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施肥
  • 5篇土壤
  • 5篇小麦
  • 3篇玉米
  • 3篇荒漠
  • 2篇套作
  • 2篇套作模式
  • 2篇平衡施肥
  • 2篇间套
  • 2篇间套作
  • 2篇间套作模式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冬小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管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施肥

机构

  • 18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塔里木农垦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农业农村部环...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8篇陈伟
  • 9篇孙建好
  • 6篇赵建华
  • 2篇郭全恩
  • 2篇郭天文
  • 2篇姜万礼
  • 2篇杨虎德
  • 1篇杨君林
  • 1篇霍琳
  • 1篇冯守疆
  • 1篇俄胜哲
  • 1篇卢秉林
  • 1篇马彦
  • 1篇刘生战
  • 1篇李秋祝
  • 1篇杨蕊菊
  • 1篇支金虎
  • 1篇支金虎
  • 1篇李伟绮
  • 1篇李隆

传媒

  • 8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寒旱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甘肃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塔里木农垦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设置蒜苗、甘蓝、豌豆、大豆、胡麻、小麦与玉米间套作,研究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外,其他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不同作物与玉米的共生期越短,其模式的LER越大;相对于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豌豆间作的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提高;与大豆间作的玉米百粒重虽显著提高,但穗粒数提高不显著,与胡麻和小麦间作的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提高,但不显著。玉米的生物量累积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相比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间作的玉米在播后66~86d后生物量累积高于单作,与大豆间作,共生期玉米生物积累量始终低于单作;与豌豆、小麦、胡麻间作,间作玉米的生物积累量转折点分别为玉米播后106、86、75d。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李伟绮
关键词:玉米间套作模式土地当量比
白银市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镉赋存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明白银市有色冶炼污灌区土壤镉(Cd)形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小麦中Cd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污灌区表层土壤和不同污染程度典型土壤剖面Cd赋存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差异,阐明污灌区Cd在不同生育期春小麦不同器官中分布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健康风险模型计算Cd的健康风险水平并进行空间区划。结果表明,表层土壤Cd不同形态平均含量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离子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占全量比例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离子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其空间分布与Cd总量分布相似。Cd的五种形态均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显著正相关。除残渣态外,其他四种Cd形态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0~60 cm土壤剖面Cd形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可交换离子态随污染程度降低而降低,残渣态随污染程度降低而增加。春小麦不同器官的Cd含量随春小麦生长总体表现为根>叶>茎>籽粒。Cd健康风险分布与土壤Cd总量、土壤可交换离子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的空间分布一致。不同区域居民食用小麦对成人的健康风险指数(HQ)范围在1.2~5.6之间,均大于1,已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白银市土壤重金属Cd污染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伟王婷
关键词:赋存形态
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沃土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忠明杨思存王朝辉杨蕊菊孙建好杨虎德田宵鸿包兴国唐文雪王建成张久东崔云玲王成宝彭治云张树兰陈伟姜万礼
建立了该区农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丰缺指标,提出了基于目标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养分推荐与顶凌追肥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及玉米氮肥后移技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8.4%,并研制出主要作物平衡施肥专家系统。研发出保水营养型生土熟化...
关键词:
关键词:旱田土壤黄绵土荒漠生土熟化优化施肥
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单作小麦田进行了"3414"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该区最佳施肥量为氮(N)1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0)60 kg/hm2。生产中应侧重氮肥的补充,调节磷肥的合理施用,控制钾肥的投入。
陈伟孙建好刘生战
关键词:平衡施肥
甘肃小杂粮肥料施用现状调查
2011年
通过对甘肃3个主要生态区小杂粮的施肥情况抽样调查,结合相关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调查区农户对于小杂粮的肥料投入不足且不合理,同时存在区域差异。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
关键词:小杂粮施肥调查
苹果叶缘焦枯发生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郭天文郭全恩郭永杰陈伟南丽丽
该项成果主要针对甘肃省中东部地区苹果大面积发生叶缘焦枯症,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果树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入手,采用室内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肃苹果叶缘焦枯死亡的原因以及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苹果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从传统的单一重金属元素污染转变为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以及植物生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其生态效应,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见解。
冯丹妮杨虎德马彦焦位雄姜万礼陈伟
关键词:生态效应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植物生理
甘肃省小麦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摸清甘肃省小麦施肥现状,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与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09年对甘肃省内定西、陇东、高寒区、沿黄灌区、河西等5个典型生态区农户用肥习惯及用肥量、用肥种类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小麦施氮、磷肥量普遍偏高,钾肥明显不足;不同生态区养分投入比例不协调,春小麦相对施肥比较适宜,冬小麦磷/氮比普遍偏高;小麦主要以施基肥或种肥为主,追肥量相对较少;肥料品种主要以尿素、磷酸二铵、碳酸氢铵和普通过磷酸钙为主,复合肥(小麦专用肥)有一定的施用面积,但总体比例还较低。
陈伟孙建好赵建华
关键词:小麦施肥现状分析评价
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兰天26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灌水时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秸秆覆盖,拔节期补充灌水对小麦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无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134.5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11.2%、25.9%、25.8%;秸秆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331.4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20.3%、39.1%、22.3%。灌浆期灌水时,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生育期无补充灌水或灌浆期补充灌水时,秸秆覆盖可降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
陈伟杨君林
关键词:冬小麦秸秆覆盖灌水时期土壤水分
我省平衡施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我省平衡施肥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说明了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所带来的效益及发展平衡施肥的必要性。
陈伟袁政祥曹诗瑜霍琳卢秉林
关键词:平衡施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