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清敏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测年
  • 3篇温度
  • 2篇植被
  • 2篇植被带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化合...
  • 2篇泥炭
  • 2篇热解法
  • 2篇木质素
  • 2篇记录信息
  • 2篇古土壤
  • 2篇AM
  • 2篇S-
  • 1篇地层
  • 1篇沼泽
  • 1篇沼泽环境
  • 1篇正构烷烃
  • 1篇生态意义
  • 1篇水体
  • 1篇水体重金属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8篇陈清敏
  • 5篇周卫健
  • 3篇郑艳红
  • 2篇程鹏
  • 2篇刘钊
  • 2篇鲜锋
  • 2篇余华贵
  • 1篇刘潇敏
  • 1篇刘永好
  • 1篇吴书刚
  • 1篇王胜利
  • 1篇胡明安
  • 1篇于学峰
  • 1篇张晓军
  • 1篇祝一志
  • 1篇杜花
  • 1篇卢雪峰

传媒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东亚欧环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热解法用于礼村黄土-古土壤地层^(14)C测年
2009年
采用简单的热解方法分离黄土-古土壤不同有机组分进行14C测年的探索,通过加热使黄土-古土壤有机质发生裂解,选择400℃作为试验温度,对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剖面黄土-古土壤粉末样品在400℃下挥发出的Py-V组分和残留下的Py-R组分分别进行14C(AMS)测年,并结合该剖面同层位黄土地层与考古文化层接触关系,认为礼村剖面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层中,Py-V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沉积地层中,Py-R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
余华贵祝一志程鹏刘永好王胜利鲜锋陈清敏刘钊周卫健
关键词:热解法黄土-古土壤
分子化石单体AMS-^(14)C测年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综述了正构烷烃和木质素酚单体AMS-14C测年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分子化石单体AMS-14C测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陈清敏王喆余华贵
关键词:正构烷烃
逐级温度热解法在黄土古土壤样品^(14)C测年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已知可靠年代的黄土古土壤样品,采用逐级热解的方法,获取不同温度下的热解组分,运用加速器14C测年技术,测试各个组分的14C年龄,探讨获得可靠测年组分所需的逐步解热的实验条件。研究表明,逐级热解过程中,100℃~600℃温度段的热解挥发组分为年轻碳,而600℃~800℃温度段热解残余物(Py-R)则为老碳,600℃~800℃热解挥发组分(Py-V)是黄土-古土壤14C测年的可靠组分。
程鹏吴书刚杜花陈清敏卢雪峰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我国不同空间格局泥炭类脂分子化石记录信息的时空对比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江西定南、青藏高原红原、东北哈尼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以正构烷烃为例,对比了我国从南到北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的古植被变化信息,发现我国不同季风区不同时期的植被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周卫健陈清敏郑艳红
关键词: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植被带温度
东北哈尼泥炭脱-A-三萜烯系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生态意义
2010年
为了认识和明确五环三萜类的降解产物——脱-A-三萜烯的气候及生态响应,应用GC-MS技术对东北长白山哈尼泥炭样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中存在丰富的脂肪族脱-A-三萜烯化合物.高的总脱-A-三萜烯量主要出现于全新世时段,对应低的沉积速率,其积累机制与以往研究并不完全一致,提出生物群落构成类型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总脱-A-三萜烯量在整个序列中显著的阶段性变化主要是对不同生物(微生物和植物)过程及其作用响应的体现,可能指示了16000calaBP沼泽环境中生物群落和功能结构至少发生了4次显著的演替.在约10200,8700,7700,6600,4480~3940以及3040calaBP左右,低的总脱-A-三萜烯揭示出全新世沼泽发育的大环境下,微生境发生了千年尺度上的多次波动.脱-A-三萜二烯与脱-A-三萜一烯(DT/MT)、脱-A-羽扇烷与脱-A-三萜一烯和脱-A-三萜二烯之比[DL/(MT+DT)]及单个化合物之间的比值与总脱-A-三萜烯含量变化相反,即在末次冰消期和晚全新世晚期较高,其他时期变化稳定且低,显示了各化合物对微生境变化及微生物活动的响应不一致.该研究从微生物这一视角探讨了沼泽环境发育的物种群落的多样性演变及生物功能组成对微生境的响应,不仅为以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材料,而且也为该系列化合物今后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郑艳红周卫健刘钊陈清敏于学峰刘潇敏
关键词:沼泽环境生态意义
大宝山铜铁矿区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23
2006年
以公里网格方式在大宝山矿区水系采集水样品60件,进行分析测试,得出了该研究区内Cr、Cd、Co、Ni、Cu、Zn、As、Sb、Hg、Pb共10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其中污染最严重是Cd,其次是Zn、Cu、Pb、Cr、Ni、Hg。由元素的浓集中心分布分析得出,污染源主要是矿坑土、尾矿坝、废石堆和民采点。
陈清敏张晓军胡明安
关键词:矿山环境重金属
我国不同空间格局泥炭类脂分子化石记录信息的时空对比被引量:1
2011年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江西定南、青藏高原红原、东北哈尼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以正构烷烃为例,对比了我国从南到北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的古植被变化信息,发现我国不同季风区不同时期的植被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将各区域长链饱和脂肪酸CPI值、P_(aq)值以及哈尼泥炭正构烷烃单体δD值进行对比,并与日本海海面温度和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进行对比,表明16 cal ka以来我国从南到北温度具有同步同时变化的特征,而湿度变化却存在着差异性。反映了温度变化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湿度变化的差异主要与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夏季风降水强弱变化有关。
周卫健陈清敏郑艳红
关键词:泥炭生物标志化合物植被带温度
青海湖湖泊沉积物木质素AMS-^(14)C测年被引量:1
2017年
对青海湖1A钻孔0—4 m不同深度共10个沉积物样品提取木质素,并进行AMS-^(14)C测年。结果显示,木质素的AMS-^(14)C年龄-深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于10μg碳量的木质素单体^(14)C年龄比1F孔同深度基于总有机碳(TOC)获得的^(14)C年龄平均偏年轻约110年,接近采用平均值概念分段线性回归确定的1F孔4.99 m以上碳库效应估算(126年)。这表明沉积物木质素AMS-^(14)C测年可有效减少老碳效应的影响;同时,1A与1F两个平行钻孔不同材料测年结果之间的良好对比,也佐证了基于沉积物TOC的^(14)C测年并采用平均值概念进行分段线性回归建立的青海湖湖泊沉积物年代框架的可靠性。
陈清敏周卫健鲜锋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木质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