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林
- 作品数:1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方法:HIV感染者足月妊娠62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31例。观察麻醉显效时间、镇痛肌松效果,麻醉显效前、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min的血压,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麻醉优良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并统计。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快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EA组显效时间快、麻醉完善、镇痛和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A组。CSE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E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均大于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外周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在HIV感染者剖宫产术的麻醉都可行,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越性。
- 金宇林禤庆山毕小宝李煜王琼劳建新张永福肖丽环
- 关键词:HIV腰硬联合麻醉
- 6.0GyX射线辐照所致BALB/c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动态检测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6.0 Gy X射线辐照对BALB/c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每组各40只。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对辐照组BALB/c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6.0 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和状况。辐照前和辐照后1、3、5、7、14、21、28 d检测小鼠外周血血象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小鼠辐照后体重下降(P<0.05),6 d后缓慢上升;外周血象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均下降(P<0.05),分别于照射后5、14、14、14 d下降至最低值,然后回升;骨髓有核细胞数急剧下降(P<0.05),于照射后5 d下降至最低值,而后逐渐上升。结论 6.0 Gy X射线辐照可引起BALB/c小鼠造血系统损伤,其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
- 金宇林吴洁莹陆琰陈劲松李发涛谢闺娥吴韶清
- 关键词:X射线BALB/C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
- 妊娠合并HIV孕妇围产期临床干预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的干预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HIV孕妇67例,其中33例知情选择终止妊娠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4例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其中4例为临产人院),通过孕期保健、同伴教育、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择期剖宫产及产后新生儿人工喂养进行综合干预。结果选择终止妊娠33例成功流产/引产。34例全程接受干预处理孕妇,CD4+水平明显上升.CD4/CD8比值上升,Hb水平无明显下降;HIV—RNAcopy明显下降。18个月新生儿HIVIgG检测,28例新生儿(2例未到时间)27例阴性,1例阳性;4例临产入院所生新生儿,2例阳性,1例阴性,1例失访。结论妊娠合并HIV孕妇,在围产期有效的干预措施下,不但能对HIV孕产妇进行有效管理,失访低,而且能有效阻断HIV母婴垂直传播。
- 黄起禤庆山金宇林梁一凡
- 关键词:HIV母婴传播阻断
-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丙泊酚2.5mg/kg;B组为实验组,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lμg/kg。静脉给药,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肢体扭动时追加丙泊酚0.6mg/kg。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SBP)、HR术中术后比A组平稳。两组术中RR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SpO2与麻醉前相比降低明显(P<0.05)。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此方法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 李煜梁淑屏张永福刘文兴金宇林赖国忠陈金海
- 关键词:舒芬太尼
- 韩氏仪复合恩丹西酮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韩氏仪穴位神经刺激与静脉注射恩丹西酮的联合应用对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120例ASAI ̄II级选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以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A组韩氏仪穴位刺激+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B组单独应用韩氏仪穴位刺激,C组单次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D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比较各组术后24h内呕吐、恶心的发生率。结果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A组也显著低于B、C两组(P<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韩氏仪穴位刺激联合静脉注射恩丹西酮能较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李煜劳建新张永福金宇林刘文兴
- 关键词:韩氏仪恩丹西酮恶心妇科腹腔镜手术
-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选取双侧颈神经丛阻滞点+双侧合谷穴电刺激作超前镇痛;B组为对照组,选择刺激点与A组相同,但不通电刺激。A组于HANS刺激前、刺激30 min、术毕30 min、术后8 h四个时点抽取静脉血,B组抽血时间是与A组对应的四个时点抽取,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浆β-内啡呔变化,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3、8、12、24、48 h肩背痛、切口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A组患者术后肩背痛发生率比B组低(P<0.01),术后各时点肩背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肩背痛、切口痛出现时间比B组晚及持续时间比B组短;A组术后48 h内切口镇痛效果良好,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HANS超前镇痛,能有效地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肩背痛、切口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 李煜符白玲张永福王琼肖燕青劳建新赖国忠金宇林
- 关键词:韩氏仪超前镇痛妇科腹腔镜肩背痛
- 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组织块法的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关于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很多,但是如何简便、快捷获得大量原代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问题尚未解决。目的:探讨优化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组织块法的最佳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宫产胎盘绒毛膜,用匀浆器处理组织块,采用组织块法贴壁分离培养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经初次培养的组织块进行再次接种培养。结果与结论:用电动匀浆器处理人胎盘绒毛膜省时省力,组织分散度和去除红细胞效果好。初次培养和再次培养获得细胞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7.73±1.14)d和(10.03±1.30)d。每个Φ100 mm培养皿获得的原代细胞分别为(6.97±0.98)×10~5个和(13.82±1.44)×10~5个。获得的贴壁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呈平行或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90、CD73、CD105,而CD45、CD34、CD14、CD19、HLA-DR为阴性。细胞可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法能够简便、快捷地处理人胎盘绒毛膜组织,获得大量的原代间充质干细胞。
- 金宇林吴洁莹陆琰陈劲松李发涛唐婕刘东梁绮华李焱汤雪薇谢闺娥吴韶清
- 关键词:绒毛膜间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组织块法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及ST段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ST段影响。方法3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东莨菪碱。麻醉选择硬外联合静脉全麻,全麻用药为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合剂(K+M)合剂。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射K+M合剂2min、气腹后2min、头低足高位体位(rT)后2min、气腹后30min、术毕后10min时的ST段值、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呼吸频率(Rf)。结果ST段值于注射K+M合剂2min、气腹后2min、rT体位后2min均较麻醉前的ST段值明显下降(P<0.05)。HR在上述时段测得值与麻醉前相比较显著加快(P<0.05),气腹30min及术毕10min后测得值与麻醉前相当。SBP,DBP手术全程平稳与麻醉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Rf气腹全程至术毕都加快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在二氧化碳气腹前后30min内变化最明显,此时段应重点加强呼吸循环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煜张永福金宇林陈金海梁淑屏
-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腹血流动力学ST段手术中头低足高位气腹前后
- 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病人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 王琼佘守章张永福劳建新金宇林
- 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腹腔镜宫外孕蛛网膜下腔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手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正常孕妇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于术前、术后12h、术后36h三个时点抽取前臂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结果两组产妇术前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抗凝血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术后两组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含量逐渐下降,抗凝血酶活性逐渐升高,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P-选择素、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孕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存在高凝状态,虽然术后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强监测。
- 张永福劳建新刘文兴王琼李煜金宇林
- 关键词:围手术期子痫前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