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鹏飞

作品数:27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前哨
  • 26篇前哨淋巴结
  • 26篇淋巴
  • 26篇淋巴结
  • 21篇乳腺
  • 20篇乳腺癌
  • 20篇腺癌
  • 13篇前哨淋巴结活...
  • 13篇淋巴结活检
  • 13篇活检
  • 7篇前哨淋巴结活...
  • 7篇肿瘤
  • 7篇淋巴结活检术
  • 7篇活检术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示踪
  • 6篇腺肿瘤
  • 5篇示踪剂
  • 5篇吲哚菁绿

机构

  • 23篇山东省肿瘤医...
  • 5篇济南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27篇邱鹏飞
  • 23篇王永胜
  • 18篇刘雁冰
  • 17篇孙晓
  • 17篇王春建
  • 15篇赵桐
  • 15篇陈鹏
  • 15篇丛斌斌
  • 12篇张朝蓬
  • 10篇曹晓珊
  • 5篇杨国仁
  • 5篇张燕
  • 4篇周正波
  • 3篇李永清
  • 3篇刘广
  • 2篇赵荣荣
  • 1篇于金明
  • 1篇罗静
  • 1篇张秀丽
  • 1篇李蕾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新型示踪技术验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验证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internal mammary-SLNB,IM-SLNB)中新型示踪技术的准确性。方法按新型示踪技术注射核素示踪剂,将荧光示踪剂注射于瘤周腺体内。术前淋巴闪烁显像和γ探测仪检测放射性活性的内乳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术中对其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荧光示踪剂的显像情况由荧光显像系统来确定。结果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计162例入组,其中110例成功行IM-SLN,94例确定核素示踪剂和荧光示踪剂定位于同一IM-SLN,2种示踪剂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 Case-base,rs =0.808,P<0.001;Kappa=0.79, P<0.001)。结论注射于乳腺腺体内不同部位的示踪剂能引流至同一IM-SLN,证实了新型示踪技术及乳腺癌IM-SLN假说的准确性,即IM-SLN不仅接受来自原发肿瘤区域的淋巴引流且接受来自整个乳腺腺体的淋巴引流。
丛斌斌邱鹏飞杨国仁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孙晓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制备最佳质量比例的研究
目的 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时,研究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偶联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例.方法 在室温、中性环境条件下,使用10 mg/ml利妥昔单抗溶液与2.5 mg/ml吲哚菁绿溶液,将利妥昔单抗和吲哚菁...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张燕李盼盼田崇麟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2022精要版)被引量:7
2022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状况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可指导患者的淋巴结分期,并对后续治疗策略产生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外科处理进入微创时代,但其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化操作前提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内容涉及SLNB适应证、示踪剂选择与应用、组织标本处理、腋窝SLNB、新辅助治疗与SLNB、内乳SLNB。本指南将为乳腺癌相关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指导和参考。
中国抗癌协会王永胜吴炅刘红邱鹏飞范照青李俊杰孙晓齐晓伟杨犇龙丛斌斌肖敏王朝斌罗静白俊文石志强李凯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的研发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的标准处理模式,但由于传统示踪剂(蓝染料、核素和荧光示踪剂等)定位特异性差及药物准入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蓝染料和荧光示踪剂由于分子颗粒较小导致其易通过前哨淋巴结使次级淋巴结显像。核素示踪剂虽然可以特异性定位前哨淋巴结,但存在药品准入和放射安全性等问题。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膜上CD20分子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新型荧光靶向示踪剂将吲哚菁绿偶联于利妥昔单抗,将兼顾荧光显像与靶向定位的优点,其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
王永胜邱鹏飞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而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 SLN)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准确预测n SLN转移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建立基于分子诊断一步核酸扩增法(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OSNA)的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n SLN转移的模型,以期有效指导乳腺癌后续治疗。方法:利用2010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552例患者中SLN阳性、并接受ALND的103例患者数据,建立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并利用2015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327例患者中61例符合相同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原发肿瘤大小、SLN总肿瘤负荷、SLN阳性数及阴性数是NSLN转移的四个独立相关因素,利用这四个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得出建模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14,验证组患者的AUC为0.842。利用验证组61例患者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替代病理大小对本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AUC为0.838,与模型验证性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 6)。结论: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预测n SLN转移的模型既可以术中快速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也可以术后常规预测,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对后续腋窝的处理及放疗靶区勾画具有更好的指导价值。
张燕孙晓赵桐刘雁冰邱鹏飞李盼盼田崇麟王永胜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分子诊断技术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的制备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依据小分子吲哚菁绿中的含硫活性基团能与大分子利妥昔单抗中的自由氨基相结合(主要为赖氨酸的ε-氨基)的偶联反应原理,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并对其体外特性及体内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室温、中...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田崇麟李盼盼张燕
文献传递
乳腺癌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目的: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作为仅次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重要转移途径,是确定乳腺癌分期和辅助治疗方案的重...
邱鹏飞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
文献传递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引流规律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
<正>~~
邱鹏飞
文献传递
^99^Tc^m-硫胶体不同制备条件及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99^Tc^m-SC不同配置条件及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的影响,探讨进行乳腺癌SLN活检术(SLNB)的最佳方法.方法 制备99^Tc^m-SC时将煮沸时间分别控制在3 min(显像剂1)和5 min(显像剂2),分别测定显像剂1和显像剂2放置10 min、1h、2h和4h的放化纯及胶体大小分布.将147例乳腺癌患者用抽签法分成3组:A组40例,于乳晕周围乳腺组织内注射显像剂1;B组40例,于乳晕周围乳腺组织内注射显像剂2;C组67例,于肿块周围乳腺组织内注射显像剂2.所有患者均于术前0.5~1 h行SPECT/CT显像,并在肿块上方皮下注射蓝染料.比较3组患者腋窝及内乳SLN显像成功率及术中检出率.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显像剂1和显像剂2的放化纯在放置10 min、1h、2h及4h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7、-0.794、0.826和-0.977,均P>0.05);显像剂2与显像剂1相比,粒径<100nm的粒子所占百分比明显减少[(65.25±3.56)%与(73.72±2.36)%;t=6.436,P<0.05],平均有效粒径明显增大[(75.59±7.04) nm与(45.27±6.42) nm;t=7.315,P<0.05).3组患者内乳SLN的检出率分别为70.0% (28/40)、47.5% (19/40)和17.9% (1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525,P<0.05);3组患者腋窝SLN的检出率分别为100% (40/40)、95.0%(38/40)及97.0%(6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686,P>0.05).结论 通过缩短煮沸时间减小99^Tc^m-SC胶体粒径,经肿瘤上方皮下注射蓝染料、乳晕周围乳腺组织内注射核素及SPECT/CT断层显像,可获得较好的乳腺癌腋窝和内乳SLN检出效果.
李蕾张秀丽霍宗伟邱鹏飞王永胜王晓慧杨国仁
关键词:淋巴结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定位效应的研究
目的评估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在前哨淋巴结定位方面的效应。方法在室温、中性环境条件下,使用10 mg/ml利妥昔单抗溶液与2.5 mg/ml吲哚菁绿溶液,将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按4:1的最佳质量比混匀,...
丛斌斌王永胜孙晓刘雁冰赵桐陈鹏曹晓珊王春建张朝蓬邱鹏飞李盼盼田崇麟张燕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