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小光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3篇肿瘤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细胞
  • 2篇生殖细胞瘤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胶质
  • 2篇放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磷...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神经元
  • 1篇血清神经元特...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8篇邱小光
  • 4篇张玉琪
  • 4篇马振宇
  • 3篇江涛
  • 3篇罗世祺
  • 2篇宫剑
  • 2篇谢坚
  • 2篇甲戈
  • 2篇王忠诚
  • 1篇曾横宇
  • 1篇李东亮
  • 1篇罗世琪
  • 1篇张亚卓
  • 1篇陈思源
  • 1篇郝建忠
  • 1篇李少武
  • 1篇李守巍
  • 1篇杨冬
  • 1篇姚红新
  • 1篇戴钦舜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婴幼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4例婴幼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所有患儿均经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72.0%,近全切除17.5%,大部切除10.5%。对年龄接近或达到3岁的部分患儿建议其术后进行放射治疗。随访时间13个月至7年。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依次为:后颅凹37.7%,鞍区31.6%,半球(底节)19.3%。呕吐、头痛、共济失调及视力下降为常见症状。手术死亡1例,其他患儿术后效果较好。随访了86例患儿,20例死亡,66例存活,但有6例发育较同龄儿童差。结论 胚胎性肿瘤、室管膜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放射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对婴幼儿应减少放射剂量,同时要考虑远期并发症。术后化疗可能是今后治疗的方向。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全切除后预后良好,不需要进行辅助性治疗。
谢坚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曾横宇邱小光
关键词:婴幼儿颅内肿瘤脑肿瘤手术治疗病理学
弥散磁共振早期判定胶质瘤放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胶质瘤放射治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入选初发的胶质瘤患者,术后给予肿瘤局部普通外放疗,在放疗前与放疗中期分别行弥散磁共振扫描,患者放疗结束后1个月再次行增强磁共振扫描判断其治疗效果。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者间弥散磁共振参数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进一步判断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各疗效组患者治疗前病变ADC均值、治疗中ADC均值、ADC差值、治疗前累积ADC值、治疗中累积ADC值羞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PR组的ADC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各组患者的累积ADC变化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累积ADC变化百分比早期判断这部分患者放疗疗效的正确性为92.7%,其发现进展病例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1.9%和96.2%。结论利用弥散磁共振技术可早期判定胶质瘤患者的放疗疗效,累积ADC变化百分比是预测胶质瘤放疗效果的可靠参数。
李守巍邱小光李少武江涛王忠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神经胶质瘤放射外科手术
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
颅内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鞍区及基底神经节区,其中基底神经节区发生率相对较低,约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5%~10%,日本的文献报道发生率高于美国及欧洲,约占4%~20%。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发病隐匿,早期明确诊断困难,...
甲戈罗世祺邱小光宫剑马振宇张玉琪
文献传递
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对25例颅内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等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早期诊断的依据并行早期综合治疗。结果3例开颅手术,1例活检,病理证实为生殖细胞瘤,21例通过临床特点分析,在生殖细胞瘤早期即明确诊断,未行手术,直接进行化、放疗。患者随访最长7年,最短10个月,平均45个月。1例外院手术大部分切除肿瘤,病理诊断生殖细胞瘤,来我院行化、放疗,6年后肿瘤复发,再次化疗,肿瘤消失,已随访1年未见复发,其余24例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虽已消失,但症状、体征并不能完全缓解。结论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综合分析判断临床特点,基底神经节区生殖细胞瘤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通过化、放疗等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甲戈罗世琪邱小光宫剑姚红新马振宇张玉琪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生殖细胞瘤化学治疗
婴幼儿后颅凹肿瘤43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呕吐和共济失调。43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74.4%),近全切除8例(18.6%),大部切除3例(7.0%),本组无手术死亡。33例随访13个月~7年,其中术后放疗13例,12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亡;术后未放疗的20例患儿中,8例存活,12例于术后2个月~2年死亡。结论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术后分子病理学指导下的放化疗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谢坚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江涛陈思源邱小光
关键词:婴幼儿后颅凹肿瘤
脑部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护理45例被引量:3
2005年
高静儒邱小光李娜孙会军胡志霞李卫华何海燕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脑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变化被引量:2
1999年
张蓬川邱小光李建军张璟李东亮郝建忠赵学俊葛长勇陈立中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脊液血清烯醇化酶神经元
PTEN及PCNA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程度极高、预后不佳,尽管目前有手术、放疗、化疗或其组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也仅为12个月左右。我们收集北京天坛医院胶质瘤治疗中心胶质母细胞瘤患者60例来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PTE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生物学意义,
杨冬王忠诚江涛邱小光张亚卓戴钦舜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生物学意义PCNAPTE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综合治疗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