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切除对门脉高压大鼠种植性肝肿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门脉高压背景下肝肿瘤模型,观察病理性脾脏的切除对肝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按照四氯化碳复合、梯段用药法制备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后将Walker-256肿瘤块种植在大鼠肝脏左外叶上,随机分组的A组大鼠在种植瘤块同时切除脾脏,B组大鼠保留脾脏。10d后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切除大鼠肝脏左外叶,测量种植肿瘤块最大直径,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门脉高压模型建成后,大鼠的血常规以及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异常。A组大鼠的CD4值和CD4/CD8比值均高于B组大鼠(0.36±0.01vs 0.35±0.02,1.33±0.08vs 1.24±0.05;P<0.05或P<0.01),而CD8值则低于B组大鼠(0.27±0.01vs0.29±0.02,P<0.01)。A组大鼠的肝脏肿瘤直径与B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大鼠肿瘤组织的Ki-67阳性率较B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状态下病理性脾脏的切除既有利于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肝肿瘤的侵袭能力。
- 范鲁峰杨宁汪慧邵卓赵文超陈本栋付雍杨广顺
- 关键词:脾切除术门静脉高压肝肿瘤免疫
- 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杨广顺赵文超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疗效评价适应证肝移植治疗术后肿瘤复发
-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并发症(ischemic-type biliary complication,ITBC)的预防方法。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6-2010年181例肝移植病人的术后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发生ITBC病人进行Clavien分级,逐步回归法筛选ITB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8%(11/181)肝移植病人发生ITBC,其Clavien分级均在Ⅲb级以上。对ITBC组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术后1d肝动脉阻力指数(RI1d)(P=0.0500,OR=0.916),术后1周肝动脉阻力指数(RI1w)(P=0.0078,OR>999.99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对该疾病的发生作用显著。结论缺血性胆道并发症预后不佳,术后肝动脉血流异常是ITB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动脉吻合技术,保持动脉血流通畅有利于预防ITBC的发生。
- 杨德君张海斌赵文超杨广顺
- 肝癌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抗癌治疗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数大,肝炎肝硬变患者众多,肝癌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世界50%以上,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途径,通过肝移植,移除了可能存在转移灶的病肝,并且治愈了肝硬变,是一举多得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供肝短缺,患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过程,在等待中肿瘤的进展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最终超出纳入标准而被剔除。Yao等0[2]的研究显示,6个月的等待时间可以使7.2%的患者被剔除,当等待时间达到12个月或者18个月时,剔除率则高达37.8%和55.1%。同时,术后肿瘤复发仍然是影响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Schreibman等[3]报道,符合最严格的米兰标准的病例,肝移植术后复发率为10%~20%,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2年。因此,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抑瘤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争取移植机会并改善移植预后。
- 杨广顺赵文超
- 关键词:肝移植肝癌
-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析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就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就上海市实施的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简介,以期为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的改革提供思路。
- 杨宁王占齐赵文超杨广顺
- 关键词:住院医师
- 安全实施肝尾状叶切除术的技术原则与难点被引量:8
- 2010年
- 肝尾状叶切除是治疗尾状叶恶性肿瘤的首要手段。由于尾状叶位于肝脏深面,显露困难,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较多,因此曾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尾状叶手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肝脏的质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熟练处理和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结构是尾状叶手术主要的技术原则和难点。而肿瘤外科无瘤技术原则在手术中也仍然不能忽视。
- 杨广顺赵文超
- 关键词:尾状叶肝切除术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