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良爽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病毒性脑炎脑电地形图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地形图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中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性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θ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δ及杂乱波为主。
- 霍彦芬王立娜齐良爽刘建辉
- 关键词:脑电地形图病毒性脑炎
- 诱发电位—针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外国产诱发电位仪配件——针电极的制做与临床应用。方法:自行设计,国内取材,自己制作适用于外国产诱发电位仪应用的针电极。结果:自制针电极用于视、听、体感等多种诱发电位检测,解决了原电极的干扰伪差和污染问题。结论:实用性强,提高检诊率,经济耐用,年节约资金十万元以上。
- 霍彦芬王立娜齐良爽
- 关键词:诱发电位
- EEG、BEAM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对早期(3天内)腔隙性脑梗死(腔梗)实施检测,观察其敏感性、变化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5例早期腔梗的患者做EEG、BEAM检测,同期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l)对照,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腔梗组发病3天内异常率分别为:EEG66%、BEAM89%(P<0.05)。CT和MRI总异常率为22%(P<0.001)。EEG、BEAM主要改变为局限性异常,多在额颞、中央区以θ频带功率增高为主,部分病变侧颞区较对侧功率降低,a频带功率减弱。与CT比较,BEA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EEG、BEAM检查早期腔梗优于CT,起到了指导临床诊断及时治疗的作用。
- 霍彦芬齐良爽王立娜解旭东侯忠赤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脑电地形图计算机断层扫描
- 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肌电图存在感觉分离现象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0例均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SCV)、F波检测。检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双侧尺神经、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针极肌电图检测单侧外展拇短肌、肱二头肌、胫前肌和股四头肌。结果 20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肌电图检查出现:双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19例双侧或单侧或单条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减低,1例双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未引出明显反应。结论在临床表现典型的吉兰-巴雷患者肌电图出现了这种感觉分离现象更支持诊断。神经电生理的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宋聪敏王英解旭东齐良爽王立娜
- 儿童良性癫痫脑电图与临床追踪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期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EBCC)的临床发作形式,脑电图(EEG)不同类型的改变,追踪临床、EEG及预后情况。方法:对36例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不同发作类型进行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行EEG描记。结果:本组36例临床发作表现多为部分型,EEG特点;其中21例(58%)局限于一侧的中央—颞区,15例(42%)呈双侧基本以一侧为主的中央—颞区为起搏点播散到额顶区,但仍以中央—颞区波幅最高。结论:本病5~10岁为多发年龄,EEG浅睡期阳性率最高。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阵发单个间断或连续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为发作特点。另外用药治疗比未治疗预后要好。
- 霍彦芬齐良爽王立娜冀风云王英
- 关键词:临床追踪观察良性癫痫自然睡眠部分型起搏点