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航

作品数:24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气管
  • 5篇支气管
  • 5篇气管镜
  • 5篇阻塞性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呼出气
  • 5篇呼出气冷凝液
  • 5篇成像
  • 5篇出气
  • 4篇弹性成像
  • 4篇支气管镜
  • 4篇喉罩
  • 4篇喉罩通气
  • 4篇肺癌
  • 3篇动脉
  • 3篇他汀
  • 3篇气道
  • 3篇气道狭窄
  • 3篇全麻

机构

  • 24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24篇马航
  • 18篇吕学东
  • 15篇何海艳
  • 13篇朱杰
  • 5篇陶一江
  • 4篇姚苏梅
  • 4篇邱海艳
  • 2篇陈金亮
  • 2篇陈建荣
  • 2篇宦峰
  • 1篇黄茂
  • 1篇陈晓笑
  • 1篇张亮
  • 1篇尹剑兵
  • 1篇崔磊
  • 1篇何海燕
  • 1篇吴丹丹

传媒

  • 8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长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04月-2014年08月在我科住院15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气促评分、气道狭窄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经喉罩通气全麻下介入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2.1±8.7)%下降至术后(20.1±10.4)%(P<0.05),气促评分由术前(3.1±0.7)下降至术后(1.1±0.4)(P<0.05),FEV1由术前(57.3±7.5)%上升至术后(78.9±9.2)%(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安全有效。
朱杰何海艳马航吕学东
关键词:喉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COPD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8-isoPG)浓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OPD患者(40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用酶标记法检测血清中8-isoPG,同时检测AECOPD患者的第一秒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pH值、PaCO2、PaO2及血白细胞总数。结果①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8-isoPG为35.43±7.29ng/L,高于缓解期(24.71±8.25ng/L)及正常对照组(13.31±6.19ng/L),P<0.05;②COPD患者8-isoPG浓度与痰量呈正相关,r=0.217,P<0.05。结论 COPD的急性发作期,8-isoPG升高反映了氧化应激增强。
马航陈晓笑陈金亮陶一江
关键词:呼出气冷凝液慢性阻塞性肺病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治疗支气管囊肿1例被引量:2
2015年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是由呼吸系统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因发育阶段不同,病变可发生在不同部位,根据病灶的部位可以分为肺内型、纵隔型和异位型。本病一般自幼年起病,但在病灶小、未产生压迫症状、亦未并发感染时,一般不易被发现。随患者年龄增长,病灶扩大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感染时始被发现,或无症状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目前支气管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随访或手术治疗,
姚苏梅何海艳马航朱杰吕学东
关键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支气管镜压迫症状并发感染
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需要置入T管的患者(治疗组)和15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不行T管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嗓音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情况、嗓音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嗓音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采用T型硅酮支架治疗,效果肯定,应用安全。
张建辉吕学东马航姚苏梅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拔管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高压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和不伴肺高压(pulmonaryhyptertension,PH)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全身及肺部局部炎症反应与COPD继发PH的关系。方法:收集COPD合并PH患者(37例)、单纯COPD患者(48例)的血清及EBC标本,并常规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EBC中IL-6水平,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及EBC中hs-CRP水平。结果:①COPD合并PH组血清hs-CRP浓度为(17.16±6.25)mg/L,IL-6浓度为(79.67±18.72)ng/L,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的hs-CRP(12.32±7.91)mg/L和IL-6(47.38±14.94)ng/L(P均<0.05);②COPD合并PH组EBC中hs-CRP浓度为(2.03±0.46)mg/L,IL-6浓度为(8.75±2.03)ng/L,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的hs-CRP(1.72±0.65)mg/L和IL-6(5.42±1.58)ng/L(P均<0.05);③COPD合并PH组血清及EBC中hs-CRP及IL-6水平均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为0.415~0.875,P均<0.001)。结论:全身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COPD继发的PH形成过程。
马航何海艳邱海艳陶一江
关键词:肺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出气冷凝液C-反应蛋白白介素-6
气道内超声弹性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术前予以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淋巴结支气管内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予以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通过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恶性淋巴结准确性差异,评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1)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中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低回声、回声不均、边界清楚、短径大于1 cm(均P<0.01);2)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良恶性淋巴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弹性评分法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弹性评分≥2.5分诊断恶性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85.7%,85.7%及76.9%,诊断的准确率为82.3%。联合指标中以弹性评分联合低回声、边缘清晰、直径大于1 cm诊断价值最大,AUC为0.911,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88.1%,90.2%及81.5%,诊断的准确率为86.8%。结论:超声支气管镜下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实现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比传统的淋巴结支气管内超声的图像准确率高。弹性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能提高诊断效率。
何海艳吕学东马航朱杰黄茂
关键词:弹性成像肺癌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疑似肺癌患者65枚纵隔肺门淋巴结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后常规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并予以弹性成像异常处行靶向穿刺。比较常规穿刺法及靶向穿刺法诊断阳性率,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结果采用常规穿刺法和靶向穿刺法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1),但通过追加对超声弹性成像异常部位的穿刺,能提高12.3%穿刺阳性率。靶向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96.9%。常规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89.2%。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984,P=0.079)。结论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提高恶性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EBUS-TBNA的阳性率。
何海艳吕学东马航朱杰
关键词:弹性成像活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呼出气冷凝液中白介素-1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呼出气冷凝液中白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NSCLC患者39例为NSCLC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血清和呼出气冷凝液(EBC)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EBC中IL-17、VEGF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CLC组血清IL-17及VEGF水平分别为(27.34±8.12)pg/ml及(42.72±7.69)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IL-17(16.23±4.22)pg/ml、VEGF(24.64±5.17)pg/ml(P均<0.01)。(2)NSCLC组EBC中IL-17水平和VEGF水平分别为(5.96±1.51)pg/ml,(22.73±4.26)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6±0.49)pg/ml、(13.31±4.61)pg/ml(P均<0.01)。(3)NSCLC患者外周血清和EBC中IL-17、VEGF水平随临床分期进展呈上升趋势(P<0.01)。(4)NSCLC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594,P<0.01),EBC中IL-17水平与VEGF亦呈正相关(r=0.704,P=0.000)。血清中IL-17、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811、0.722,P均<0.01)。EBC中IL-17、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亦呈正相关(r=0.843、0.789,P均<0.01)。结论 IL-17参与NSCLC的发病过程,可能和其促进VEGF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肿瘤生长有关。EBC中IL-17水平的检测可作为NSCLC患者监测病情变化的无创性指标。
朱杰何海艳马航吕学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呼出气冷凝液白介素-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气道内超声图像特征及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结节病和结核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图像特征及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结节病和结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结节病及9例结核病患者共45枚纵隔肺门淋巴结的EBUS图像特征及超声弹性评分,比较两者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坏死征、淋巴门、颗粒征及弹性成像评分的差异。结果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情况、有无坏死及颗粒征在鉴别结节病和结核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形状、淋巴门结构在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清楚(92.3%vs 36.8%,P<0.05)、内部回声均匀(88.5%vs 36.8,P<0.05)、无凝固性坏死(100%vs 47.4%,P<0.05)及颗粒征(80.8%vs 21.1%,P<0.05)在结节病中更常见。结节病平均弹性评分1.61±0.49,结核平均弹性评分1.57±0.76,两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US常规图像特征中边界清晰度、内部回声情况、有无坏死及颗粒征有助于鉴别结节病和结核,而超声弹性成像在两者鉴别中意义不大。
何海艳马航朱杰吕学东
关键词:弹性成像结节病结核
脾多肽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另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的变化、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TNF-α水平及6个月内再次急性加重例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OPD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低,CD^(8+)T淋巴细胞高,血清及EBC中TNF-α水平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高,血清及EBC中TNF-α水平均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病情再次急性加重例数少(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全身及呼吸道局部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可降低患者未来急性加重风险。
何海艳马航吕学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炎症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