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迎

作品数:56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正交
  • 10篇正交试验
  • 9篇药物
  • 9篇闪式提取
  • 6篇细胞
  • 6篇给药
  • 5篇止痛
  • 5篇止痛膏
  • 5篇制剂
  • 5篇芍药
  • 5篇芍药苷
  • 5篇南星
  • 5篇复方南星止痛...
  • 4篇胆酸
  • 4篇修饰
  • 4篇皂苷
  • 4篇体外
  • 4篇阿魏酸
  • 4篇靶向
  • 3篇丹皮

机构

  • 30篇北京中医药大...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药制药过程...
  • 3篇江苏康缘药业...
  • 3篇中国医疗保险...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扬州大学广陵...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作者

  • 54篇黎迎
  • 29篇杜守颖
  • 19篇陆洋
  • 13篇朱春燕
  • 13篇王玥
  • 12篇董政起
  • 11篇白洁
  • 9篇李慧云
  • 8篇袁航
  • 8篇戎堃
  • 7篇赵静宜
  • 6篇徐攀
  • 6篇陆显进
  • 6篇魏长玲
  • 5篇李鹏跃
  • 5篇王英姿
  • 5篇赵雪姣
  • 5篇张运
  • 4篇吴清
  • 4篇萧伟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2013年“...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破碎法提取牡丹皮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以组织破碎法提取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方法:以提取的丹皮酚和芍药苷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为用15倍量65%乙醇,以组织破碎法提取1min。结论:所选工艺简单、可行、提取率高,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提取。
王玥杜守颖袁航戎堃陆显进魏长玲李慧云黎迎
关键词:闪式提取牡丹皮丹皮酚芍药苷正交试验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制剂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3年
查阅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制剂中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阐述它在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缓控释制剂、胶囊制剂、凝胶制剂以及生物黏附剂等新型制剂领域的最新应用。因HPMC相对分子量和黏度的不同,具备乳化、黏合、增稠、增黏、助悬、胶凝和成膜等特点和用途,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在制剂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对其性质研究的深入以及制剂技术的提高,HPMC将更大量应用于新剂型、新给药系统的研究中,进而推动制剂学的不断发展。
武慧超杜守颖陆洋黎迎李鹏跃陈振振
关键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药物制剂药剂辅料
正交试验结合药效学实验优选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及镇痛抗炎实验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芷、川芎等药材醇提工艺;采用鼠尾压痛及小鼠足趾肿胀药效学实验对丁香等药材中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进行镇痛及抗炎作用对比,优选丁香等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白芷、川芎等药材最佳醇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丁香等药材95%醇提液对小鼠痛阈值的增大作用及小鼠足趾肿胀的抑制作用大于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及水煎液。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可为复方南星止痛膏现代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黎迎杜守颖陆洋白洁徐攀王英姿王玥
关键词:正交试验欧前胡素阿魏酸
不同基质复方南星止痛贴剂中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该文分别制备复方南星止痛膏的溶剂型压敏胶贴剂和乳液型压敏胶贴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微孔滤膜代替皮肤,组成体外释放度测定装置,研究2种基质复方南星止痛贴剂中丁香酚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酚在不同基质贴剂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次序为乳液型压敏胶贴剂>溶剂型压敏胶贴剂,乳液型贴剂和溶剂型贴剂释放过程均符合Higuchi模型和非Fick扩散机制,乳液型压敏胶基质更有利于复方南星止痛膏中丁香酚体外释放。
黎迎杜守颖马勇陆洋尚可心
关键词:复方南星止痛膏
银杏内酯A的BCS分类及吸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体外快速实验研究银杏内酯A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及其转运机制,分析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的因素。方法:采用MOE、Discovery Studio、StarDrop软件对药物进行相关预测。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溶解度试验,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指导原则中的D0值和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水中溶解度进行判断。渗透性采用体外细胞模型和人工渗透膜(PAMPA)模型,根据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和有效渗透率(Pe)的大小进行判断。结果:MOE预测结果显示银杏内酯A为难溶性药物;Discovery Studio预测结果表明银杏内酯A水溶性好,肠道吸收性质非常差;StarDrop预测银杏内酯A的溶解性为微溶,药物吸收率>30%,不受P-糖蛋白(P-gp)调控。选取pH 1.2、4.0、6.8磷酸缓冲液及水中银杏内酯A的D0值均大于1,可判断其为低渗透性药物。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于6×10^-3 g·mL^-1,为极微溶性药物。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AP→BL转运实验中银杏内酯A的Papp为8.04×10^-6~13.99×10^-6 cm·s^-1,在BL→AP转运实验中银杏内酯A的Papp为11.79×10^-6~12.95×10^-6 cm·s^-1,因此可判断银杏内酯A为低渗透性药物。在PAMPA模型中,其Pe为0.089×10^-6~0.098×10^-6 cm·s^-1,可以判断其为低渗透性药物。在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的转运中,银杏内酯A的外排系数(ER)为1.11、0.62、0.89,均小于等于1.5。随着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加入,银杏内酯A的转运速率无显著变化,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的转运不受P-gp的调控,以被动转运为主。结论:银杏内酯A为BCSⅣ类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差,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
李楠楠劳元圣高尧春李楠张梦雪黎迎刘海波董政起
关键词:银杏内酯A溶解性渗透性
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PLA缓释微球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异烟肼PLA缓释微球(IN-PLA-MS).首先采用球磨法制备IN微粉颗粒,平均粒径为0.161μm,然后将IN微粉超声分散于溶有PLA的二氯甲烷溶液中(S/O),将制备的混悬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的微球形态圆整光滑,无粘连,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62μm,粒径均一;体外释放试验中,IN-PLA-MS23天累积释放70%,且无明显突释;大鼠(Rattus norvegicus)体内考察中,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肺部药物浓度,微球在大鼠体内持续释药4周.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过程容易控制,采用包裹IN微粉颗粒的方法,未引入水分,一方面避免了因水分挥发在微球内部留下的空隙,另一方面抑制了药物在微球表面的迁移,有效地减少突释,达到较好的缓释效果.
张丽梅黎迎张运朱春燕
关键词:异烟肼聚乳酸微球缓释支气管插管
一种抗肿瘤植物miRNA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植物miRNA及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所述植物miRNA包括miR152、miR194、miR261、miR354中的任意一种;miR152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miR194核...
黎迎董政起 叶汉挹 吕舜 晋唯
植物来源miR261、miR354及miR194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靶向HDAC2或CTLA-4
2024年
从药用、食用植物出发,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跨界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植物微RNA(microRNA,miRNA)序列;通过双荧光素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植物miRNA对CTLA-4、HDAC2的沉默效果;通过CCK-8法检测人源、小鼠源多种肿瘤细胞系在转染不同浓度(0~500 nmol/L)植物miRNA 48 h后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荔枝来源lch-miR261可靶向HUT-78、THP-1细胞的HDAC2产生体外抗肿瘤活性;甜橙来源csi-miR354-5p可靶向K562、THP-1细胞的HDAC2产生体外抗肿瘤活性;红豆杉来源tme-miR194-5p可以靶向Treg细胞的CTLA-4,且具有4T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B16、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效果。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荔枝来源miR261及甜橙来源miR354具有靶向HDAC2的抗肿瘤潜力;红豆杉来源miR194可用作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体内免疫抗肿瘤的潜力,在跨界抗肿瘤尤其是乳腺肿瘤治疗方面有巨大临床价值。该研究首次记录植物miRNA跨界调控肿瘤细胞系的选择性和双重性,为植物miRNA跨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叶汉挹吕舜黎迎董政起
HPLC测定延胡索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延胡索中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250 nm,5 μm),以乙腈(A)-0.1%磷酸(加三乙胺调节pH 至6.0,B)进行梯度洗脱:0~20 mi...
赵静宜陆洋杜守颖白洁武慧超赵雪姣黎迎
关键词: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压敏胶应用于中药贴剂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中药经皮贴剂的研究是国内制药工业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多以压敏胶作为药物储库制备贴剂。黏贴性质和药物的经皮传递是压敏胶材料的重要特性,它使给药系统与皮肤紧密贴合,同时又作为药物的储库,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延长作用时间,发挥全身治疗作用,而且,所制备的中药贴剂结构简单,药物的通透流量大,工艺操作简便,
黎迎王英姿杜守颖王玥徐攀蔡程博贺葵邦赵雪姣萧伟
关键词:压敏胶贴剂中药经皮给药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