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强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文化
  • 2篇人文
  • 2篇关怀
  • 1篇多元化课程
  • 1篇新芽
  • 1篇心理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养成
  • 1篇养成教育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知识经济时代
  • 1篇人文关怀
  • 1篇生心
  • 1篇师大
  • 1篇树根
  • 1篇培养青年
  • 1篇培养青年教师
  • 1篇青年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阮国杰
  • 5篇陈志强
  • 4篇王鹏飞

传媒

  • 3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课程.教材....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言约旨远树根基 人文自主育新芽——北京师大二附中传统文化概述
2013年
六十载春华秋实,几代人躬耕树蕙,北京师大二附中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60年的积淀,形成了二附中的文化,她是全校师生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并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她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二附中人的心灵,必将激励和引领一代又一代二附中人不断前进,创造新的辉煌。
阮国杰王鹏飞陈志强
关键词:传统文化树根人文办学实践
以人文关怀为内涵追求 构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2016年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将“人文关怀”作为内涵追求,抓住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围绕青少年在习惯培养中个性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遵循中学生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作为评价的依据和标准,积极建构习惯养成教育体系,持续推进习惯养成教育,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更新与发展,积极培育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阮国杰陈志强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教育体系中学生心理个性全面发展
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的教育文化建构——基于文化关怀的视角
2014年
新时期,"城乡教育一体化"成为我国发展城乡教育关系的新的价值追求。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生模式,其生源具备"双二元"人口学特征和"二元共存"的文化学特点。基于此,未来科技城学校在"文化关怀"价值引领下,统筹城市和乡村二元文化的教育优势,挖掘乡土文化的现代价值,积极建构文化传承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技术实践中心、艺术创作中心等五大中心,全面打造特色的文化体系和竞争力,在满足城市和乡村学生差异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阮国杰陈志强王鹏飞
关键词:文化关怀城乡教育一体化未来科技城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培养青年教师
2014年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民众的诉求对中学青年教师的能力期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教育探索的实践中,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以文化精神的导向作为切入点,以师徒制度的传承作为支撑点,以实践平台的搭建作为落脚点,通过提供系统校本培训、创设科学研究平台、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全面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帮助青年教师健康、快乐地成长。
阮国杰陈志强王鹏飞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基础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传承
普通高中多元化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教育探索过程中,始终根据社会发展诉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陆续开发文科实验班课程、理科实验班课程、项目式学习实验班课程、社科特色班课程、数字化学习特色班课程,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的多元课程局面。各类课程在"校本化"和"生本化"的实施中兼顾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阮国杰陈志强王鹏飞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开发多元化课程高中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