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3篇淋巴
  • 13篇淋巴管
  • 12篇淋巴管生成
  • 11篇内皮
  • 7篇巨噬细胞
  • 7篇肺癌
  • 6篇血管
  • 6篇青蒿
  • 6篇青蒿素
  • 6篇淋巴管内
  • 6篇淋巴管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小鼠
  • 5篇淋巴管内皮细...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肿瘤
  • 4篇LEWIS

机构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21篇郭燕
  • 20篇王俊
  • 16篇章必成
  • 14篇陈正堂
  • 12篇高建飞
  • 12篇赵勇
  • 6篇饶智国
  • 2篇关华军
  • 1篇卓文磊
  • 1篇谢启超
  • 1篇向德兵
  • 1篇朱波
  • 1篇陈芳琳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4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C在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aaMphi)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诱导下能否转分化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初步探讨aaMphi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24h,建立aaMphi模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小鼠重组VEGF-C处理aaMphi,通过测定后者在基质胶中形成簇样物和管样结构的情况,最终确定以浓度为100ng/ml的VEGF-C建立aaMphi转分化系统。在此系统中,分别于第0、7、14和28天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aaMphi LEC特异性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Prox1]和aaMphi特异性标志物(Fizz1)的情况。连续28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aMphi在基质胶中形成管样结构的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以VEGF-C为诱导剂,以EBM-2为培养基,以基质胶作为支持物的aaMphi转分化系统,其VEGFR-3和Prox1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而Fizz1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至第14天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第28天和第14天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从第7天到第28天,可见aaMphi在基质胶中逐渐形成明显的管样结构,且随着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加。结论VEGF-C通过诱导aaMphi中VEGFR-3和Prox1的表达上调,促使aaMphi转分化为LEC:这是aaMphi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章必成王俊赵勇郭燕饶智国高建飞
关键词:巨噬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
以鼠尾胶为贴黏剂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廉价和稳定的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培养体系.方法:应用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形成,消化法分离获得LEC,置于自制的鼠尾胶包被的培养瓶(板)中培养.以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LEC特异性标记物VEGFR-3和LYVE-1的表达,以3H-TdR掺入率测定和细胞倍增时间检测LEC的增殖活力,以淋巴管形成试验判定LEC能否形成淋巴管样结构.结果:不完全弗氏佐剂能诱导小鼠腹腔淋巴管瘤形成,所获LEC活细胞数大于98%.免疫荧光化学检测表明,LEC表达VEGFR-3和LYVE-1.在鼠尾胶包被的培养瓶(板)中,LEC生长状况良好,3H-TdR掺入率明显增加,倍增时间为(42.7±3.2)h;在鼠尾胶凝胶中,LEC能形成淋巴管样结构.结论:鼠尾胶为贴黏剂的体系是一种简便、廉价和稳定的小鼠LEC培养体系.
章必成王俊赵勇高建飞郭燕陈正堂
关键词:细胞培养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被引量:6
2006年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指标。淋巴管生成不仅参与了正常胚胎淋巴管发育、组织修复,而且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状况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如LYVE-1、Prox-1、Podoplanin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和分子调控,以及其受体VEGFR-3在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地位。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并证实阻断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结转移。
王俊郭燕陈正堂朱波
关键词:淋巴管生成肿瘤淋巴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淋巴管瘤形成,分离并培养小鼠LEC。采用MTT法检测DHA对LEC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EC的凋亡率,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DHA对LEC迁移的影响;基质胶实验检测DHA对LEC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DHA处理后LEC表达VEGFR-3 mRNA和蛋白的情况。结果5~40μg.mL-1DHA能显著抑制LEC增殖,并诱导不同程度的凋亡,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基质胶实验分别显示DHA能抑制LEC迁移和体外自发性管样结构形成。DHA处理之后,LEC表达VEGFR-3 mRNA和蛋白均下调。结论DHA能抑制LEC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诱导LEC凋亡和下调VEGFR-3表达,有望成为拮抗淋巴管生成的药物。
章必成赵勇王俊郭燕饶智国高建飞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VEGFR-3
VEGF-C基因3′端未翻译区对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3′端未翻译区(3′UTR)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利用双荧光报告系统观察VEGF-C基因3′UTR对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PCR分别扩增小鼠Lewis肺癌细胞VEGF-CcDNA全长3′UTR(429bp)和一段312bp的编码区序列(CR),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PCR产物克隆至pTA2克隆载体,随后再亚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Promoter)荧光素酶编码基因下游的XbaⅠ酶切位点,使用LipofectamineTM2000真核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定量RT-PCR检测荧光素酶mRNA水平。结果PCR成功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小鼠VEGF-CCR(312bp)和VEGF-C3′UTR(429bp)。经酶切、测序鉴定,小鼠VEGF-C基因3′UTR和CR均插入到pGL3-Promoter的XbaⅠ位点,插入序列碱基组成和插入方向均正确,获得载体pGL3-VEGF-C3′UTR和pGL3-VEGF-CCR。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与pGL3-Promoter组比较,pGL3-VEGF-C3′UTR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pGL3-VEGF-CCR组与pGL3-Promoter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C基因3′UTR可以抑制荧光素酶的表达。
王俊郭燕章必成关华军陈正堂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荧光素酶淋巴管生成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青蒿素是我国科研人员最早从植物青蒿中提出的半萜内酯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疟活性,是WHO批准治疗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的主要药物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效,如抗肿瘤、抗炎和抗血吸虫病作用明显,引起了广泛关注。
王俊郭燕陈正堂
关键词:青蒿素抗肿瘤作用血管生成
肺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和VEGF-C表达、淋巴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3例肺腺癌和10例肺良性病变中CD68、VEGF-C和VEGFR-3表达,并计数TAM、VEGF-C阳性指数和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LVD)。结果:①肺腺癌和肺良性病变中均可见CD68阳性巨噬细胞,但前者计数明显高于后者(P<0.01);肺腺癌VEGF-C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P<0.01,P<0.01);肺腺癌和肺良性病变VEGFR-3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VEGFR-3阳性LVD明显高于后者(P<0.01)。②肺腺癌TAM计数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5),VEGF-C阳性指数也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P<0.05),VEGFR-3阳性LVD只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③肺腺癌TAM计数和VEGF-C阳性指数、VEGFR-3阳性LVD之间均呈正相关(r=0.338,P<0.05;r=0.410,P<0.01);VEGF-C阳性指数和VEG-FR-3阳性LVD之间也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TAM能够促进肺腺癌VEGF-C表达和淋巴管生成,可能进而促进了淋巴结转移。
章必成赵勇王俊郭燕饶智国高建飞
关键词:巨噬细胞VEGFR-3淋巴管生成肺腺癌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新进展被引量:51
2006年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抗疟疾的活性成份,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疟疾。近些年研究发现青蒿素不仅可以抗寄生虫,包括疟原虫、血吸虫,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炎、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在介绍青蒿素抗疟疾作用、应用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其它主要生物学作用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郭燕王俊陈正堂
关键词:青蒿素抗疟疾脓毒症抗寄生虫
青蒿素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淋巴管系统负责将组织液、外漏的蛋白和细胞回输到血管。淋巴管系统也是机体免疫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机体发育及病理情况下如炎症和淋巴水肿,淋巴管系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肿瘤扩散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肿瘤细胞离开...
郭燕
关键词:青蒿素淋巴管生成因子肺癌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肺癌EGFR突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近年来在临床中使用的一类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然而并非所有的NSCLC患者对TKI敏感。近期研究发现,在NSCLC治疗过程中,EGFR突变与TKI临床敏感性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肺癌EGFR突变状况可以预测TKI治疗的效果。
王俊郭燕陈正堂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