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珍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原生动物
  • 3篇四膜虫
  • 3篇六氯苯
  • 2篇生物毒性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氯酚
  • 2篇二氯酚
  • 1篇多通道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污染
  • 1篇有机氯污染物
  • 1篇三氯酚
  • 1篇色谱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物富集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检测
  • 1篇食品安全检测...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7篇赵天珍
  • 5篇陆晓华
  • 5篇黄卫红
  • 4篇赵柳青
  • 3篇王力
  • 2篇王琳玲
  • 1篇徐斌
  • 1篇苏明伟
  • 1篇夏新泉
  • 1篇魏松波
  • 1篇王耀
  • 1篇杨海
  • 1篇吴高明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第四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雷公藤内酯酮的极谱催化波及应用研究
2005年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雷公藤内酯酮在不同缓冲体系和氧化剂作用下的极谱催化波。实验表明,在pH=5.20的B-R缓冲溶液、0.1mol·L-1KCl和4.0×10-3mol·L-1H2O2体系中,雷公藤内酯酮极谱催化波的一阶导数峰电位为-0.97V(vs.SCE);一阶导数峰电流与浓度在1.3×10-8mol·L-1~1.3×10-7mol·L-1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2。初步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徐斌夏新泉赵天珍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酮过氧化氢线性扫描极谱法极谱催化波
便携式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仪
陆晓华杨海王琳玲黄卫红苏明伟赵天珍赵柳青王耀吴高明魏松波
该项目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华中科技大学独立研究开发的“便携式多通道食品安全检测仪”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仪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高集成度的光电子元器件和计算机技术,应用SoC(Syst...
关键词: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仪多通道
2,4-二氯酚,2,4,6-三氯酚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的生物毒性研究
得出了两种培养基中2,4-DCP,2,4,6-TCP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的中短期毒性。当其浓度为800、1000μg/L时,在两种培养基中都表现明显抑制作用;利用剂量-效应方程算出2,4-DCP对原生动物四膜虫急性毒性在24...
黄卫红赵天珍陆晓华
关键词:四膜虫
文献传递
土壤中不同极性污染物的亚临界水选择性萃取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了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选择性萃取土壤中3种不同极性的污染物:2,4-二氯酚(2,4-DCP)、4-氯联苯(4-PCB)和六氯苯(HCB)。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亚临界水对分析物的萃取效率。125℃时,萃取物主要是2,4-DCP;250℃时,主要萃取4-PCB和HCB。同时,研究了亚临界水萃取时间、萃取体积对3种物质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土壤中HCB的最佳亚临界水萃取条件为萃取水体积4mL,萃取时间75m in,萃取温度250℃。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的HCB萃取,通过改变萃取温度,可以去除其它污染物对HCB测定的影响,测定结果与索氏提取-GC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与USEPA标准方法8081A相比,本方法可以显著缩短萃取时间、简化净化步骤及减少有机试剂的用量。
黄卫红赵柳青赵天珍王力陆晓华
关键词:六氯苯土壤
超声萃取沉积物中六氯苯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的超声萃取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以10mL可密闭耐压试管为萃取容器,6mL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1)为萃取溶剂,超声功率90W,萃取时间40min,温度35~40℃,2次萃取的优化条件下,六氯苯稳定性较好。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4.8%,相对标准偏差为1.92‰(n=10),检出限为0.071μg/kg。本法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和浸泡振荡法相比。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并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王力王琳玲赵天珍赵柳青黄卫红陆晓华
关键词:超声萃取气相色谱六氯苯沉积物
几种有机氯污染物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的生物毒性和富集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将POPs的研究内容列入各种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优先资助项目。其中有关POP...
赵天珍
关键词:有机氯污染物原生动物生物毒性生物富集生态毒理
文献传递
六氯苯对原生动物四膜虫的生物毒性实验室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以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thermophilaBF5)为靶生物,在PPYS培养基和无机盐培养基中,研究了生长稳定期间的四膜虫暴露于50μg/L、250μg/L和1000μg/LHCB的中短期生物毒性。研究结果表明,PPYS培养基中50μg/L的HCB对四膜虫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试验时间内,四膜虫数量增加5%~15%。250μg/L和1000μg/L的HCB发生抑制作用。在250μg/L和1000μg/L的HCB中培养96h,四膜虫的数量分别降低到在同一时间无HCB存在情况下数量的63%和35%,168h时分别为42%和24%。在无机盐培养基中,3种浓度的HCB均对四膜虫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且表现为急性和短期毒性。暴露于50μg/L、250μg/L和1000μg/L的HCB中96h,四膜虫的数量分别减少到同一时刻无HCB存在情况下数量的34%、24%和10%。可见,培养体系中营养物质的存在,可以降低和缓解HCB对四膜虫的生物毒性。
黄卫红赵天珍赵柳青王力陆晓华
关键词:六氯苯四膜虫生物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