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珍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虫腈对大鼠亚慢性毒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了解氟虫腈原药的毒性。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氟虫腈高(25mg/kg)、中(10mg/kg)、低剂量组(4mg/kg)和对照组(2%吐温80水溶液),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10ml/kg,每日1次,连续染毒90d。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高剂量组动物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被毛蓬松等症状;中、低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各组大鼠体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胆红素、比重、pH值、亚硝酸盐、尿胆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高、中剂量组肝细胞点、灶状坏死;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体积增大明显,浊肿,胞浆疏松或变空,少数肝细胞明显变大近气球样变。低剂量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结论氟虫腈原药具有肝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mg/(kg·d)。
- 王蕊陶玉珍张振玲李厚勇谢琳薄存香戈扬刘永霞
- 关键词:农药氟虫腈转氨酶类
- 杀虫磺原药大鼠亚慢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杀虫磺原药对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探讨其亚慢性毒性的阈作用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雌鼠剂量以135、67.50、22.50mg/kg,雄鼠剂量以157.5、78.752、6.25mg/kg,连续90d给予杀虫磺原药,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及血液、生化指标并解剖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杀虫磺原药高剂量组动物,染毒8周后出现被毛蓬松、活动减少、体重减轻等症状;染毒结束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肝及雄鼠肾脏器系数增大,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细胞明显浊肿,胞浆疏松,汇管区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中剂量组动物染毒结束后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雄鼠肾脏器系数增大;肝细胞病变相同,但程度较轻。低剂量组动物一般行为、体重增长、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变化。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初步确定大鼠90d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为22.50mg/kg;雄性为26.25mg/kg。
- 戈扬刘永霞薄存香张振玲王蕊陶玉珍
- 关键词:亚慢性毒性
-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陶玉珍李斌孙金秀林铮
- 砜嘧磺隆原药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砜嘧磺隆(rimsulfuron)是一种磺酰脲类高效、高选择性、芽后处理除草剂[1-2]。作用机理为以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为靶标,通过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为了解砜嘧磺隆的毒性,本文进行了急性经口(皮)毒性实验、急性眼刺激性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
- 戈扬刘永霞薄存香陶玉珍张振玲谢琳
- 关键词:急性毒性微核染色体畸变
- 溴虫腈亚慢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以25、50、125 mg/kg剂量的溴虫腈染毒大鼠,以观察其亚慢性毒性。结果125 mg/kg剂量组动物出现明显中毒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白细胞总数(WBC)升高,肝脏脏器系数增大,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提示溴虫腈可引起大鼠肝脏损伤,大鼠经口亚慢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25 mg/(kg.d)。
- 李厚勇颜冬英徐明陶玉珍王蕊
- 关键词:溴虫腈亚慢性毒性肝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