(P<0.01),IVRT明显延长(P<0.01)。结论对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的AMI患者采用rt-pA溶栓,在AMI发病<3h使用,可取得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效果。
闫华许丹张春来孙尧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左室舒张功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移植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干细胞移植会加重梗死心肌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不全,从而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评价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于2006—06/2007—06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完成。对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干细胞移植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3.7±10.2)岁;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11.5)岁。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0名,女10名,平均年龄(62.4±10.7)岁。方法: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后7~10d行干细胞移植术,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未行干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干细胞移植术后及术后1,3,6月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中,干细胞移植组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炎性因子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3,6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均低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月干细胞移植组可溶性E-选择素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单�
李小静尚小明许丹刘长青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与左室重构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与左室重构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治疗组(常规药物加TMZ治疗),每组各20例。全部入选患者于观察起点及用药3个月时行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及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肽(PⅢNP)含量测定,比较各组患者心功能、左室结构和心肌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增加,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心肌PⅠCP和PⅢNP含量均下降,而TMZ组6MWD(420.32±53.78)m、LVEF(44.74±7.82)%、LVESV(144.73±45.33)ml、LVEDV(200.83±38.78)ml、PⅠCP(107.3±18.4)μg/L和PⅢNP(3.5±1.3)μg/L改善更明显(P<0.01),较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MZ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比值)(1.11±0.16)显著升高(P<0.05),而常规治疗组(0.75±0.17)反而下降(P<0.05)。结论TMZ能够抑制并逆转缺血心脏心室重构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并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李霞赵静路一芳尚小明许丹姜玉凤李燕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室重构曲美他嗪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本实验为开放性、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干细胞移植组(2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标准药物+经冠状动脉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接受急诊PCI+标准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6min步行试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9、9 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记录发病6个月内主要临床事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6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心肌ECT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干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修复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细胞移植所显示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可能与心肌和血管再生,限制和逆转了心室重构有关。
许丹尚小明姜玉如纪征姜玉凤卢峰张春来李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移植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干细胞移植组(20名,接受急诊PCI+标准药物+经冠脉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名,接受急诊PCI+标准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6min步行试验、多普勒心脏超声、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ERNA),并记录发病6个月内主要临床事件。结果同对照组相比,6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ERNA术前与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移植组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许丹尚小明姜玉如纪征姜玉凤卢峰张春来李霞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心脏外科手术
国产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23例观察
2007年
姜玉凤许丹张春来卢峰纪征孙淑娴杨立明张宇姜玉如尚小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再狭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