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泽林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显微外科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瘤
  • 5篇入路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显微外科手术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血管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血肿
  • 3篇栓塞
  • 3篇栓塞治疗

机构

  • 26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赵泽林
  • 15篇郑伟武
  • 14篇陈文荣
  • 13篇杨少锋
  • 12篇张增良
  • 9篇田飞
  • 6篇骆健明
  • 4篇田新华
  • 4篇欧楚耿
  • 4篇林佩纯
  • 3篇丁山
  • 2篇吴育典
  • 2篇扬少锋
  • 2篇陈辉
  • 2篇庄泽锐
  • 2篇刘斌
  • 2篇胡涛
  • 1篇郭岳霖
  • 1篇关计添
  • 1篇蔡新琦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医院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27^(kip1)和P53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病理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27kip1和P53蛋白表达改变及其相关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1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作正常对照。结果:P27kip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脑胶质瘤中分别为75%和21.74%、12.5%和69.57%,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蛋白表达LI指数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P27kip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间呈负相关(r=-0.521,P<0.01),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表达降低;而突变型P53蛋白则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72,P<0.01),随着恶性度增高而表达增高。同时,P27kip1和P53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也呈显著负相关(rp=-0.575,P<0.01)。结论:P27kip1和P53蛋白表达的改变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二者间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肿瘤细胞的恶性演进。
胡涛田新华吉宏明赵泽林
关键词:脑胶质瘤P27KIP1蛋白P53蛋白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体会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的11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及侵犯程度,分为前颅窝型、中颅窝型及广泛型。中颅窝型及广泛型选择翼点及改良的翼点人路,前颅窝型选择翼点、经额下或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对手术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通过显微手术的方法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7例,Ⅲ级4例。治愈出院9例,死亡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尿崩2例,颅内感染1例,癫痫1例,1例有轻瘫,脑血管痉挛并脑梗死1例。结论个体化的手术计划方案,微侵袭的显微外科手术操作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手术疗效。
杨少锋林佩纯张增良吴育典陈文荣赵泽林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132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的诊疗资料。结果132例中1例采用保守治疗,余均采用钻孔外引流术,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其中张力性气颅1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脑脊液漏6例,术后癫痫4例,血肿复发3例。结论头颅CT及MR I检查是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常用方法,钻孔引流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郑伟武田飞陈文荣张增良杨少锋赵泽林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p14ARF蛋白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p14ARF蛋白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试图为脑胶质瘤发病机制的阐明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选取68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4ARF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p14ARF蛋白缺失率在Ⅰ~Ⅱ级为10.0%,Ⅲ级为25.0%,Ⅳ级为43.3%,p14ARF蛋白缺失率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p14ARF蛋白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及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促进脑胶质瘤的恶性演进。
赵泽林田新华张增良陈文荣杨少锋郑伟武
关键词:P14ARF蛋白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增殖活性胶质瘤发生蛋白异常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010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73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完全栓塞63例,90%以上栓塞9例,60%栓塞1例,术后出血2例。结论:早期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郑伟武赵泽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疗法
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血肿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清除自发性脑出血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8例昏迷、无脑疝症状的自发性脑出血脑内血肿形成的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后24h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5%者45例,血肿清除85%以上者13例,无再出血造成脑疝形成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存活55例,按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级,Ⅰ级4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创伤小、止血充分、恢复周期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清除自发性脑出血形成的脑内血肿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陈辉赵泽林丁山骆健明
关键词:小骨窗显微术自发性脑出血脑内血肿
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可脱性球囊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1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 1次栓塞成功9例,2次栓塞成功3例。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
郑伟武赵泽林田飞陈文荣
关键词: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
64层螺旋CT脑动脉瘤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患者全部进行了脑动脉CTA和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估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脑动脉CTA49例共有50个动脉瘤,而DSA检查51例发现52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96.08%,准确性96.5%,阴性预测值75%。结论: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诊断动脉瘤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可以作为脑动脉瘤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方法,但仍有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DSA。
程英蔡新琦郑伟武赵泽林钟燕青关计添郭岳霖
关键词:脑动脉瘤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体会
2005年
赵泽林田新华张增良陈文荣扬少锋郑伟武
关键词:脑膜瘤手术治疗骨质异常脑动脉脑组织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0例CCF病例的临床资料。10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造影复查观察瘘口是否闭塞,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10例患者经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获成功,临床症状均消失,其中1例部分栓塞,临床症状有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CCF创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泽林郑伟武杨少锋欧楚耿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