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血管内血栓物理性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物理性血管内血栓去除 /开通治疗慢性血栓的可行性 ,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本组 32例患者均经MRA、血管超声及造影证实 ,其中 17例患慢性心衰和 /或血管性疾病 ,15例为重度糖尿病。血栓位于髂动脉 13例 (左侧 6例 ,右侧 4例 ,双侧 3例 ) ,股动脉 6例 ,动脉 3例 ,髂静脉 9例 (左侧 6例 ,右侧 3例 ) ,门静脉 1例。血栓的长度为 3~ 8cm ,直径为 5~ 10mm。 9例髂静脉血栓患者物理性治疗前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射频消融 (ATD)治疗 9例 (静脉 7例 ) ,经皮电动网篮 (PTD) 2例 (门静脉 ) ,流变溶栓 (Oasis) 3例 (动脉 2例 ,静脉 1例 ) ,内支架直接开通 18例 (均为动脉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 5 0万U的尿激酶通过导管内直接溶栓。物理性血栓切除后如造影证实血管狭窄者 ,狭窄部行血管内支架放置。术后治疗包括内科溶栓、肝素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每 2个月做血管超声或CT血管重建随访及临床症状随访。结果 30例 (93.8% )成功进行了物理性血栓去除和 /或开通 ,1例门脉血栓者失败 ,1例股动脉血栓患者同时行ATD和Oasis失败后行外科切开取栓。 2 9例 (90 .6 % )临床症状在 1个月内明显改善和消失。物理性治疗后 3、6、12个月 ,血管超声随访累计血管通畅率分别为 10 0 %?
- 李茂全张庆夏文龙周勇陈慧
- 关键词:物理治疗影响因素介入治疗
- 机械性血栓切除和开通治疗慢性血管内血栓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探索机械性血栓切除和开通治疗慢性血管内血栓的可行性 ,初步分析疗效并讨论适应证、禁忌证。方法 本组 2 3例患者血管内血栓均行MRA、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其中 1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和 (或 )血管性疾病 ,11例为重度糖尿病 ,血栓位于髂动脉 10例 ,股动脉 2例 ,动脉3例 ,髂静脉 7例 ,门静脉 1例。血栓长度为 3~ 8cm ,血栓直径为 5~ 10mm。 7例髂静脉血栓患者行血栓物理性治疗前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射频消融 (ATD)治疗 9例 (7例静脉 ) ,经皮电动网篮 (PTD) 2例 (门静脉 ) ,流变溶栓 (OASIS) 3例 (动脉 2例 ,静脉 1例 ) ,内支架直接开通 9例 (均为动脉 )。所有患者在血栓治疗过程中采用 5 0万U的尿激酶通过导管内直接进行溶栓。物理性血栓切除后如造影证实血管狭窄者于狭窄部行血管内支架放置。术后治疗包括内科溶栓、肝素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随访包括血管超声、CT血管重建随访及临床症状随访。结果 12例 (85 .7% )成功进行了物理性血栓切除。 1例门脉血栓者失败 ,1例股动脉血栓患者同时进行ATD和OASIS治疗。 2 1例 (91.3%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包括缺血、肿胀、活动受限。血管超声随访血管通畅率 :10 0 % (3个月 ) ,85 .4 % (6个月 ) ,73.2 % (12个月 ) ;同时 3个月、
- 李茂全张庆夏文龙周勇程超陈慧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血管造影禁忌证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被分为4组:(1)对照组;(2)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TA)组:10μmol/L TA干预36 h;(3)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组:10 ng/ml TGF⁃β1刺激36 h;(4)TGF⁃β1+TA组:10 ng/ml TGF⁃β1+10μmol/L TA刺激36 h。Western印迹法检测HK⁃2和NRK⁃49F细胞中纤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E钙黏蛋白、HDAC6、乙酰化组蛋白H3、组蛋白H3、乙酰化α微管蛋白、α微管蛋白、TGF⁃β受体(TGF⁃βR)1、p⁃Smad3、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p⁃EGFR等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4组细胞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组HK⁃2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细胞外基质蛋白I型胶原和纤连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HDAC6表达水平下调,乙酰化组蛋白H3和乙酰化α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均P<0.05)。(2)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组HK⁃2细胞TGF⁃βR1、p⁃Smad3、CTGF及p⁃EGFR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Smad3和EGFR总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组NRK⁃49F细胞纤连蛋白、α⁃SMA、I型胶原、TGF⁃βR1和p⁃Smad3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结论HDAC6抑制剂TA可能通过阻断TGF⁃β1/Smad3、CTGF和EGFR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
- 施映枫周璕马晓燕陈慧陶敏胡艳陈思刘娜
- 关键词:细胞转分化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 3-甲基腺嘌呤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在尿酸(uric aci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MA干预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模型组、HN+3-MA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大鼠体重,用蒸馏水将腺嘌呤(100 mg/kg)和氧嗪酸钾(1500 mg/kg)混合制成混悬液,每天灌胃制备HN大鼠模型,对照组及3-MA干预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MA干预组及HN+3-MA干预组在造模同时每天予3-MA(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及H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1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定位情况。(2)用高尿酸(800μ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上调(P<0.01),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与HN模型组相比,HN+3-MA干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1)。此外,高尿酸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使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可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自噬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防治HN进展的新策略。
- 胡艳施映枫陈慧陶敏周璕李锦青马晓燕刘娜
- 关键词:自噬尿酸细胞凋亡高尿酸血症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
- 肺癌血管内介入方法的合理选择
- 李茂全张庆夏文龙王军臣王海岩陈慧沈人劬徐志龙常时新陆晨晖
- 该课题对介入治疗肺癌进行了研究。局部瘤体内直接注射又包括碘化油与化疗药物混合、碘化油与无水酒精混合。还有以改善症状为主的支气管内支架置放术。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地科学地选择介入治疗手段,无疑将进一步提高肺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