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玉琴

作品数:68 被引量:2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缺血
  • 14篇脑梗
  • 12篇细胞
  • 12篇急性
  • 12篇梗死
  • 11篇脑梗死
  • 11篇脑缺血
  • 10篇蛋白
  • 10篇大脑
  • 9篇再灌注
  • 9篇提取物
  • 9篇灌注
  • 8篇血管
  • 8篇中动脉
  • 8篇急性脑梗死
  • 7篇血性
  • 7篇缺血再灌注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6篇动脉
  • 6篇血管病

机构

  • 5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沈阳铁路局中...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辽宁省体育运...
  • 1篇沈阳铁路局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长春市南关区...

作者

  • 66篇车玉琴
  • 9篇李洁
  • 6篇王薇
  • 6篇高杰
  • 6篇侯率
  • 5篇康志伟
  • 5篇王元元
  • 4篇沈京莲
  • 4篇张红岩
  • 4篇吕回
  • 4篇窦文波
  • 4篇周铁柱
  • 4篇刁尧
  • 4篇张立德
  • 4篇林巧
  • 3篇樊建华
  • 3篇聂莹雪
  • 3篇李玫
  • 3篇孙晓红
  • 2篇胡晓颖

传媒

  • 20篇中国血液流变...
  • 8篇中国医学工程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延边大学医学...
  • 2篇广西科学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增多是导致脑损伤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内源性抗自由基系统包括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两大类,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其含量的多少可反应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速率或强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是清除体内自由基,阻止脂质发生过氧化的重要抗氧化剂。
车玉琴林巧刁尧高杰
关键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丙二醛脂质过氧化作用
锯叶棕提取物通过阻断STAT3通路抑制U266细胞增殖及促凋亡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锯叶棕提取物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锯叶棕提取物对IL-6介导的STAT3磷酸化效应。方法:①体外培养的U266细胞加入到不同浓度的锯叶棕提取物(0.5或1.0μl/ml)培养24小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位于前G1时期的细胞百分比以检测细胞凋亡;②体外培养的U266细胞加入到锯叶棕提取物(1.0μl/ml)培养24小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3与P-STAT3表达;③血清饥饿培养24h的U266细胞暴露于IL-6(20ng/mL,30min),另一组用锯叶棕提取物1.0μl/mL预处理3小时的这些细胞,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3与P-STAT3表达。结果:①锯叶棕提取物诱导U266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②应用锯叶棕提取物预处理的U266细胞,STAT 3磷酸化水平较未经处理的STAT3磷酸化水平下降80.0%;③血清饥饿培养24h的U266细胞暴露于IL-6(20ng/mL,30min),STAT3磷酸化水平增加20倍;用锯叶棕提取物1.0μl/mL预处理3小时的这些细胞,可阻断STAT3磷酸化水平85.0%。结论:锯叶棕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IL-6介导的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U266细胞增殖并促凋亡。
车玉琴张立德
关键词:U266细胞锯叶棕提取物细胞增殖
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后小脑皮质Nogo-AmRNA动态表达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小脑皮质Nogo.AmRNA的变化。方法采用Longa的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制备动物模型;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go.AmRNA表达。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Nogo.AmRNA在小脑皮层有动态表达,第5d、7d和14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第ld和3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远离梗死灶的相关部位脑组织继发损害机制可能与神经生长抑制因子有关。
李洁车玉琴康志伟林巧
关键词:小脑MRNA
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探讨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痛患者72例,按照用药方法 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巴氯芬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定为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相关神经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5-HT、SP、β-内啡肽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氯芬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疗效、VAS评分上都显著优于单一使用奥卡西平,在相关神经细胞因子的改善程度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张峰车玉琴王位坐王亮宋越群
关键词:巴氯芬奥卡西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VAS
DWI检查结合脑TCD、颈动脉超声在判定急性脑梗死诊断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脑TCD(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颈动脉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CAU)推断动脉病变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比较,以明确其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type,CISS)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对183例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发病后1h~3d内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进行影像学分析,DWI上显示高信号后,采用脑TCD检查颅内脑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或闭塞;最终经DSA明确颅内外动脉狭窄、侧枝循环评价;将DWI与脑TCD、CAU联合检查(DWI+TCD+CAU)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DWI+TCD+CAU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DWI+脑TCD+颈动脉超声与DSA对比,诊断敏感性90.7%,特异性90.9 %.结论 DWI结合脑TCD、颈动脉超声,在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周铁柱车玉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经颅彩色多普勒
局灶缺血早期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局灶缺血早期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变化情况,探讨NO和NOS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选择大鼠脑缺血10、30、60min3个时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脑组织NOS表达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脑缺血早期10~30min大鼠脑组织NOS活性上升至高峰,脑缺血后30~60min逐渐下降。电镜观察脑缺血后30min海马神经元损伤最为严重。结论NO和NOS在脑缺血早期造成脑组织损伤较为严重。
孙晓红李子强车玉琴徐爱华冯昱柳忠兰
关键词:脑缺血大鼠模型一氧化氮合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车玉琴高旭光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一氧化氮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观察病后3d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中小量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从发病第3d开始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两周后血肿体积由23.88±9.62mL变为14.86±8.62mL,水肿体积由16.37±5.23mL变为25.37±7.23mL,而对照组血肿体积由24.08±+9.13mL变为22.68±9.86mL,水肿体积由15.97±7.43mL变为34.26±10.27mL,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减少血肿体积、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车玉琴聂莹雪高旭玲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体积周围水肿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丹奥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2例,分为小剂量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125mL,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两组使用频率及使用疗程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及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治疗15d后甘露醇小剂量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治疗30d后小剂量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较常规剂量治疗脑出血有良好疗效。
王薇车玉琴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疗效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5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0例合并有Af的患者从年龄构成、Af的临床类型、病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探讨.结果 急性脑梗死合并有Af患者占17.54%,其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年龄分布于76~85岁者居多,89%为持续性Af,83%的脑梗死患者为颈内动脉系统,临床表现重,死亡率高达13%.结论 Af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应早发现、早诊断,同时早期给予相应的临床干预,能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樊建华车玉琴王薇
关键词:心房纤颤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