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肛瘘
  • 3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复杂性肛瘘
  • 1篇多模态
  • 1篇悬吊
  • 1篇一期根治
  • 1篇一期根治术
  • 1篇愈合
  • 1篇直肠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前突
  • 1篇痔核
  • 1篇治疗环状混合...
  • 1篇三步疗法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结合

机构

  • 6篇江苏省南通市...
  • 4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南通市第四人...

作者

  • 10篇陈慧
  • 1篇周聪
  • 1篇葛芳清
  • 1篇刘灵灵
  • 1篇韦永春
  • 1篇李向阳

传媒

  • 3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复杂性肛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26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序列,以手术结果为依据,比较常规序列和多模态序列(常规扫描序列+DWI+LAVA)对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常规序列诊断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准确度分别为70.0%、69.0%和66.7%,灵敏度分别为72.9%、70.2%和66.7%;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诊断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瘘管及支瘘管准确度分别为82.7%、91.4%和91.4%,灵敏度分别为87.8%、91.4%和93.3%,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对主瘘管诊断的准确度及灵敏度优于常规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肛瘘内口、主瘘管(包括细小瘘管)及支瘘管,是术前诊断复杂性肛瘘的重要方法。
刘灵灵葛芳清陈琪李向阳韦永春陈慧周聪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磁共振成像平扫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陈慧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临床疗效
经肛三步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26例
2012年
目的:观察经肛三步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26例采用经肛折叠缝合术、括约肌松解术和消痔灵注射术三步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愈21例(80.8%),好转4例(15.4%),无效1例(3.8%),总有效率96.2%。结论:经肛三步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明显,恢复快,无并发症。
陈慧
关键词:直肠前突中药
三种术式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陈旧性肛裂随机分为内括约肌后正中切断术(Ⅰ组)、内括约肌侧切缝合术(Ⅱ组)、闭合式内括约肌侧切术(Ⅲ组),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三组近期均治愈,Ⅰ组术后疼痛较重,愈合时间长,10%的患者短期内有肛门控制功能减弱,但无复发,远期疗效好;Ⅱ组切口感染率高;Ⅲ组术后疼痛最轻,愈合时间最短,但复发率高。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
陈慧
关键词:肛裂手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被引量:3
2000年
陈慧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悬浮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比较悬浮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4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5例采用悬浮挂线术(治疗组),2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快,术后肛门漏气漏液、肛门锁眼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论悬浮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创面愈合快,疗效满意。
陈慧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
手术结合白降丹治疗结核性肛瘘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结核性肛瘘术后运用白降丹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结核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术后运用白降丹换药,对照组22例术后运用油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疗程21—35天,平均26天;对照组疗程26~53天,平均38.5天。结论:结核性肛瘘术后运用白降丹显著缩短了疗程。
陈慧
关键词:结核性肛瘘白降丹临床疗效
去腐生新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去腐生新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治疗组用去腐生新膏换药,对照组用肛泰软膏换药。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8.5±2.5)d,对照组(25.5±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肉芽组织增生较对照组活跃,且渗出及分泌物少,疼痛轻。结论:去腐生新膏可以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缓解疼痛。
陈慧
关键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68例肛肠病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法、术后疼痛程度、年龄、手术范围和手术部位,并对并发尿潴留的百分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麻醉方法、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年龄和尿潴留的发生密切相关。
陈慧
关键词:肛肠疾病并发症手术方法
外剥内扎痔核悬吊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外剥内扎痔核悬吊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为提高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痔核悬吊保留齿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坠胀、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痔核悬吊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陈慧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